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市八宝矿区铅锌银矿体地质探讨

2019-02-09 10:51梁志鹏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6期
关键词:八宝铅锌黄铁矿

梁志鹏

(广东省有色地质勘查院,广东 广州 510080)

1 矿区背景

英德市八宝矿区属于华南褶皱系粤北凹陷带,位于粤北山字型构造西反射弧与马蹄形地盾过渡地带,南岭东西向构造带的中段南侧,大东山复式花岗岩体的南缘。区内出露地层较多,构造活动强烈,岩浆作用频繁。

2 矿区地质

(1)地层。矿区出露的地层为晚古生界地层为主,由老至新依次有:中下泥盆统老虎头组、中泥盆统东岗岭组、上泥盆统天子岭组、上泥盆统帽子峰组、上泥盆下石炭统长垑组+大赛坝组、下石炭统石磴子组和第四系。

(2)构造。矿区整体表现为一倾向西南的单斜构造,其为粤北山字形构造西反射弧一部分,褶皱构造不发育,以断裂为主,其主要为由粤北山字形构造派生出的一系列主体构造线呈北西向,其次是北向断裂组成,断裂中普见的绿泥石化、硅化、碎裂矿化等。矿区内褶皱基本不发育,仅在局部由于岩体和断裂影响导致地层倾向发生倒转,形成小褶皱。

3 矿体地质

(1)铅锌银矿体矿体特征。在岩头区段内发现了8个低温铅锌银矿体。根据中低温热液型矿体产出部位和矿体围岩特征的不同,按照分布规律可以划分为三个含矿层。即:产于中泥盆统东岗岭组下段有4个矿体,分别为V1、V1-4、V1-6和V3;产于中泥盆统东岗岭组上段有7个矿体,分别为V1-1、V1-2、V1-3、V1-5、V2、W7和W8;在上泥盆统天子岭组下段,发现有1个矿体,为V2-1。

(2)矿石质量。八宝矿区中铅锌银矿体为隐伏矿体,埋藏深,根据取自于V1矿体的物相分析样品结果显示:八宝矿区岩头区段的铅锌银矿石全部为原生矿。

(3)矿石结构。根据薄片、光片鉴定结果,结合野外观察,矿石的主要结构包括:它形-半自形-自形晶粒结构、残余岛屿状结构、残余港湾状结构、交代结构、乳滴状结构及包裹结构。

(4)矿石构造。根据薄片、光片鉴定结果,矿石的主要构造包括:块状构造、网脉状构造、浸染状构造。

①矿物成分。根据岩石薄片、矿石光片鉴定结果,结合《广东省英德市八宝铅锌多金属矿选矿试验报告》中矿物自动定量检测系统MLA测定成果:八宝矿区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白钨矿,少量斜方辉铅铋矿、磁黄铁矿、毒砂、黄铜矿、赤铁矿、白钛石,微量的自然银;脉石矿物主要为云母、石英、方解石、石榴石、绿泥石、绿帘石、蛭石、透辉石、萤石等。②矿物生成顺序。本矿区中铅锌银矿石的矿物生成顺序:磁黄铁矿、早期黄铁矿→晚期黄铁矿→早期黄铜矿(呈固溶体分离结构)、闪锌矿→晚期黄铜矿→白钨矿、针硫铋铅矿→方铅矿、辉银矿→白云母、绢云母→方解石→萤石→石英。矿石化学成分及含量。根据采集于八宝矿区铅锌银矿体中光谱半定量分析和多元素组合分析样品的分析结果,矿石中主要有用组分是Pb、Zn、Ag,伴生有用组分为Cu、[S]、WO3、CaF2、Bi、Cd、Ge、In。矿石中有用组份在不同矿体中或矿体的不同部位,矿化强度有较大的差异。矿石中主要有用组分:Pb含量为0.30%~12.75%,平均1.95%;Zn含量为0.50%~22.71%,平均4.66%;Ag含量为2.00~1443.00g/t,平均167.02g/t。矿石中伴生有用组分有:Cu含量为0.06%~1.50%,平均0.17%;[S]含量为4.00%~31.20%,平均9.29%;WO3含量为0.06-0.360%,平均0.128%;CaF2含量为5.00%~35.14%,平均10.08%;Bi含量为0.02%~0.100%,平均0.050%;Cd含量为0.01%~0.076%,平均0.043%;In含量为10.0~38.08g/t,平均22.62g/t;Ge含量为10.0~17.20g/t,平均12.49g/t。可见八宝矿区铅锌银矿体中Pb、Zn、Ag、Cu、[S]、CaF2、Bi、Cd、Ge、In可回收利用。

