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所理解的中国画

2019-02-11 06:03晁刚
神州·下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中国画

晁刚

摘要:中国画作为绘画艺术,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与书法、音乐、舞蹈、建筑、雕塑、戏剧、小说等门类共同构筑了中国的人文载体,各个门类无不蕴含着中国的艺术精神。中国画作为图像,对人文精神有其独特的呈现方式。对中国画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脉络有清晰系统的认知与了解,并与儒道释为主体的传统文化为依托,可以从中窥探中国艺术所体现的精神,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从中国画的概念该如何去定义入手,阐述中国画的审美标准,并对其体现的中国艺术精神做出一定的表述,从而呈现我所理解的中国画。

关键词:中国画;审美标准;中国画艺术精神

一、中国画的概念

“中国画”,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所谓的中国的绘画。广义上来讲,从二十世纪以前来看,主要是由宫廷画家、士大夫、职业画家、民间画工等群体从事的绘画。我们现在所讲的“中国画”这个概念的提出大概是二十世纪初“西风东渐”之际,是相对于区别以油画为主的西方绘画而提出的。狭义的讲,中国画是运用中国特有的毛笔、墨汁、传统石色草色,在宣纸或绢帛上所作的画就能够被称为中国画。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西文化在近百年经历前所未有的碰撞与交流下,当今世界日新月异,当下我们所能见到的中国画早已突破传统意义上的图式表现以及材料运用。从材料上来看,现在的中国画家在传统工具材料的基础上尝试与运用外来画种中的材料,比如岩彩、水彩、水粉、丙烯、工业合成金银等等。但从许多作品呈现出的面貌上仍能感受到中国式的人文气息。可见,仅仅局限于用工具与材料来判定作品的种类必将走入偏驳的误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东方的思维方式,与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这种不同导致了各自产生的哲学、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的不同。工具的媒介不能根本的区别画种。中国画,是糅合了儒道释等传统哲学以及文学,音乐等诸多门类营养的一种大综合,一种画家的哲思在里面,应该是画家通过这些工具材料,运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体现中国人对于对于山川自然,对于人,社会以及对于人类社会所形成的哲学、宗教、文艺、道德等等的认知,从而表达画家本人的内心诉求。其根本,在于体现“中和雅正”的中国艺术精神。因此可以这样说,运用基本中国画材料工具,创造出体现中国艺术精神的绘画作品,就可以被认定为中国画。

二、“中和雅正”的中国画艺术精神

中和,是中国文化意蕴的体现。中和,来自中庸之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先秦儒家的“中庸”观认为“致中和”能够“位育万物”,提供生发化育的动力,崇尚和谐、尊奉中庸也就是讲执两端,用其中,不走极端。中国文化也是一种“和”的文化;道家讲“与天和”,儒家讲“与人和”,佛家讲“与己和”;世界分阴阳二仪,又合二为一,终归于太极。如明代画家戴进的《秋山访友图》,取古代文士山间行进去访故友的情景。画中山势峥嵘、奇崛通透,静水无痕。行人简装行走在板桥的上面,主人访友心切,执鞭策马欲驰,无奈随扈徒步跟进,已近黄昏,且走且停。前景的古松高大劲拔又不失姿态中的动感,中景远景的山峰岿然不动,山底水面静而无痕;画面的气息萧瑟凝重,有静谧之态。右下角行进赶路的文士给以静为主的画面气息带来了“动”,不至于让画面成为一片冷寂。静中有动,禺动于静,动静相互呼应、对立、激荡、但依然和合。看不到丝毫的“狂怪”、“纵横习气”。这种合不是单调,而是包含着气韵生动,体现了“中和之美”。也正是“致中和”的文化意蕴之所在。

雅正,是中国画艺术趣味的体现。雅的概念,起源于中国文化最古老的源头。在国朝蔡世远编,集选录自汉至元之文凡二百三十六篇。前有自序曰:“名之曰雅正者,其辞雅,其理正也。”案诗《大雅》、《小雅》及《尔雅》,古注疏皆训为正。雅,本义就是正。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无邪,就是正,就是雅,要得雅,首先是正,然后才能引申出高尚、美好等诸多意义,以及一系列与雅相联系的品评,如风雅、古雅、高雅、清雅、闲雅,还有雅赏、雅玩、雅兴、雅致、雅士……等等。雅更多的区别于俗,正则更强调不歪、无邪。雅俗之辩,是中国艺术最普遍、最明了的审美标准。中国文化传统不那么强调“美”,很少用美这个词去评价艺术作品,而是更多的讲雅与不雅,文人以至百姓,都有基本的判别能力。

