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

2019-02-10 03:57李伟铨
考试周刊 2019年105期
关键词:渗透策略高中语文德育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德育教育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新要求,是高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在培养学生德育能力时,教师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开展德育工作。本文将主要探索高中语文与德育教育的具体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社会主义道德观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上实行渗透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中语文;德育;渗透策略

现在,未成年人道德品质修养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而高中学生是未成年人向成年转变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进行德育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这就需要教师承担起该责任,将德育能力培养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语文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就需要教师可以不断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并在学生认知的基础上,让德育真正与语文结合在一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德育素养的养成。

一、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一) 符合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

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开始涌现出来,并需要教育工作者以新型的教学观念去教学。对于高中语文学科来说,同样也不例外,需要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基础上,来发挥语文学科所包含独特优势,让学生在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优秀文化独特魅力的基础上,来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修养以及积极的生活态度。当然,对于怎样去实现这个教学目标,教学改革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实施策略。通过语文教师不断地研究,发现德育渗透成了实现该教学目标的良好教学策略。该教学方法不仅符合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师的语文教学能力。

(二) 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对于语文教材来说,每一篇文章都是编写人员的精心挑选,不仅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还包含着多样性的德育内容。比如,孝顺、诚实、勇敢等,这些德育内容都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挖掘出来,并以独特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除此之外,语文教材中的知识以及课外的文章都可以让学生的精神得到滋养,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和学习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深化学生的道德品质,从而以更优秀的能力去开拓人生轨道。

(三) 利于学生的智育发展

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为了让学生丰富自身的知识,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知识的获得与学生的道德修养有一定的联系。普遍存在这样的一个情况,即道德修养高的学生在获取知识时更容易,成绩也会较好;而道德修养较低的学生在获取知识时会比较困难,成绩也会稍微差点。因此,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课堂上渗透德育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智力,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从而更好地获取知识。

二、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

(一) 过度追求语文的学科内容,忽视语文的德育内容

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上,语文教师过度追求语文的学科内容时,在一定程度上忽视语文的德育功能,从而让学生的德育得不到提升。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承担着传播知识与育人的双重责任。教师不仅需要将学科内容传递给学生,还需要传递道德修养,让学生的道德品质得到增强。然而,在现实的语文课堂中,虽然很多教师已经认识到了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但是在德育渗透过程中,仍会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有时会因为教育者的能力有限,使德育工作开展不顺利。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将语文学科内容的教学过程与德育渗透进行融合,从而使德育内容得到充分的挖掘。

(二) 过度追求德育的形式,忽视德育的本质

过度追求德育的形式,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常常关心德育的表现形式,而在一点程度上忽视了德育的本质。首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我们常常会发现教师将德育认为是一项简单的过程。比如,详细介绍讲解了相关的语文知识后,会将部分的政治问题夹在语文内容里,且该部分问题会一带而过,就相当于做了一个政治性的总结一样,没有任何意义,偏离了德育的本质。除此之外,我们发现,语文教师在渗透德育时,会出现强搬硬套的现象,本来不适合的问题却硬要当作是德育问题,这样的教学过程会忽视学生对问题的主观态度,用自身的想法强加灌输给学生,是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

三、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的教学策略

(一) 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在语文教学内容中渗透德育

課堂是教学的中心地,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关键场所。因此,在渗透德育教育时,需要将课堂作为该渗透过程的重要阵地。对于语文学科来说,教师在教学时,会将教材作为主要教学内容。那么,教师应该努力挖掘语文教材中所包含的德育素材,在实际的语文教学内容中不断渗透德育内容,从而让德育渗透水到渠成,避免了形式化。在该小节中,本文主要从受挫折教育和感恩教育两个方面来阐述德育教育与语文学科的融合性。

1. 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受挫能力

学生由于生活背景不同,所以存在着差异性,部分学生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他们自制能力较差,有很多不良的嗜好,这就需要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并能通过一定的德育教育使其认识到自身的不足。首先,需要对其进行受挫折教育。目前,经济好了,生活条件改善了,很多学生就像生活在温室中的花朵,经不起任何的风吹雨打。教师可以设计合理的教学情境,在渗透受挫折理念的同时,让学生认知到坚强的重要性。受挫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学生遇到困难时的勇气,使其心理承受能力不断增强。