(5)矿石类型。根据钻探工程控制,所发现的矿体赋存在标高100米以下,埋深均大于300米,均为盲矿体,同时根据采自钻孔中的物相样品结果,八宝矿区铅锌银矿体中的矿石自然类型均为原生矿石。八宝矿区矿石工业类型可分为铅锌银矿石、铅锌银硫矿石、铅矿石、锌矿石、铅银矿石、铅锌矿石,以铅锌银矿石为主,铅锌银硫矿石次之,铅锌矿再次之,锌矿石、铅矿石或铅银矿石最少。铅锌银矿石按矿石结构、构造分类:致密块状铅锌银矿石、条带-浸染状铅锌银矿石、网脉状铅锌银矿石,以浸染状铅锌银矿石为主。铅锌银硫矿石按矿石结构、构造分类:致密块状铅锌银硫矿石、浸染状铅锌银硫矿石,以浸染状铅锌银硫矿石为主。

(6)矿体围岩。铅锌银矿体的围岩有灰岩、大理岩、矽卡岩、角岩。区内岩石蚀变十分普遍,蚀变程度高,蚀变种类多,赋矿岩石和近矿围岩具有明显的热液蚀变特征,越近矿体,蚀变越强,主要蚀变为大理岩化、矽卡岩化、硅化、黄铁矿化、萤石化、云英岩化、角岩化等。其中铅锌银矿体近矿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黄铁矿化和萤石化。

(7)矿床成因类型。八宝矿区中的似层状铅锌银矿体、硫铁矿体和白钨矿体的形成与地层、构造和燕山期岩浆作用关系密切。中泥盆统东岗岭组灰岩和砂岩具有明显的化学物理性质差异,构造活动使得中泥盆统东岗岭组灰岩和砂岩界面或附近易发生层间破碎,提供了成矿空间;燕山期岩浆侵入作用所形成的期后热液构成了本区热液矿床的主要成矿热液来源,热液不仅聚集了岩浆中的成矿物质,且在其运移过程中进一步萃取成矿物质,提高了成矿热液的矿化度,在其运移过程中,当热液系统物理化学环境发生变化,且具备有利的成矿空间时,通过充填、交代形成矿体。

(8)找矿标志。①层位及岩性标志:含矿地层及其岩性组合特征是矿区及外围的最重要的找矿标志,中泥盆统东岗岭组薄-中厚层状不纯灰岩的赋矿性与粤北地区泥盆系东岗岭的赋矿性相同。②构造标志:矿区断裂构造为控制着含矿层位的沉积环境与展布空间。③地球物理标志:该矿区赋矿岩石为灰岩,矿石为含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等硫化物的硅质矿石,具高电阻率,高极化率地球物理特征。只要在含矿地层区内圈定的激电异常,往往是铅锌矿化引起的矿致异常。④地球化学标志:矿区内发现与控制的铅锌矿体均为盲矿体,埋深主要在300m以下,地表无任何迹象表露,但通过土壤测量仍然可以找到Sn、Bi、Ag、Pb、W、Zn、Cu矿致异常,虽在位置和深度上有一定差异,但仍不失为本区重要的间接找矿标志。⑤蚀变标志:与铅锌矿有关的围岩蚀变有硅化、萤石化、黄铁矿化等。在含矿地层及钻孔中见到上述蚀变,是接近矿体的重要标志。

4 结语

综上所述,铅锌银矿的成矿具有一定的内在规律,通过此次对该矿区进行勘探,可以掌握该矿区矿体的地质以及成矿原因,这为下一步开采提供理论支持,对促进该矿区铅锌银矿的合理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猜你喜欢
八宝铅锌黄铁矿
磁黄铁矿多型矿物学特征与分选行为差异
天然、改性和合成黄铁矿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河南崤山东部浅覆盖区磁异常特征及其银铅锌找矿预测
内蒙古巴尔陶勒盖-复兴屯发现特大型陆相火山岩型铅锌银矿床
云南迪庆铜铅锌硫化矿浮选分离研究
黄铁矿的吸附性能研究现状及进展
黄铁矿主微量元素及晶胞参数研究内容和意义
后来的我们,都有新的故事
养生八宝
铅锌尾矿综合回收锌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