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阿克塞县梧桐沟一带铅锌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2019-02-11 07:40郁二林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3期
关键词:热液铅锌矿矿化

郁二林,贾 轩

(甘肃省地矿局第二勘查院,甘肃 兰州 730020)

1 区域地质背景

勘查区位于阿尔金左行走滑断裂北侧与东西向阿尔金北缘断裂所夹持的区域。区域内出露地层有:古元古界达肯大坂群和阿克塔什塔格群、奥陶系上统拉配泉群、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侏罗系中下统、古近系渐新统和第四系。构造主要为阿尔金山构造带~安南坝~肃北~石包城断裂,呈北东东向展布,其断裂具有强烈贯穿性。区内岩浆侵入活动较频繁,一般以小岩株或岩脉状产出,岩性以酸性为主,超基性次之,中酸性再次之。该区所处位置为阿尔金山-阿克塞金、铜、铁、锰、稀有、稀土、石棉、蓝晶石、白云母成矿带,该带是一个特殊的成矿带,沿阿尔金山断裂带分布。

2 矿区地质

(1)地层。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上奥陶统拉配泉群第二岩组(O3lPb)、第四系冲洪积物(Q4pal)。上奥陶统拉配泉群第二岩组(O3lPb):英安岩、碎裂英安岩在区内最为发育,大面积分布于测区中部和南部,呈北东东西~近东西向展布。具斑状结构和流纹状构造,斑晶为斜长石,含少量石英,基质由细粒长石和石英组成。其中碎裂英安岩是矿区铅锌矿主要赋矿岩石。

(2)构造。区内主要发育两组近平行的构造破碎带,构造具多期活动特点,其既为控矿构造,又为容矿构造,且晚期构造活动对矿体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3)岩浆岩。区内侵入岩发育有印支期闪长岩、碎裂闪长岩、花岗闪长岩、碎裂花岗闪长岩等。其中闪长岩分布于测区北部,呈岩株状产出,形态简单,呈长条状、透镜状,走向近东西,宽度0.1Km~1Km,与南侧英安岩呈侵入接触。

(4)变质作用及围岩蚀变。区内变质作用较发育。受印支期岩浆活动的影响,区域变质作用较强。如在苦水河一带碳酸盐岩遭受热接触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化白云岩及少量大理岩化灰岩、大理岩等。

(5)地球化学特征。测区东南部Cu、Pb、Zn、Au异常较发育,元素套合好,浓集中心明显,异常组合反应异常由火山热液引起。异常区发育碎裂英安岩,英安岩表面及裂隙面矿化发育,有赤铁矿化、褐铁矿化、菱锌矿化、闪锌矿化、白铅矿化、方铅矿化、孔雀石化等,说明找矿前景较好。

3 矿体地质特征

(1)矿体特征。工区内圈定1条铅锌矿体,1条锌矿体及4条锌矿化体。自北向南矿体编号为Pb、ZnⅡ-1、ZnⅢ-1;矿化体编号为ZnⅠ、ZnⅡ-2、ZnⅢ-2、ZnIV号。其中Pb、ZnⅡ-1号矿体地表由TC60-1、TC61、TC62控制,倾向上由ZK001、ZK301、ZK701等工程控制。矿体产状324°∠63°,控制矿体长度374m,平均厚度3.53m,Pb+Zn平均品位1.61%。矿石呈粉末结构,细脉、薄膜状构造。矿石矿物主要有菱锌矿、白铅矿、方铅矿、闪锌矿等。脉石矿物有斜长石、高岭石、石英等。蚀变及矿化有硅化、高岭土化、褐铁矿化、赤铁矿化等。

(2)矿石质量。矿石矿物有菱锌矿、白铅矿、闪锌矿、方铅矿等,脉石矿物为石英、斜长石、高岭石等。矿石结构主要有粉末结构、胶状结构,构造以细脉状、薄膜状构造为主,少量呈块状、浸染状构造。

(3)矿石类型。根据矿石矿物的种类,矿区内铅锌矿体可划分为锌矿石、铅锌矿石。其中锌矿石硬度较高,受风化作用强,呈褐色~浅黑色。矿石矿物以菱锌矿为主,呈粒状结构,薄膜状、细脉状构造。脉石矿物有石英、斜长石、高岭石等;铅锌矿石硬度较低,矿石遭受风化淋滤作用,疏松、多孔。矿石矿物有白铅矿、菱锌矿,伴生有硬锰矿、铜蓝、孔雀石等。矿石呈粉末~胶状结构,块状、浸染状构造。

(4)矿体围岩。铅锌矿体赋矿岩石为赤褐铁矿化碎裂英安岩,矿体上、下盘均为碎裂英安岩。主要的围岩蚀变有:硅化、绿泥石化、高岭土化、石膏化、大理岩化、褐铁矿化、赤铁矿化、孔雀石化、硬锰矿化等。

4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1)成矿特征。矿区Pb、Zn异常规模大、强度高,浓度分带明显,元素套合好,且异常发育在构造破碎带内及其附近,异常展布方向与构造破碎带走向基本一致,异常与构造带内火山热液有关。铅锌矿体受构造破碎带及火山热液控制。

(2)控矿因素。区内近东西向断裂构造延伸稳定,控制着区内蚀变带展布形态,矿体形态、产状及延伸,是区内铅锌矿体的控矿构造。铅锌矿体就赋存于构造破碎带中。构造作用形成的破碎带利于矿液的运移及富集,为区内的导矿、容矿构造。梧桐沟铅锌矿体均分布在中上奥陶统拉配泉群第二岩组的中酸性蚀变碎裂英安岩中,火山热液在构造内运移并使成矿物质富集成矿。矿体分布在英安岩表面及裂隙内、构造裂隙中等,火山岩明显控制铅锌矿体的产出。

(3)找矿标志。区内碎裂英安岩是铅锌成矿的母岩和围岩,是本区找铅锌矿的控矿及赋矿岩石。区内近东西向断裂构造是主要的赋矿构造,已圈定矿体均受近东西向断裂构造控制。通过对区化异常进行异常逐级查证工作,发现Pb、Zn等元素异常强度高,且异常展布方向与构造破碎带走向基本一致,找矿指示意义明显。区内与铅锌矿体有关的蚀变主要有硅化、高岭土化,矿化主要为赤铁矿化、褐铁矿化、菱锌矿、白铅矿、闪锌矿、方铅矿,是找矿间接或直接标志。

(4)矿床成因。通过分析研究认为,该区火山活动过程中,在地表或近地表,由于火山喷发产生的热液交代火山岩或其它岩石,或者火山热液中成矿物质直接晶出,使成矿物质充填于火山岩裂隙中形成了铅锌矿床。根据以上特征,初步认为该矿床为火山-次火山热液型铅锌矿床。

5 结论

勘查区铅锌成矿地质条件较好,已初步圈定铅锌矿体1条,锌矿体1条,锌矿化体4条,同时还有部分异常未查证,进一步勘查依据较充分,找矿潜力巨大。

猜你喜欢
热液铅锌矿矿化
矿化剂对硅酸盐水泥煅烧的促进作用
大麦虫对聚苯乙烯塑料的生物降解和矿化作用
基于复合胶凝材料的CO2矿化养护实验研究
江西千子岭铅锌矿床勘查过程与找矿启示
尼泊尔加尼甚(Ganesh Himal)铅锌矿床构造控矿特征
云南省会泽铅锌矿区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
铁矾渣中有价金属的微生物矿化-浮选回收可能性和前景
全球十大铅锌矿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热液蚀变类型及蚀变流体的分带特征
热液锆石鉴定特征及在热液型金矿床年代学研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