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置管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的效果分析

2019-02-10 06:43石代莲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16期
关键词:置管静脉炎延续性

黄 凤,石代莲,董 梅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重庆 401220)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常作为化疗、静脉高营养治疗、危重患者抢救等建立静脉通路的首选方法,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PICC置管后尖端位置不当,可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导管费用较高,如果置管不成功或发生非计划拔管,影响病人治疗的及时性及增加医疗费用[1]。鉴于此,本研究对观察组78例PICC置管带管出院患者实施院外延续性护理,旨在降低PICC置管的并发症,确保患者的治疗顺利完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接受的PICC置管带管出院患者中156名,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78例。对照组中,男39例,女39例,年龄4~75岁,平均年龄(39.5±35.5)岁。观察组中,男40例,女38例,年龄4~76岁,平均年龄(40.0±36.0)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结果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并发放PICC置管教育手册(出现哪些情况需要联系医院、院外发生紧急情况的处理、PICC置管后的日常生活指导、使用PICC应如何自我护理、PICC导管的维护等)。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出院指导、发放PICC置管手册外,还进行院外延续性护理,其措施:(1)建立标准化的PICC操作流程;(2)对患者基本信息进行登记:如:电话(包括家属)、住址、出院时导管的情况等;(3)建立延续性护理微信群,通过微信加强对患者关于PICC置管相关的健康宣教,主动和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关系,指导患者在家自我护理情况,必要时到家进行指导护理;使患者及家属清楚掌握PICC置管的注意事项、自我护理方式,避免在日常生活中发生导管意外;(4)每周采用电话随访的方式对患者PICC置管的情况进行询问和掌握,并给予相应的指导,提醒和督促其按时返院对导管进行维护等。

1.3 疗效评价与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与分析两组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不同护理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情况分别为:11.54%(9/78例)、2.56%(2/78例),x2=6.15,P=0.013;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感染发生情况分别为:17.95%(14/78例)、2.56%(2/78例),x2=12.367,P=0.000;两组患者导管堵塞发生情况分别为:21.79%(17/78例)、5.13%(4/78例),x2=11.914,P=0.000;由此可见,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相关感染、导管堵塞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结果P<0.05。

3 讨 论

PICC置管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用于为患者提供中期至长期(7天—1年)的静脉治疗,因其柔软、不易损伤血管、避免频繁对患者行静脉穿刺、保护血管等优点,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传统的PICC置管都是在修剪导管后再进行x线定位,但是由于血管的解剖位置,静脉畸形,体表测量的误差,肺部病变,胸腔压力的改变等原因,造成导管异位。传统的置管方法由于导管已经修剪,发生导管异位就只能将导管退至锁骨下静脉、腋静脉甚至是外周静脉等位置,导致导管达不到PICC置管的目的,常常发生回血、堵管、静脉炎等相关并发症。

张艳[2]在研究中对肿瘤PICC置管出院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进行了分析,发现有效降低了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和非计划性拔管,促进了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提升。本研究中对PICC置管在院外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后,有效降低了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相关感染、导管堵塞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中对PICC置管患者在院外实施延续性护理后,有效降低了静脉炎、导管感染以及导管堵塞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通过建立标准化PICC操作流程,有效提高了专科护理的质量;通过对患者基本信息进行登记,建立延续性护理微信群,有效掌握了患者疾病情况,同时通过加强对患者及家属进行PICC置管相关的健康宣教有效提高了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通过电话随访的方式有效起到了提醒和督促的作用,从而使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得到降低。

猜你喜欢
置管静脉炎延续性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急性胰腺假性囊肿的外科治疗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
积极有效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不同深静脉临时置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B超引导定位法和体表定位法在肿瘤患者股静脉置管中的效果比较
多磺酸黏多糖乳膏联合超声电导仪治疗静脉炎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