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张爱玲散文的世俗性与超越性

2019-02-11 06:03刘畅
神州·下旬刊 2019年1期

刘畅

摘要:张爱玲对中国文学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在创作观念上,她爱好通俗品格,所以我们在看她的散文使会发现很多内容多都是在描绘日常的世俗生活,但是在张爱玲笔下描写出来的琐碎生活在很大程度上都表现出她对生活、对生命的领悟。而这些领悟对那时的人们以及现在的我们都有着很大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张爱玲散文;世俗性;超越性

贾平凹曾经这样评价张爱玲:“与张爱玲同生在一个世上也是幸运,有她的书读,这就够了。”张爱玲的一生可以说是既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不幸的是她渴望来自父母的关爱,但最终却没有享受到这种关爱;但幸运的是她还有来自姑姑的疼爱和好朋友炎樱的关爱。不幸的是她经历过家庭繁荣,但同时又亲眼见证了家庭的没落;幸运的是因为这些起起落落,使得她的文章的内容也更加的丰富。不幸的是她在考入伦敦大学后,却因战事而不能去到伦敦大学;但幸运的是她因此而去到了香港大学中文系,而在香港生活的那几年,也给了她很多的创作灵感。她的散文在写实实际生活的同时更侧重于描写其所要表达的深意,因而她会仔细观察身边所发生的事情,从而能描写出更加引入深思的问题,并且使她超越了在选材上的世俗性,达到精神层面。而她的生活经历也使得她的作品更多的是呈现一种事态苍凉的感觉。

一、张爱玲散文的世俗性

我们每个人在读张爱玲的散文时,或许都会有不同的评价,但是在她所写的散文中,其中所表达出来的世俗性是我们每个读者都不能忽视的。

(一)题材来源于世俗生活

首先,张爱玲在所写的散文中,她没有像一些作者一样,描写那些抽象化的事物。她所选的题材都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在她的散文中,没有大量的“鸡汤”,有的都是一些日常琐事,揭示的都是一些“寻常中的反常”。这也许与她的生活经历有着很大的关系:父母的离婚,使得敏感的她对生活有了更深的领悟;与胡兰成的那段爱情经历,使她看到了爱情的千姿百态。

在她看来,文学最重要的是要接近人们的生活,而不是出现大量的作者侃侃而谈的内容。《私语》一文,可谓是张爱玲的生活写照。在文章里面,读者可以看出作为一名子女对于得到父母的爱的渴望之情,但是我们同样可以从文章中看到那个愿望是多么的遥不可及。在《必也正名乎》中,我们知道了她改名为张爱玲的真正原因。对于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她也有着自己特别的看法。对于吃,她写出《谈吃与画饼充饥》;对于衣着方面,她写下了《更衣记》一文;而对于人们平常的生活,她给我们呈现的是《公寓生活记趣》。而正是在散文中那些描写日常生活的句子,让我们知道,她并没有脱离生活去写作,她与普通人一样,每天也是要经历这些日常的琐事。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张爱玲对描写日常生活的热爱。作者笔下的这些平凡的日常生活,也能使读者感同身受,就好比讀者自己把张爱玲笔下的生活都亲身经历了一遍,从而对文章也会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二)散文中的语言通俗易懂

其次,在张爱玲的散文中,没有大幅度的华丽的文字,在她笔下的文字,都是一些通俗易懂的字词。以至于,在《公寓生活记趣》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段文字:“在公寓里"居家过日子"是比较简单的事。……等着为你添饭,虽不至于使人食不下咽,多少有些讨厌。”而若是将这些文字拆分开来,对于读者来说都是非常通俗易懂的,但当它们组合在一起出现在张爱玲的笔下时,呈现出来的却是“另有一番风味”。这些通俗易懂的文字在她的散文中随处可见,而她正是通过这些简单易懂的语言,一方面使她要表达的事物更加的具体、鲜明、生动以及具体化;另一方面,也使得读者能够与作者之间有了“更进一步”的交流,同样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以及对生活、对人生的思考。

从张爱玲的散文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感性的她。但如果就此认为她是一个满足于世俗生活的人,那就大错特错了。生活给予了张爱玲一个叙说故事的空间。而在这个独属她的地盘上,她有着自己独特的眼光,剖析着生活,解读着生活。她面对自己时是真实的自己,面对读者同样也是真实的自己。她热爱写世俗生活,但她又不会因此而沉溺于世俗,她只不过是用日常生日中的那些可触摸可感受的事件来掩盖心中的苍凉感而已。

