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对儿童成长过程的影响

2019-02-07 13:07姚晨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47期
关键词:特殊儿童音乐教育

姚晨

摘  要:目前社会中音乐教育的普及率极高,和文化课一样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孩子们从启蒙阶段开始到日后的学习与发展,音乐都在无形中影响并提升孩子的各方面能力。我今天在这里主要分三大部分浅谈音乐教育,主要分为什么是音乐教育、乐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音乐教育对儿童的影响三大部分。音乐教育的涵蓋面也是非常广阔的,不仅是从启蒙到成人的年龄段划分。也有不同人群的学习,对于一些特殊儿童。音乐教育甚至占据着更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音乐教育  特殊儿童  音乐教育的影响  学习乐器的重要性

一、什么是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是以音乐为内容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它既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本身又有独特的教育性。尤其是当现代社会进入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音乐教育也在潜移默化的改变和提高人的素质,它也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音乐是来源于社会并作用于社会,音乐它不仅能反映社会生活,也能受到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影响和制约。音乐教育,以音乐为主,并且不断地影响和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音乐教育事业需要健康的发展,音乐能够显示出对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积极推动作用。

音乐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一个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的双向互动过程。从一方面说,凡是通过音乐影响人的思想情感、道德品质,增强人们知识和技能的音乐活动,都属于音乐教育的范畴。从另一方面说,音乐教育是学校按照国家的要求,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有方向的音乐教育实践活动。音乐教育,也是人类自身文明的建设和实践过程。音乐教育对于孩子们的影响也十分重要。从孩子们从未出生在胎教时到出生后,音乐教育都在起到良好的作用,从音乐启蒙开始就在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探索,也在不断地向前迈进。

二、乐器教育的重要性

音乐教育中有很多种方式,其中乐器占据的教育是比较多也比较重要。乐器有很多种,也分为西洋乐和民乐,而目前社会上孩子学习较多的乐器大概几种,其中主要就是西洋乐器和民乐,比如西洋乐的钢琴、小提琴、长笛、单簧管等中小学的管弦乐队,民乐中的古筝、琵琶、中阮等,打击乐的架子鼓都是目前孩子学习音乐中乐器较多的几种。本身只要孩子学习乐器都会有好的影响,学习音乐可以提升孩子的音乐记忆力,培养孩子们坚持不懈的毅力和性格,提升对美的欣赏能力,对美的理解,提升孩子想象力、创造力等,能够培养孩子的个人修养等,这些都是广义上产生的良好影响,而不同的乐器也会在某一方面侧重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和影响。

例如钢琴是西方的“乐器之王,”钢琴是现在社会中孩子学习率较高的一门乐器。钢琴是相对于其他乐器来说,音乐理论知识学习最为全面的一种乐器。钢琴的演奏要求需要多方面配合,听觉始终要专注,同时十个手指要在各自独立的前提下并互相配合弹奏,并且也要有手部不同动作和全身肢体的协调配合。双手的相互配合弹奏也能开发大脑的左右半球,并有很多真实事例表明显示,从幼年开始学习钢琴的孩子,长期坚持下来,对于他们以后上学也有良好的铺垫作用,在理解能力、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思维创造力和记忆力以及能够做到坚持不懈的性格等方面都高于同龄的孩子。

钢琴相对于其他乐器而言,是相对普及的一种和声乐器,任何的乐器,它的独奏曲较多。曾有一位钢琴大师霍夫曼说过:当钢琴家忘却尘世单独地面对他的乐器时,他能够与内心最深处的和最高尚的自我交谈,这种精神上的财富是不能用金钱购买也不能用暴力抢夺的。

古筝,被誉为“东方钢琴,”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代表乐器之一。古话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音乐可以开发智力,陶冶人们的情操,而古筝是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传统文化中最宝贵、最璀璨的乐器瑰宝。古筝本身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具有“天籁之音”的称号。古筝相对于其他乐器来说相对比较容易上手,孩子比较容易学会。对于4、5岁的孩子可以通过学习古筝获得对音乐的兴趣和好感度,古筝里面乐曲的变调也能让学习者懂得较好的乐感和音准,提升自身的听音辨音的能力。学习一段时间是可以弹出比较简单成型的一些小曲子,能够让孩子和学习者有一定的成就感。就算今后去学习其他的乐器,也能够很快上手,学习的速度很快。

