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环境下的饲料原料价格变化趋势

2019-02-10 02:41
中国饲料 2019年24期
关键词:玉米价格大豆小麦

胡 斌

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波及范围广,冲击力极强,被认为是从上世纪以来最大的经济危机。随着经济危机的蔓延,严重后果不断显现。经济危机对企业来说存在挑战,也存在机遇。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外部需求下降,倒逼内部调整结构,扩大内需。经济危机对企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企业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必须积极应对危机,寻找发展机遇。经济危机后,全球释放流动性等刺激政策,经济增长缓慢。流动性过剩,存在严重的全球性通货膨胀。市场下跌的趋势一直延续,经济危机使实体企业发生巨大波动,物价大涨大跌很难预测。饲料行业也是如此,涨幅越大,降幅也越大。经济危机后,饲料原料行业对主要饲料原料的价格走势更加关注。

1 小麦全球市场情况分析

上一轮全球经济危机后的2008~2009年度,全球小麦产量6.84亿t,比上年增加160万t。其中阿根廷小麦产量下降,小麦产量增加的经济体主要有塞尔维亚(增加10万t)、欧盟(增加30万t)、巴西(增加40万t)和加拿大(增加130万t)。而同期全球小麦进出口量明显波动,其中菲律宾进口量下降20万t,土库曼斯坦的小麦进口量增加20万t,美国小麦进口量增加30万t,阿塞拜疆、土耳其小麦均增加进口量,伊朗小麦进口量增加100万t,摩洛哥和印尼的小麦进口量分别下降30万t。由于食物用量降低,进口量增加,美国小麦期末上调2000万蒲式耳;俄罗斯小麦出口量增加100万t,主要与装船量的增长速度有关。受美国、俄罗斯、伊朗、中国的影响,全球小麦期末存货增加590万t,达到6年来最高,为1.559亿t。

图1全球小麦和粗粮的产量和消费

2018年全球小麦产量为7.57亿t,仅比十年前增长10%,其中欧盟、中国和印度产量合计占比约48.33%,主要原因是因干旱天气及收益较低制约,全球很多地方出现种植面积和单产双降情况,导致全球产量下滑。在消费方面,全球消费量已增长20%,达到7.4亿t,排名前三的经济体分别为欧盟(17.30%)、中国(16.08%)和印度(13.13%)。在进出口方面,全球整体保持平衡且有所增长,全球小麦进口量为1.74亿t,出口量为1.75亿t,市场份额扩大的主要是俄罗斯和乌克兰,减少的主要是美国和加拿大。

从我国情况来看,截至今年8月末,小麦主产区收购累计已达到6279万t,同比增加1819万t,收购进度明显快于去年,主要原因首先是产量的提高使农户认为后期上涨受限,售粮积极性显著较高。其次是小麦质量普遍符合收购标准。从进出口情况来看,今年前7个月我国进口小麦163万t,同比减少10%。

2 玉米全球市场情况分析

在上一轮全球性经济危机后的2008年至2009年度,全球玉米供应量增加730万t,主要是由于产量增加570万t,期末存量增加160万t。具体来看,2007年到2008年度,南非的玉米修正了年度产量,影响期初存量,因此期初存量增加。同期中国、加拿大、欧盟的玉米产量上调,使2008年到2009年度的全球玉米产量上调(其中中国玉米产量增加400万t,加拿大玉米产量增加70万t,欧盟的玉米产量增加140万t)。与此同时,由于种植面积下降,南非玉米产量下调了100万t;由于种植面积下调以及干旱的影响,巴西玉米产量下调150万t。在进出口方面,2008年到2009年度,由于美国出口量下调,导致全球出口量较之前下调230万t。印度玉米出口量也下调了50万t。世界玉米进口量和出口量较之前均有所下调(肖学玲,2019)。由于饲料、工业用途、食品、种子使用量减少,全球预测玉米消费量下降,因此玉米消费量出现下调。中国食品、种子和工业用途使用量下调500万t,印度下调60万t。中国、南非、马来西亚是饲料使用量下降的主要区域。全球玉米存量上调1460万t,为1.66亿t,其中阿根廷、南非、墨西哥存货预测值上调(袁艳云,2019)。全球玉米期末存货上调800万t,中国是增长的最大国家。