例如,在学习《“布衣总统”孙中山》时,教师可以从孙中山先生的人生履历出发,介绍孙中山先生的坎坷人生,并详细讲解在遇到挫折时,孙中山的态度。例如,在孙中山筹划第一次起义时,由于走漏了风声,让此次起义还没有开始就失败了。但是,孙中山并没有以此放弃,而是平静地说:“也许,这样的失败还要经过十次、二十次。”该平静的心态正是孙中山遇到困难时的态度,不急不躁,勇于分析问题的原因。语文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在素材中渗透德育内容,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到挫折的重要性,直面挫折,挑战挫折,战胜人生。

2. 挖掘感恩素材,渗透感恩教育

感恩,是我们一生永远不会改变的学习话题。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包含着很多与感恩有关系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对其进行充分挖掘,从而让感恩教育不断被渗透进来。因此,教师需要将感恩教育渗透进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感恩在人生中的重要地位,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恩自己等。当然,在实际的渗透过程中,教师要对语文教材进行挖掘,寻找其中的感恩素材,可以让感恩教育不断与语文教学融合在一起,并取得一定的渗透效果。

例如,在学习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时,该文的主要教学目标是细腻的描写中,感受母亲的伟大,并体会母亲带给我们的温暖,从而让学生学会感恩。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在体会母亲在日常生活中对自身无微不至的照顾,母亲对自己的生命教育。在鉴赏文章的基础上,来领略母亲对自己的感情,提升对浓浓亲情的珍视,从而学会感恩。

(二) 延伸课内阅读,渗透德育内容

对于高中生来说,课内阅读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们对阅读的需求,只有不断延伸课内的教学内容,开展课外阅读,才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外阅读中渗透德育内容,从而让学生的道德品质得到升华。比如,文学名著和名人传记阅读。文学名著是人类文明的文化瑰宝,需要学生不断对其进行欣赏、传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感受生活的百态。在鉴赏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道德情操。而名人传记是可以让学生从人物身上学习到难能可贵的品质,从而不断激励学生培养自身的道德品质。

例如,在学习扩展阅读《〈红楼梦〉的情节波澜》时,教师可以借此教学内容,对其教学内容进行延伸,让学生阅读整部作品,然后分析红楼梦中的各种人物性格。当学生可以对《红楼梦》中的各种人物有所了解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选出自己喜欢的角色,并从中学习。例如,对于贾宝玉来说,他追求自由,待人平等,尊重个性,该品质也是学生所要学习的。而对于薛宝钗来说,她有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有好人缘。那么,对于学生来说,拥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也是学习的内容,并应用到以后的社会工作中。因此,对于阅读文学名著来说,将其教学内容进行延伸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并在渗透德育内容时,培養学生的道德品质。

(三) 进行读写结合教学,提升学生道德素养

在语文教学中,有两大板块十分重要,其一是阅读教学,其二是写作教学。在阅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与作者有思想上的交流,体会世间百态。而写作教学是表达学生思想的重要手段,在德育渗透方面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利用两大板块为学生的道德素养提升挖掘教学内容。例如,对于写作来说,教师可以规定一个主题,然后让学生围绕该主题进行创作,从而为德育渗透提供途径。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进行读写结合教学是十分关键的环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例如,在学习写作时,教师可以将身边的故事为素材,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以某一主题词为关键词,进行创作。比如,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对中国人民产生了很大的创伤,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勇士,他们前往一线,为汶川人民送去了温暖。教师可以以“坚强、困难”为关键词,让学生进行创作,真正体会地震无情、人间有情的伟大含义。

总而言之,对于高中语文学科来说,在其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内容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项目,对于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分别阐述了高中语文教学实施德育渗透的重要性、问题以及教学策略,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认识到道德品质对人生的重要性,不断以实际行为来践行道德行为。

参考文献:

[1]韩向东.语文德育的学科个性——提高语文德育实效的思考(二)[J].辽宁教育,2003(6).

[2]肖扬.潜心悟其神,入境始与亲——中国传统文化视阈下的现代语文德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8(5).

[3]张小红.德育低效背景下文学德育功能回归的必要性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31).

作者简介:李伟铨,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从化区第四中学。

猜你喜欢
渗透策略高中语文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