三、“中和之美”与“雅正之趣”的具体呈现

绘画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态,是通过社会意识形态的形象化为表现形式。它与人品修养、审美哲学、政治和宗教等有着密切联系,并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在中国传统绘画的历史长河中,千百年来,儒道释三大思想深深影响着中国绘画艺术。儒道释哲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其美学思想又融入到中国画的审美意向中,使其丰富和发展,如真善美的结合,道与技的统一,禪与境的统一,人们对人格美、质朴美和虚静美的追求等。提炼概括,便是“中和雅正”四个字。传统中国画从题材上可分为三个科,分别为人物、花鸟、山水。这其中最能囊括中国人精神文化内涵并体现中国画艺术精神的莫过于山水画了。

以山水画为例,“中和之美”与“雅正之趣”在山水画中的具体呈现主要体现在“静”之意境。笪重光《画筌》有曰:“山川之气本静,笔躁动则静气不生;林泉之姿本幽,墨粗疏则幽姿顿减”。王翚和恽格评注曰:“画至神妙处必有静气。盖扫尽纵横习气,无斧凿痕,方于笔墨间,静气凝结。静气今人所不讲也。画至于静,其登峰矣乎!”历代画论对画之意境之“静”的论述颇丰。儒道释三家同归于主“静”。儒家《礼记·乐记》有:“心如水,性犹水之静,情则水之流,欲则水之波澜。”于是要去欲主静,恢复人的天性——“水之静”的状态。老子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归根,归根曰静。老子还有“清净为天下正”和“静为躁君”等句。道教也认为“静者寿,躁者夭”,“静是长生之本,躁为死灭之源”。佛家讲“戒定慧”,由定达慧。定着,静也。慧能“坛经”有曰:“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佛家的“定慧一体”,指“静”不仅是人格修炼的最高境界,也是智慧状态本身。以上可以看出,佛家的“空寂”,道家的“虚静”,儒家的“中和”表述不同,意思相通。由此便能引出的一个方法论,便是中国画论的老生常谈:人品高,画品不得不高……,人品与画品直接关联,有人品才有画品。画家本人不静,烦躁于世俗名利,其作品也必然不静,躁心毕现,静气全无。

四、对待中国画的态度

以体现“中和雅正”的精神为目的,以变通为法则。

中国文化是自我发现,并能达到“天人合一”境界的文化,其发展是由生理作用的消解,而使主体得以呈现,此即所谓“克己”“无我”“无己”“丧我”。而主體呈现是个人人格的完成,同时也是主体与客体的融合。所以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最大的不同在于,中国文化的根源无主客的对应,无个性与群性的对立。“成己”与“成物”,在中国文化中被认为是一而非二,所以中国绘画始终是在主客交融、主客合一中前进,并不追求个性的张扬,而是同时承认由生活经验不同而产生的各种价值的同等地位,国画艺术所呈现的人生境界是冲融淡定、物我两忘的和平境界。以“中和雅正”的精神性为创作的目的,创造出具有中国画的品格特征的作品。使每个人把对生命的体验、领悟,借助绘画这种行为方式呈现出来。总而言之,对于美的创造过程,也就是自我发现、自我探求、自我完善的途径,也就是“成己”与“成物”,“成己”即“成物”。

以变通为法则就是讲通则变;要求变,必先通。既往才能开来,从纵向和横向去梳理自己的认知。所谓纵向,就是从历史的角度。“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深入了解中国绘画的起源及发展脉络,比如早期岩画,彩陶图案,人物画的发端,山水画和花鸟画的独立,文人画的兴起,历代著名理论家及其画论的阅读,中国传统哲学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中国画的影响,近代西学东渐及中国画改良运动等等,同时对于西方的艺术也要去深入了解,中国画中的精神性只有在与西方艺术的对比中才能体现出来。如果不从纵向上研究这些东西,做不到“通”,就无法求变。就是搞创作也会陷入东拼西凑不知所云的,而原地打转的又自相矛盾的境地。所谓横向,就是在当下的语境中,如何能够处乱不惊,把握时代脉搏,广收博取,吸收营养,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出对于世界、社会、人、自然的理解,创作出新时代的“中国画”。

参考文献:

[1]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的诞生》.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汤一介.《论中国传统文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

[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4]黄河清.《艺术的阴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孔新苗.《二十世纪中国绘画美学》.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6]应一平.《洗尽铅华》.陕西出版集团三秦出版社.2009年版.

猜你喜欢
中国画
同舟共济 共克时艰
书画名人汇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