管弦乐,因为我本身是自小学习长笛,虽然在目前的乐器学习中偏少一些,但是它们也有自己独立的存在和自身的优势。目前中小学的管弦乐团也很多,还有很多学生选择进乐团学习管乐,例如:长笛、单簧管、双簧管等。其中孩子们学习一方面可以学到新的技能,增强自信心,有一定的成就感,另一方面,也能够起到为孩子升学加分,对于孩子上一所好的高中和大学是有很大的帮助,原本正常分数上不了的学习经过特长加分就能够达到,也让孩子们感受到平时比他人多付出的时间与汗水也有效的、值得的。

之前有在我这学习长笛的一个艺考生,是初中即将升入高中的女生,还有三个月左右的时间进行初试和复试。对于她本身的成绩来说是不能进她们同一所高中,但她参加了学校的乐团是里面的长笛手,她通过了乐团的初试和复试,直升她们的高中,十分顺利。所以,比其他孩子多一技之长,不仅能让自己进入想要进的学校,同时也增强自己的自信心,有一定的成就感。

学习长笛主要可以练习手指的协调性和速度,女生学习比较后会比较文雅,而男生学习完也会很大气。而且学习长笛可以去参加特长考试,为高考加分。长笛等木管类乐器相对于钢琴、古筝、扬琴比较大型的乐器来说,拿起来更加方便,便携,属于三节拆装,体积小,比较灵活方便,而且演奏时也很精致。长笛的音域宽广,音色偏高冷,低音区比较沉稳,柔和,中音区明亮通透,高音穿透力强,刺耳高亢。

乐器的多样性,在这也不能一一都举例,以上是挑选了比较热门和特色的一些乐器。所以学习任何一种乐器,都需要相对熟练的技术、技巧、并且学习乐器的过程中是枯燥的、需要一定的耐力,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有规律的、使用科学的、持之以恒的训练。有乐器学习经验会提高一个人的整体能力,在面对事物和突发情况以及各类事情中的解决时,他们的思考角度和处理事物的方法、视野都会比他人更加有远见,更容易取得更大的成功。所以,音乐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个手艺,一门乐器的掌握技巧,除了能够发现美、懂得美、欣赏美,提升我们的鉴赏能力,也能够让我们获得精神世界的满足,能够更加清楚自己的内心,让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事情会更加从容、理性,思考事情时思维会更加清晰、有条理。

三、音乐教育对儿童的影响

(一)启蒙音乐教育的优势

幼儿能够从小感受、欣赏音乐,幼儿时期的音乐渗透也是能够影响一名幼儿性格形成的重要手段之一。

音乐启蒙教育的具体形式主要是在音乐活動中进行展开,动静结合,也有边唱边跳,既可以增强幼儿的音乐节奏感,也可以锻炼孩子的肢体协调能力。引导孩子在音乐游戏里,边玩边学,让幼儿有一个愉快、自然、活泼的环境去学习,慢慢地塑造自己的性格。

音乐启蒙教育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提升幼儿听力和记忆力的好方法。比如在教学中使用一些打击乐器吸引幼儿注意力和兴趣的同时,还能够提升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学习多种打击乐的使用方法,学会爱护“乐器宝宝”,学习单独演奏与合奏。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培养孩子的集体合作意识与小朋友之间的相互配合。

音乐启蒙教育寓教于乐,也要因材施教,这也就是音乐可以造就孩子性格,但同样的音乐孩子们的性格发展也是有差异的。对于幼儿歌曲,大多数是比较生动、活泼、可爱、抒情的。在这种愉快、欢乐的音乐活动中可以一定程度缓解和治愈孩子的自卑心理或者说比较胆小、内向、不爱与人交谈的这种性格缺陷中,慢慢变得勇敢、积极、主动又自信。