2018年全球玉米实际消费量达到11.34亿t。除中国外,美国、巴西、欧盟、印度分别排在消费量前四名,其中美国当年玉米消费量为3.08亿t,欧盟玉米消费量为0.87亿t。而同期全球玉米产量为11.23亿t。除中国外,美国、巴西、欧盟分列前三位,其中美国产量为3.66亿t,巴西产量为1.01亿t,欧盟产量为0.64亿t,3个经济体当年玉米产量占全球总产量分别为32.62%、8.99%,和5.72%。2018年在玉米贸易量方面,全球进口总量为17035.3亿t,其中最大的进口经济体是欧洲,总量为2350.0万t,其次是墨西哥、日本和韩国,总量分别为1700.0万t、1580.0万t和1040.0万t。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全球最大的玉米出口国、生产国和消费国都是美国。

从我国情况来看,今年降水多的年份有利于玉米单产的增加,全国对单产增加都有比较强的预期。但截止8月份,受市场需求下降的影响,我国对玉米饲料的需求明显放缓,影响因素主要是工业中的淀粉、酒精生产和生猪存栏。

3 大豆全球市场情况分析

上一轮全球经济危机后的2008年到2009年度,全球油籽产量达到4.18亿t,增加40万t。由于种植面积减少,巴拉圭大豆产量650万t,下降70万t;印度大豆单产上调,产量增加50万t;巴西大豆种植面积减少,产量下降100万t;加拿大大豆产量有所上调,油菜籽产量增加170万t;印度葵花籽产量也有所下降。由于干旱天气,阿根廷葵花籽产量下降,没有达到预期产量(张志栋,2017)。乌兹别克斯坦的棉籽产量下降,巴西也是如此。印度的花生产量下降。美国大豆期末存货比下降2500万蒲式耳,美国大豆向中国出口增加,总体大豆出口量增加3500万蒲式耳。阿根廷的大豆出口量竞争减小,大豆压榨量16.4亿蒲式耳,下降1000万蒲式耳。美国大豆农场平均价格上下区间均比之前上调10美分,大豆油价格浮动区间下调2.5美分。由于前期装船速度和销售强劲,美国大豆出口量上调3000万蒲式耳,其中中国出口比重较大。

图2 全球大豆生产和消费

2018/19年度全球大豆产量为3.63亿t,达到历史最高纪录。其中,美国作为北美主要的生产国与出口国年产大豆达45.4亿蒲式耳。南美四国大豆产量也得到较好发展,产量达到1.71亿t。在需求方面,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进口国和消费国。

从我国情况来看,预计2018/19年度我国进口大豆8300万t,低于预估,原因主要是由于生猪存栏下降和国内油厂豆粕库存保持较高水平所致。从国际市场来看,预计美国2019/20年度大豆播种面积为7670万英亩,产量36.8亿蒲,分别都有所下降。价格方面,国内外都有所上涨,预计大豆价格将保持较强势头。

4 我国国内玉米、大豆市场价格趋势

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国际粮价一般情况下的主要趋势是稳中趋弱。饲料、粮食等生产比较特殊,受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产量和价格也会变化,其中对粮食产量影响较大的是气候变化。如2008年下半年国际粮价大幅下降,各国减少播种面积、生产投入,使粮食产量的不确定性更大(范丹等,2017)。粮食生产成本容易受到以原油为代表的能源价格变化的影响,粮价会受到美元走势的影响,都需要关注这些变化。

4.1 玉米价格走势分析 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国内饲料原料价格也会出现明显波动,如上一轮危机中玉米市场价格就经历了大起大落,2009年下半年玉米价格相对高位运行,经济危机下的需求疲软,短期内影响较大,国家托市收购,提振玉米价格的作用有限,2009年下半年玉米价格在政策销售价格区间内依然明显波动。玉米价格的变化趋势受实体经济衰退延续时间的影响。且国家后续的宏观调控措施也会影响玉米价格走势(刘国信,2018)。其他因素,如国际市场中的石油、美元价格运行,深加工企业的经营形势,饲料养殖行业,气候变化,玉米种植面积变化,南美玉米种植区域的天气变化等都会影响玉米市场价格。

