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肠造口心理护理的实施与可行性分析

2019-02-10 06:43王亚兰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16期
关键词:肠造口造口护理人员

王亚兰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湖北 武汉 430014)

肠造口手术是炎症性肠病、肠梗阻、肠穿孔及结直肠恶性肿瘤等疾病治疗的主要方法,为患者腹壁做人造开口,由腹腔内肠管开口向外拉出,缝合于腹壁形成类似肛门开口,利于粪便排出而不影响消化系统[1]。研究发现[2]这种手术方法可以治疗患者疾病,但对患者心理会产生不良影响,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影响。本次研究取62例肠造口患者分成两组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2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62例围手术期肠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肠造口手术治疗,排除严重手术并发症患者,精神疾病或视听障碍患者。随机将62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男20例,女11例;年龄50~88岁,平均(65.9±8.2)岁;观察组男21例,女10例;年龄50~88岁,平均(66.2±7.9)岁;2组基线资料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生活护理、生命指标监测、用药护理等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具体如:①护理人员在术前、术后主动积极的与患者沟通,对患者家庭情况、职业及经济情况等进行了解,利于患者与患者沟通中全面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与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关系,使患者充分信任患者,针对患者个体特点实施心理干预,支持与鼓励患者。在患者产生沮丧或抑郁等负面情绪时要引导患者主动倾诉心声,将不良情绪及时宣泄。指导患者练习形体,以此减少心理压力,以朋友关系接触患者,理解患者不良情绪,通过语言的安慰和鼓励,以此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②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家属要为患者提供充分的支持,由于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无法接受肠造口,需要家属更多的关心鼓励,根据患者生活实施有效语言开导,帮助患者走出心理阴影,建立康复的信心,可以勇于面对生活,接受肠造口的事实。③护理人员为患者讲解肠造口日常护理方法,患者可以配合护理人员的操作,利于创口的愈合。结合患者情况帮助患者恢复健康,适应家庭与社会间的交流,安排肠造口患者间进行交流,以此减少患者的孤独心理与不良情绪。

1.3 观察指标

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以得分高表示心理状态不良,以得分低表示心理状态改善理想[3]。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结果P<0.05表示两组数据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干预前,观察组SAS评分(68.2±10.2)分,SDS评分(69.1±11.5)分;对照组SAS评分(68.5±10.1)分,SDS评分(69.5±11.2)分;SAS评分对比,t=0.0699,P=0.7914;SDS评分对比,t=0.1154,P=0.7340;2组SAS、SDS心理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

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42.2±10.2)分,SDS评分(41.1±11.5)分;对照组SAS评分(58.4±10.5)分,SDS评分(59.5±12.0)分;SAS评分对比,t=8.9600,P=0.0027;SDS评分对比,t=11.3400,P=0.0007;观察组SAS、SDS心理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

3 讨 论

肠造口围手术期患者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患者生活观察与态度都会受到影响,甚至影响患者正常的社交。心理干预护理可以及时帮助患者纠正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帮助患者走出心理阴影,建立康复的信心,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合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及经济条件等差异,患者不良情绪也有不同的表现,护理人员要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及时纠正患者负面情绪,引导患者心理朝积极方向发展。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与他人研究相符[4]。可见,护理人员在术后帮助患者实现角色转变,避免患者无法接受创口,使患者理解疾病治疗方法的必要措施,使患者疏导不良情绪,讲解成功案例帮助患者建立康复的信心。

综上所述,围手术期肠造口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应激反应。

猜你喜欢
肠造口造口护理人员
普外科护士肠造口护理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多功能肠造口栓的设计及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肠造口患者健康教育体会
微信授权式教育在尿路造口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肠造口护理中奥瑞姆护理模式应用效果研究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