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青主女科》月经病探析

2019-02-09 16:53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34期
关键词:经水女科傅青主

徐 萍

(冮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中医医院,江苏 扬州 225600)

月经病是妇科临床常见疾病,严重困扰女性患者。临床治疗月经病方法多样,中医治疗由于副作用小,疗效显著,得到临床日益广泛的应用。《傅青主女科》是医学家傅山所著的著名医学典籍,内部组方辩证详尽,简明扼要,其中关于月经病的发病机理、范畴、治疗方法等均有及其详见的论述,对临床治疗月经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月经病的发病机理

分析《傅青主女科》中关于月经病的发病机理可知,人体的气血失调及肝、肾、脾受损是引发月经病的主要病因。

1.1 气血失调

中医理论认为,女性气为用,血为本,在气血调和的状态下,经候上应与下应分别与太阴和潮汐相对,《傅青主女科》提出血虚不归经是导致月经病的重要发病机理。火旺会导致血热,对正常的月经规律产生影响,导致经水复行、经水先期等月经病。月经周期不固定的发病则与肾气郁结相关,《傅青主女科》提出气动与血动同步,气安则血安,血液停滞则与气逆有关,进而导致患者产生痛经。除脏腑功能失调外,《傅青主女科》中明确提出外邪入侵是不可忽视的月经病病因[1]。女性产生痛经并伴有经行不畅通,主要病因与经期外界风寒入侵相关,外感风寒使患者内应热气较深,热入血室,导致病情加重。部分女性产生经前腹痛则与寒湿相争有关。

1.2 肝、肾、脾损伤

肝脏在人体中主要的作用为疏泻、藏血,肝功能异常与月经病的发病密切相关,患者在肝气郁结状态下会导致气机不畅通,肝气开闭不固定引发月经周期产生异常。痛经的发生也与肝脏功能异常相关,《傅青主女科》中的相关理论认为,行经过程中缺乏肝脏的响应极易导致痛经。

《傅青主女科》中多次提到肾脏与月经的关系,经水出诸肾,经本源为肾,肾脏在阴水亏虚状态下会导致虚火旺盛,进而引发经前吐血腹痛、经水复行、经行后少腹痛等症状。如肾水衰涸则会导致经量减少、行经腹痛等症状[2]。另外,脾虚的发生与月经病也存在密切关联,脾具有统血的功能,脾虚会导致体内湿气大量入侵,导致月经周期异常等月经病。

2 月经病的范畴

依据《傅青主女科》中的相关理论,月经病主要包括月经后期、月经先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量过多、痛经、月经前后相关症状等。月经前后相关症状是与月经来潮同时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包括《傅青主女科》论述的经前大便下血、经前泄水等症状。痛经是指月经来潮期间产生的小腹疼痛,《傅青主女科》对于疼痛时间和疼痛的类型做出了详细的区分。月经先期及月经后期分别表示月经周期提前或延后7天,月经先后无定期则代表患者月经周期不固定,提前或延后。月经量过多是指月经量与正常量相比明显增加,也称为经水过大,主要症状包括身体疲倦、面色萎黄等,《傅青主女科》认为月经量过多与血虚有关[3]。