二、张爱玲散文的超越性

在张爱玲的散文作品中,很少像其他散文作者一样描写母女情深、美好的爱情、在战争中失去生命的各个英雄以及生活在世界上的意义之类的散文。俗话说,散文是出自对生活的描写,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真实的描写是对社会真实的反映,也是对自我个体真实的一种审视。而在张爱玲的散文中,这种对个体的审视、对生活的领悟比比皆是。她以世俗化的生活,带领读者们进入一个与自己生活相似的阅读空间,再将她自己超凡脱俗的观念在不经意间给“放”出来,常常使人在感到熟悉的同时又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一)对爱情的感悟

在《有女同车》中,背景就是在电车上,几个女人的一次闲聊而已。但是在文章的最后一句,张爱玲是这样写的:“电车上的女人使我悲怆。女人……女人一辈子讲的是男人,念的是男人,怨的是男人,永远永远”。当我们在阅读张爱玲所写的关于爱情的散文时,在那些对描述女性的字里行间中,我们可以看到,她为我们塑造了这样的一群女性形象:这些人总感觉自己置身于那种卑微的屈辱的悲凉状态中,但是却无处可逃,就好比冥冥中注定要经历的结局,而她们只是在努力寻求一种如何让生活更安稳的方法。不管是七巧,还是薇龙,亦或是流苏,她们的生活最终都是以悲剧而结束。并且在作品《心经》中,她并没有像其他散文作者那样很隐晦的描绘那个时期的爱情观。在这篇散文中,她把女儿爱上父亲,父亲爱上长得像女儿的同学的这种不被世俗所接受的恋爱表现的淋漓尽致。在她所写的散文中,她从不会刻意的去宣扬女性的主体意识,她只是把女性依赖于男性这一事实,很直观的并且以她独特的方式述说出来,不会加以指责,但是也不会有希冀。

(二)对生活的感悟

除了在爱情方面有着超越世俗的理解,张爱玲对于人生的领悟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比如,在《谈音乐》中,在我们还沉浸于她对音乐的描述时,她又可以跟我们说起她对人生的领悟。在张爱玲的眼中,人们总是孤独的、可怜的、痛苦的。在《烬余录》里,“我们只看见自己的脸,苍白,渺小:我们的自私与空虚,我们恬不知耻的愚蠢—谁都像我们一样,然而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而对于自由,她写道:“自由的人到处磕头拜礼求人收留他的自由。”对于乱世生活,她写出了《烬余录》一文,充分的体现出战争时期人们对于安稳生活的追求以及人们对于战事发生的无可奈何;而对于社会现象,她写下了《洋人听京剧及其他》一文,在这篇文章中,张爱玲以女性细腻的笔触,深刻透视出京戏所折射出的人性,因为戏剧是人类生命的表现形式,而戏剧中的人物必然体现出现实中或理想中人们对人生的体验与感悟。

在张爱玲的散文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人们对活着的渴望,对死亡的害怕;也可以看到人们的自私、孤独与空虚。在她的散文中,与其说是在写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不如说是在写中国人的生活、文化,那些容易引起人们深思句子,她只是在不经意中轻轻点到而已。张爱玲的散文在超越世俗性的同时,也使她能够做到她自己所说的“停下来深思”的写作高度。在这时候,她仿佛是生活当中的“局外人”,静静的观看这一幕幕人间的话剧,从而沉着冷静地评价在这一幕幕话剧中发生的是是非非,在观看的同时又给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三、结语

张爱玲的散文是非常值得我们阅读的,从她的文章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战乱时期的社会现象,也可以体会到那个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她的散文看似“琐碎”,但却体现了安稳的世俗生活之美以及人类生存的悲凉,同时又窥视着那个时期女性内心世界的秘密。在写作上,她有着自己的写作风格,正如她自己在《写什么》一文中说的:“只要题材不太专门性,像恋爱结婚,生老病死,这一类颇为普遍的现象,都可以从无数个不同的观点来写,一辈子也写不完。”因此,她的散文以及从散文表达出来的世俗性与超越性对许多文人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光东等.20世纪中国文学与民间文化[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2]张均.张爱玲十五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22.

[3]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5: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