当年随着国内企业进入需求淡季和加工淡季,玉米依然存在供应压力,农村有许多余粮急于出售。而临时储备执行主体考虑到调运、库存、烘干等各方面的压力,阶段性停止收购,短期内玉米价格下降。受托市的影响,相比华北地区的玉米,东北地区的玉米会有较长时间的劣势。大连玉米期货价格受东北贸易粮价格的影响,很难长时间大跌。如09年5~7月,华北地区的玉米逐渐进入传统的需求旺季,相比过去,上市进程加快,玉米的价格逐渐上升。由于在托市成本与市场价格之间形成新的平衡,从7~10月国家临时储备玉米、常规储备玉米在这一阶段,国际商品价格走势十分重要,主要维持前期的价格水平。从10~12月再次出现供应压力,进入新粮上市阶段。国家托市收购依然是高价收购,使新粮的价格低开低走。

在全球经济危机多年之后的今年,在临时储备拍卖延期、基层余粮见底的利好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的玉米期货、现货价格同步上行。受供给侧改革、工业消费增长、临储库存消化等因素影响,玉米价格小幅看涨。未来较短时期内玉米市场仍然保持利多,价格将继续坚挺,但如果政策性收储发生变化,需求仍会是主导市场价格走势的重要因素。鉴于明年生猪存栏量的增长和企业库存的消耗,玉米价格也会慢慢回暖。如果不出现猪瘟反复,则价格可能达到一定的高位。

4.2 大豆价格走势分析 在上一轮全球经济危机中(2008年)大豆市场首先是加速上涨,然后是持续暴跌。受宏观经济的影响及大豆自身的炒作出现连续涨停及连续跌停的极端行情。大豆市场从2006年开始一直是牛市行情。但经济危机的冲击,结束了大豆的牛市行情。2009年经济危机影响持续,周边市场也没有利好的因素,大豆市场自身没有有利的消息,对供需格局影响仍是不利。玉米价格持续下跌,美国大豆种植面积预计增加,意味着市场供给量会上升。2009年美国大豆面积比上年增加7.35%。我国国内的大豆播种面积也有所增加。2008年下半年开始,玉米、大豆的价格不断下降。鉴于玉米种植效益远低于大豆,大豆的种植面积仍有增加趋势。随着大豆的新用途不断开拓,生物能源的发展,使大豆工业需求也会较大程度上受到经济形势的影响。能源需求与经济形势密切相关,经济衰退下,原油需求下降,大豆工业需求下降,不利于大豆价格走势。我国为稳定大豆市场价格实行多种措施,如对市场进行调控,增加国家储备,调整大豆进出口关税等。但国内政策的调整对世界大豆供需格局没有影响,国内大豆市场进口依存度高达70%。国际市场对国内市场的影响也无法阻隔。随着国家对宏观调控的加强,必须关注政策因素,对大豆市场走势进行全面分析。由于国家加强对大豆市场的宏观调控,减少大豆市场价格的波动幅度也会出现国内和国外市场中大豆价格走势分化(于威等,2018)。国家增加大豆的收储,使市场中需求的廉价大豆增多,大豆进口增加,意味着美国大豆出口需求上升。

全球经济危机后的今日,国内大豆结束了前期价格大幅度上涨的态势,在供应增加、需求减缓的情况下,呈现弱势运行趋势。虽然国家入市展开收购后对市场带来一定提振,但鉴于国家的收购价格没有高于市场价格,因此,提升价格的作用非常有限,产区大豆价格只是跌势减缓,而没有明显的价格回升迹象。市场普遍预计国内大豆价格的弱势可能会持续到明年的一季度,但具体涨跌状况仍会受各种因素制约。同时市场也认为,随着油脂传统需求旺季临近,豆类价格中心将整体上移。

总之,经济危机造成连锁反应,是饲料原料价格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在玉米、大豆市场中要关注市场需求状况及养殖业的恢复状况。注意国家政策的影响,玉米出口的数量和价格的情况。关注国家临时储存出库和移库的数量、时间、价格。关注国家临时储存收购进度及完成情况,以及农民手中余粮数量和质量情况。关注南北港口、主产地地区的玉米、大豆价格及港存情况。

猜你喜欢
玉米价格大豆小麦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玉米价格每吨暴涨千元 背后发生了什么
玉米价格开始上涨了
哭娃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