爱与责任陪伴与成长

2019-02-07 13:07林翠琼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47期
关键词:班级管理小学生

林翠琼

摘  要:小学生活泼好动且好奇心较强,小学阶段是教师进行德育和智育的关键时期,因此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对学生的影响较大。所以,小学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班级管理质量的提高,但同时更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爱与责任,陪伴与成长。本文主要结合当前小学班级管理当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思想、关爱、责任、课堂等多个方面对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生  班级管理  爱与责任  陪伴成长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相对薄弱,且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班主任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引导者,也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1]。因此小学班主任必须要重视班级管理工作,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应该更多给予学生爱与责任,陪伴和成长,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提升小学生的优良品质。

一、现阶段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改革,目前我们必须要重视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并加强学生生活教育。当前在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前提下,对我国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们不仅仅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应该加强学生生活问题的关注。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差异,班主任要能做到因材施教,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较多的挑战[2]。传统的小学班级管理模式并不能够保证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要紧随时代发展的特点,及时更新相关的管理理念,从而做到与时俱进。

二、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问题

(一)管理理念相对落后

由于小学生仍然在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自主意识相对较弱,并未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念,因此大部分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并不能够立足于学生本身,只是沿用传统的管理理念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无法跟随教学的步伐,导致学生的思维创新受到限制。如果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只是将小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却不能贴近学生实际生活,那么学生便会不断拉大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学习的主动性,那么学生会产生抵触情绪[3]。因此,在小学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注重给予学生更多的爱与责任,从而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班级管理模式单一

受到应试教育影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常常运用监督模式来督促学生完成学习状况,因此学生认为班主任自身较为严肃,并不能够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方案,不能保证做到因材施教。学生对于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模式会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学习效率不断下降,学生自身的主体意识也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三)对于学生的管理不到位

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农村地区很多家长会选择进城务工,而农村的留守儿童数量变得越来越多,由于留守儿童缺少关爱和陪伴,因此学生的心理上存在着较多障碍,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对留守儿童进行呵护与照顾,然而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任务较多,并不能够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感受,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的生活被忽略。

三、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主要对策

(一)树立新的班级管理理念

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班主任必须要以爱与责任来感染学生,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陪伴与成长。首先班主任在日常教学的工作开展时,必須要对学生学习的情况或生活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这对于学生身心健康来讲至关重要。同时,小学班主任应该立足于学生的角度,分析当前的问题所在,而对于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或成绩较差时,教师不应该一味地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更应该找出学生成绩较差产生的主要原因,通过与学生之间平等的交流与沟通,从而加强与学生之间规则的建立,保证学生乐于接受班主任的建议,能够按照班级管理规则来进行学习和生活[4]。除此之外,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开展相关的活动来加强小学生自身的班级荣誉感,只有学生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才能够保证学生学习的效果,也有利于师生之间关系的进一步加强,从而为班级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班主任必须要意识到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保证学生之间的交往能力,更应该利用自身的温暖行为来与学生拉近距离,同时要利用与家长之间的共同合作,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保证对生活的热情。

(二)注重班风的营造,提高班级精神面貌

班风是班集体的形象代表,因此对于学生的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小学班主任必须要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营造积极向上的班风,从而保证班级的精神面貌获得提升。首先,班主任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规章制度,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其辨别是非的能力有限,因此并不能够对错误观点进行辨别,所以班主任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约束学生的行为,使其能够做到遵纪守法。除此之外,班主任不应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对学生的惩罚之上,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要求能够做到因材施教,惩罚的措施也必须要结合学生的特点不断进行创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5]。例如,学生在上课出现不遵守纪律的情况那么,在下课期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为全班同学演唱一首儿歌,这样既能够使学生获得惩罚,另一方面也能够保证学生上台表演的能力获得提高。同时,小学班主任必须要为学生们树立榜样,教师自身的素质和形象对于班级管理效率来讲至关重要,而且小学生乐于对教师行为进行模仿,因此班主任必须要严格要求自己,保证良好形象的塑造为学生做好表率,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在树立班风的过程中,不仅仅要靠教师来引导学生,更应该要通过全体学生之间的努力,保证学生朝着目标不断奋斗,从而提升整个班级内的凝聚力。所以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时,可以通过开展相关的班级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从而使学生认识到集体的意义,并能够做到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身行为来维护集体荣誉。

(三)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来制定相关对策

学生的年龄较小,因此在上课的过程中集中精力的时间有限且自控能力相对较差,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较多,所以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学生学习影响因素的研究,保证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首先,班主任必须要积极参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了解学生自身的学习态度与情况,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班主任在制定班级管理工作中也要具有一定的耐心,从而保证班级管理制度有效落实[6]。除此之外,班主任必须要做好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工作,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工作中,班干部是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主要辅导者,对于班级管理来讲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班级干部的设立也有利于保证学生综合能力获得进一步的提升,因此我们必须要注重班干部选择过程中的民主性。在班干部进行选择时,班主任要遵循学生的主要意愿,通过公平公正的选拔规则从而对班干部进行培养,保证班干部在日后的班级管理工作中能够顺利进行。同时班主任在班干部选拔的过程中也要运用科学的竞争机制,为学生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提高学生自身表达能力下,积极参与的班干部工作中。

(四)注重爱的教育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必须要意识到,规章制度总会让学生感觉到距离和陌生,因此班主任更应该通过爱的融入来保证班级管理工作更加具备人性化,主动贴近学生生活,引导学生能够积极分享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班主任必须要做到全面了解学生,只有在立足了解学生的前提下,才能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小学班主任也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整体状态,在学生需要帮助时及时地给予陪伴,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7]。在学生出现部分错误行为的过程中,班主任不应该一味地对学生进行批评和教育,更应该给予学生宽容,包容学生存在的错误,只有学生在获得教师宽容的前提下,才会积极主动的来改正自己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小学生处于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是形成价值观念以及逻辑思维的重要时期,因此小学生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班级管理的方法与技巧,这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会影响学校各项活动的进一步开展。所以,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时必须要结合学生成长的特点,结合当前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项问题,针对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不断积累班级管理经验,寻求科学合理的管理途径,优化管理方法,保证提高学生的综合品质。

参考文献

[1]张晓翠.用心沟通,构建和谐班级——浅谈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30):44.

[2]袁海燕.优化班级管理,提升育人品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经验之我见[J].学周刊,2018(07):171-172.

[3]宋立华.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32):41-42.

[4]王慧慧.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学周刊,2016(24):130-131.

[5]何玉花.试析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困境和突破[J].学周刊,2016(32):15-16.

[6]闫清馨,刘晓华.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中國校外教育,2017(07):37-38.

[7]俞永芳.谈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艺术[J].学周刊,2019(26):172.

猜你喜欢
班级管理小学生
多元整合,加强小学生写话练习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果,我能再做一次小学生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