(二)音乐教育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

身心健康主要分为生理和心理方面。而通过很多的科学验证,音乐是有益于幼儿和成人、任意年龄段人群的身心健康。不论是流行乐还是古典乐,当美妙的旋律触动我们的听觉时,都能够刺激我们的感知系统,能够让我们随着音乐的旋律牵动我们的情绪,或欢喜或悲伤、或激动或平静,从而能够对我们面对生活态度发生转变,正能量的音乐能够让我们对生活重拾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加强了对生活的热爱。而学校的一些音乐活动不仅能够缓解心理压力,也能够通过一些丰富的音乐活动增强学生体质。像中小学提倡实施素质教育,重视音乐教育,开展的形式也很多,除了正常的音乐课,也会去组织一些演出与活动以及一些社团活动去开展,比如组织舞蹈、合唱等兴趣小组,通过舞蹈练习,增强孩子的骨骼、肌肉、柔韧度,加快新陈代谢,也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

(三)音乐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特殊儿童主要是指与正常儿童各方面都存在差异的一些儿童。大概表现在智力、语言表达、行为举止、情绪控制等方面,还有发展低于或慢于正常儿童的孩子,以及智商发展高于正常的孩子都包括在内。有些也是身心存在缺陷和障碍的儿童,叫“缺陷儿童”也叫“障碍儿童”,包括智力残疾、言语障碍、情绪和行为障碍、多重残疾等。那么对于这类儿童其实更需要音乐教育,他们的内心一般人无法进入,但音乐可以,有些自闭症儿童或一些暴躁症儿童,在治疗时都会采用音乐缓解治疗,让他们慢慢地安静下来。对于特殊儿童来说音乐课不是以学习为主,不是以提高儿童对于音乐的修养、素质以及审美为目的,而是通过音乐教育形成一种音乐治疗的手段去缓解、减轻、修复这些儿童的心理及生理的创伤,补偿他们的智力及行为、语言的缺陷,让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慢慢地适应集体生活,融入社会这个大家庭,正常生活。

之前我有在幼儿园教过的孩子,他是四岁左右的小男孩,是有偏“自闭症”现象的一个孩子,平时不会与其他小朋友和老师有其他的沟通,是属于只活在自己世界里的那种孩子,会反复的去做同一件事,嘴里也是反复去说自己的事情,当我与他沟通时也要反复说好多次才能引起他的注意,但他也不能够完全听懂我的意思或者说去理解然后去做一些游戏等活动。后来会通过一些音乐,做集体的音乐游戏,能明显感觉他会认真地听,不自觉地会有自己的一些肢体动作,当然和其他小朋友的表现方式不同,但会比平时的状态好很多。其中引用较多的也是“奥尔夫音乐治疗法,”因为奥尔夫音乐是一种集体教学方式,在游戏中渗透音乐,同时将肢体、语言、乐器结合在一起,全面运用来进行教学和治疗。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也取得了好的效果。

之前也有幸参加过关于自闭儿童的一些讲座,其实本身就有很多自闭症幼儿通过音乐治疗来缓解一些病症,他们每个人的病症也是不同,有些像我上述讲的孩子一样是沉浸在自己世界里,与外界缺乏沟通和交流,那也有一些是比较暴躁的,很多专业的治疗师都会第一时间给孩子听舒缓、轻柔的音乐,能够尽快地缓解和控制孩子的激烈情绪。

对于特殊儿童他们本身对音乐就有着极强的敏感度,特别是对于视觉障碍儿童更加明显。视觉障碍儿童本身就属于视力无法和正常孩子去看事物,那自然他们的听觉会更灵敏,对于音乐的旋律、节奏也更敏感。甚至很多视觉障碍儿童在音乐节奏的学习中和旋律听唱都比正常儿童要更好,他们一样可以在音乐领域取得好的成就。通过音乐的传播、学习,让原本不能用视觉去观看世界的他们,可以感受生活、发现世界的美好,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弥补生命中所缺失的那一部分。

参考文献

[1]陈莞.中国特殊教育领域中音乐治疗的发展现状[J].中国特殊教育,2002.

[2]彭丹丹.特殊儿童音乐教育价值探寻[J].科教文汇,2009.

[3]钱志亮.谈视力残疾儿童的特殊需要与盲校相应特殊课程的设置[J].特殊教育研究,1995.

猜你喜欢
特殊儿童音乐教育
浅析特殊儿童管理的教育困境及解决对策
西安市特殊儿童教育权法律问题研究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设初探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浅析音乐教育在基层消防部队中的作用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改革
谈主题月活动让随读生绽放笑容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