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多元融合式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2019-02-10 04:01金锋袁卫明陈军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9年6期
关键词:多元融合职业能力人才培养

金锋 袁卫明 陈军

摘要:分析传统茶叶加工技术课程模式存在问题,基于“职业能力为主线”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学习能力提升为主要目标,遵循以职业能力拓展效果为中心的原则,提出一种多元融合课程设计与教学模式,为实现茶艺与茶叶营销专业教育水平提升提供帮助。

关键词:人才培养;职业能力;多元融合;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F01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9)06-0077-02

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茶叶产业不断转型升级,对涉茶人员的综合职业能力有了更高要求。茶叶加工技术课程是茶艺与茶叶营销专业的主要专业技能课程,在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中占据重要位置。基于茶产业升级背景下,通过解析茶叶加工技术课程讲授模式的内涵,审视课程设计与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多元融合式课程教学模式,为实现教育功能升级提供帮助。

1 茶叶加工技术课程教学现状

随着茶叶产业发展和相关产业链延伸,涉茶行业对茶叶技术人员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然而,传统茶叶加工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难以达到茶叶产业的现实要求,具体表现为注重短期内的就业回报,缺乏对学生中长期发展的关注。研究多数高职院校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过程可知,茶艺与茶叶营销专业毕业生大多欠缺深层次的專业能力,综合能力水平处于基础浅层,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扩大背景下的茶叶专业人才培养需求。

2 传统课程设计与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专业特色打造弱化

随着涉茶产业升级转型,茶叶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变得更加多维化。然而,茶叶加工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模糊,具体体现在课程设计同质化,弱化了专业特色的打造,也淡化了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属性。同时,课程内容过分依赖本科茶学专业课程体系,缺乏对高职学生中长期职业发展的规划。

2.2 课程设计滞后

茶叶加工技术课程的内容多、专业性强,但与社会需求不同步。我国的茶叶品类多、产品延伸丰富,这使得茶叶加工成为茶学领域内技术更新较快、多样化程度较高的环节之一。随着茶叶生产加工模式及技术的不断改进,新的加工工艺和技术层出不穷,其加工机械化、清洁化、自动化和程序化水平不断提高。然而,现有教材中的一些内容滞后于现代茶叶加工现状,造成学生课堂所学知识和掌握的操作技能与实际生产有较大的差异。同时,现有的课程项目设计滞后于市场发展,模式过于单一,难以涵盖所有学生个体属性。另外,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国际化程度不高,与高等教育逐渐趋于国际化的现实不符。

2.3 综合能力拓展缺失

在实际教学中,理论教学大多照本宣科,实践教学的次数和设备少,导致学生在系统掌握知识和动手操作方面均有欠缺。由于地区生产茶类单一和地区之间缺乏交流,授课教师的茶类加工制作技术理论和实践经验均储备不足,造成以理论知识讲授为主、实践教学不到位等现象,无法完成综合能力拓展的教学主旨。同时,缺少贴近职业岗位能力精准定位的延伸内容,导致人才培养浅层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处于较低等级。

2.4 缺乏行业需求动态调查

由于与市场沟通不畅,在教学系统内外、学生与外在环境之间存在大量认知与理解的冲突与矛盾,亟需将行业企业的动态数据引入课程设计中,全面提高教学实践的层次与内涵,以及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同时,对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的定位不够准确,毕业学生的专业技术素质欠缺,无法胜任相关产业的岗位和职务。

3 多元融合式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改革

基于“职业能力为主线”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学习能力提升为主要目标,对传统茶叶加工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提出一种多元融合课程设计与教学模式。

3.1 打造专业特色

在校企文化对接条件下,对课程进行特色设计,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与职业操守。深入调查研究茶业人才需求,根据产业布局打造个性化的课程内容,使学生掌握相关基本理论、工艺技术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使课程的内涵建设得到完善。时刻关注市场需求,加强情景教学与现代学徒制衔接,打造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分析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合理调整课程内容和进度,通过升级课程培养层次扩大现代学徒制的涵盖范围,架构茶叶企业、茶叶行业监管部门、茶艺与茶叶营销专业直接对接的课程教学体系。

3.2 优化课程设计

衡量某种课程体系合理与否,主要看它是否能满足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校企合作、学徒制培养、订单培养过程中,邀请茶艺类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教学内容设计,将课程的基础部分与实际需求相结合,加强专业实践知识的积累。同时,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实践试验,使茶叶生产技术体系不断得到更新和改进。

学生整体素质和社会经济需求的多维度,是课程设计与教学的实现动力。通过构建现代学徒制信息化课程体系,确保课程内容具有前瞻性。在信息化条件下建立多元融合式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使课程在多元融合中寻求平衡和变革。强调教学因素的关系性,合理安排专业、课程、市场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能够适应日新月异的产业变化。

3.3 拓展综合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是高校专业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初步具备制茶专业知识后,在带队教师和校外导师的指导下,通过参与茶叶加工生产一线开展实践。这一过程中,不仅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还能更一步掌握制茶工艺的原理和参数,培养学生的中长期职业发展综合能力。与此同时,教师也可通过实习活动深入了解相关操作,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

3.4 重构信息共享机制

茶葉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涉茶就业市场随之发生改变。这就需要政府、社会、行业、企业等多方参与评价体系,及时反馈相关信息,为高职涉茶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可量化的依据。采用多元融合模式整合课程设计与企业、行业的生态关系,除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外,还能积极帮助茶叶企业提升知识竞争能力。通过建立企业与学校联合教学的长效机制,培养校企互聘的双师教师队伍,实现就业的无缝对接,使学生快速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

收稿日期:2019-11-01

基金项目: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提升立项课题(SZNY201801)

作者简介:金 锋(1978—),男,博士,讲师,从事茶叶产业化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赵炬明. 论新三中心:概念与历史—美国SC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之一[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3):35-56.

[2] 杨晓敏.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职业院校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6(14):95-96.

[3] 刘合群,陈小龙. 经济转型背景下高职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互动模式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1):1-6.

[4] 程玮,支素华.职业发展视角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建模[J].重庆高教研究,2016(4):102-110.

[5] 翁振华.德国高校“关键能力”培养研究及其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5(5):66-68.

[6] 王诚.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7):135-137.

Exploration on the Teaching Mode of Multi-integration Course

with Vocational Ability as the Main Line

——Take the Tea Processing Technology Course as an Example

JIN Feng, YUAN Weiming, CHEN Jun

(Suzhou Polytechnic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 Suzhou Jiangsu215008,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traditional tea processing technology curriculum model, based on the education concept of Vocational Ability as the Main Line,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as the main goal, following the principle of focusing on the effect of professional ability expansion, put forward a multi-integration curriculum design and teaching mode,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alizing the upgrading of the tea art and tea marketing profess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 talent cultivation; vocational ability; multi-integration; teaching mode

猜你喜欢
多元融合职业能力人才培养
新媒体时代媒介传播偏向的多元融合
论耶律楚材胡汉并重的多元诗歌创作观念
朱光潜美学三大理论资源及其当代启示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