3 月经病的治疗方法

3.1 滋补及药量的合理运用

血是女性月经的基础,中医理论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亏虚会导致乳、产、经、孕等一系列症状,因此调节月经病应当以滋补为主,治疗为辅。《傅青主女科》中多次强调治疗中的扶正和求本理论,滋补方法灵活多样,如温经摄血汤中采用白术、白芍、熟地黄等药材补充肝、肾、脾等部位的精血,配以肉桂、柴胡达到驱寒、解郁的功效,将中医理论中的补和散完美结合。针对经水复行,《傅青主女科》提出补充肝、脾中的气血治疗理论,利用安老汤进行治疗,组方中草、术、芪、参等能够实现补脾气的功效,通过对人体脏器气机的调理,达到生血养血及除湿的功效[4]。组方中的熟地黄、阿胶、当归、山萸肉等药材能够补充肝肾的精血,配以香附、木耳炭、黑芥穗能够实现疏肝理气、活血凉血的功效,通过气血同治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中国妇科医学》杂志在月经病的论述中也多次引用《傅青主女科》中的安老汤,提示该经典组方经过多年传承依然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在对肝脏的调理中,《傅青主女科》利用疏肝养血法,具体组方包括加味四物汤、宣郁通经汤等,组方中均使用柴胡疏肝解郁,并采用白芍、当归柔肝养血。《傅青主女科》以气血为治疗的根本,药方主次明显,不同组方用药剂量存在比较大差异,其中佐使药物用量较少,君臣类药物用量较大,比如安老汤中黄芪、人参用量为一两,木耳炭、黑芥穗用量为一钱,香附用量仅为五分,由此可见《傅青主女科》注重扶正治疗,对于疏泻治疗相对轻视,能够从根本上改善疾病的临床症状。

3.2 辩证创新治疗

《傅青主女科》几乎不存在抄袭的药方,自成一派,治疗效果显著。依据傅式相关理论,月经病包括月经病主要包括月经后期、月经先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量过多、痛经、月经前后相关症状等,术中详细论述了不同证型的症候,结合发病位置的脏腑经络进行系统的调理,如经水后期,作者将其划分为血脉虚寒及血脉实寒,治疗主要采用温经摄血汤,通过将中医理论中的补、散、行、调相结合,对于不同证型的月经后期患者均可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傅青主女科》中广泛使用驳论,针对月经病错误的治疗方法进行系统的解析,并提出独到的治疗见解,比如经水过多,传统理论认为与血热有关,傅式认为主要病因为血虚不归经,并提出了系统的治疗方案[5]。《傅青主女科》具有极高的创新价值,术中调肝汤、固本止崩汤、健固汤均属于作者自创方剂,同时作者对传统方剂进行改良,如在丹栀逍遥散的基础上加入香附、郁金、白芥子、黄岑,去除原方中术、苓等,可有效治疗经水未至腹痛患者。在治疗经水先后无定期的过程中,《傅青主女科》在逍遥散的基础上进行改良成为定经汤,组方中包括菟丝子、薄荷、荆芥、熟地黄等药物,临床效果显著,《中国妇科临床研究》杂志对《傅青主女科》中的创新组方也做出了相似的论述,提示《傅青主女科》的临床价值突出。

3.3 调理肾脏机能

肾脏主水藏精,是人体的先天之本,神经充盈,气血旺盛,治疗月经病需要对肾脏进行调理。《傅青主女科》认为,月经病的治疗需要确保患病的根源,通过对肾脏的调理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常用的补肾治疗方法包括滋水清热、滋水养肝、滋水益血等。滋水清热重点是补水,通过有效的补水达到水足火消的治疗效果,可采用两地汤、清经散等治疗。滋水养肝利用调肝汤、定经汤等可有效治疗经后腹痛、经水先后无定期等月经病。滋水益血针对血虚引发的月经病临床效果显著,采用的方剂包括顺经两安汤、加减四物汤等,治疗过程中通过补充肾经达到化血的作用。益经汤、顺经两安汤等利用山萸肉、熟地等益血滋水,配以杜仲、巴戟、续断等药物可补充肾水,也可补充肝脾之气。

《傅青主女科》以肝、肾、脾为基础论述月经病,调经处方中充分体现了调和气血的治疗模式,用药以患者发病机理为基础,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正如书中所言,用之当时而效,使之后世而无不效。《傅青主女科》对于月经病的治疗临床价值突出,值得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经水女科傅青主
《灵枢》十二经水理论探微
傅青主,一代妇科大家
柴胡女科之用
中医名言拾粹
月经过多源流考
《傅青主女科》经前泄水考*
养身祛病的特效保健穴位
——内关穴
傅青主保产无忧散的临床应用进展
沈尧封与《女科辑要》述要
傅青主治疗5色带下特点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