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与本科“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人才培养模式及保障措施研究

2019-02-11 13:06尹秀丽
青年与社会 2019年34期
关键词:专本分段实训

摘 要:高职院校专本贯通、分段培养试点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培养模式及保障措施建设已成为专业发展内涵的重点。作者以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交通运输专业(汽车运用工程方向)‘3+2‘专本分段培养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与实施研究”课题研究为平台,提出职业教育专本贯通培养的“知技并重、全面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及“四层面”的质量保障措施,为专本贯通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3+2”;分段培养;知技并重;全面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四层面

为进一步加快构建顺应时代要求,完善具有山东特点、走在全国前列的现代职教体系,山东省教育厅下发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14〕19 号文件进一步完善现代职业教育政策体系的意见》(鲁政发〔2015〕17 号),明确提出了进一步完善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模式。至2018年,山东省教育厅下达“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高职高专院校51所,共计111个专业,衔接本科高校 28 所,培养规模增至6080人。烟台职业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于2015年获批对口鲁东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实施专本“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

本文围绕烟台职业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在实施专本“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中的实践探索,讨论专本贯通分段培养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以及实施专本贯通分段培养保障措施。

一、专本贯通分段培养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

贯彻“全面贯通、可操作性、课程适度、可持续性”等原则,在遵循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基础上,明确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对口贯通分段培养的目标,实行高职、本科各有侧重的能力的培养,加强校企合作,实行学科课程、实践课程有机结合,提升学生实践技能、技术创新应用能力,实施“知技并重、全面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知技并重

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分别发挥各自的优势,充分利用双方的教育资源,实行高职、本科各有侧重的能力的培养。高职阶段侧重培养具有本专业综合职业能力的,在汽车检测维修、装配制造一线工作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本科阶段培养拥有扎实的汽车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跟踪掌握该领域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在汽车设计、制造与实验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项目设计、系统研制、人才培养和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高职阶段三年的培养侧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对行业企业调研和召开企业实践专家座谈会,以汽车检测与维修行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能力来构建课程体系,按照职业岗位和能力要求,开发学习领域课程和工学结合教材并实施项目化教学。在前四个学期通过汽车结构认知实训、机械制图测绘实训、汽车电工电子实训、汽车维护实训和汽车维修高级工培训等单项实训课程培养学生获得汽修相关岗位所必需的专业专项能力;第五学期、第六学期引入企业的真实项目,并轉化为典型综合故障维修实训、汽车制造装配实训项目,使学生全程参与汽车维修和制造的完整工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以及工作适应能力。

本科阶段的学习前三学期以理论提升为重点,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科研应用能力,分析、设计和管理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及交通运输业的先进技术。第五学期安排3周的专业实习环节,巩固和加深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并获得生产管理知识和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项目综合设计能力。最后一学期安排专业毕业设计。毕业设计选题类型以学术型、综合型为主,结合本专业生产、科技的前沿和急需解决的新问题,注重理论应用创新、方法创新和手段创新、技术应用创新等,以培养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自学能力、探索和钻研能力。

(二)全面衔接

将本科的教学体系和高职的职业教育教学体系相互融合贯通,构建实践导向的专本衔接课程体系,整合学历教育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课程,使二者相互融合。为了做好高职与本科阶段的课程衔接,双方共同研究商讨制定五年贯通培养高职、本科衔接的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衔接等问题,对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内容衔接上进行统筹规划,形成连贯有序的有机整体,避免课程设置和内容的重复问题。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行一体化的专本衔接学生管理机制,实施高职、本科贯通式质量控制评价体系,建立高职、本科教育质量监控评价网络。同时,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将师资、实践教学条件、学风及校风建设等有效融合并贯穿于人才培养过程中,如图1所示。

二、实施专本贯通分段培养保障措施

为确保“知技并重、全面衔接”的专本贯通培养能得以顺利实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项目组从学校、专业、课程、学生四个层面探究了专本贯通分段培养应具备的条件与保障措施。

(一)学校层面

将“3+2”对口贯通分段培训试点项目纳入学院“十三五”规划及专业建设专项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和质量标准。试点专业及对接本科院校进行充分调研论证,在符合试点要求下,签订合作培养协议,明确高职本科院校责任。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校级合作培养协调会,调度、监控教学进程。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和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制度落实与教学运行良好,教学督导、学生评教、教师评教和教师评学等活动常态有效。试点项目有相应的领导机构和组织机构,高职、本科院校沟通交流顺畅。专项经费专户管理,支出结构合理,对专业建设和项目实施提供支持。

(二)专业层面

按一体化设计、系统化培养的要求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本科两校专业负责人建立常态化的交流机制,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正式的协调会,每学期高职本科至少组织2次师生交流活动或本科院校教师到校举办一次专题讲座,在学校网络学习平台建有试点项目专业教学资源库,并得到有效利用。人文素质、科学培养和实践能力、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过程,按计划开展相关教学活动。

(三)课程层面

按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每门课程均制定课程标准,每门课程均有完整的教案和PPT等教学课件,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有计划(任务书)、指导书、考核(测试标准)等资料,公共基础课程制定兼顾专业培养和转段测试要求的教学方案, 选用(编写)符合贯通培养要求的教材, 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参与技术研发与服务、创新创业、實践锻炼活动,在校3年时间至少安排3项以上,实践课程学时达到总学时的40%以上,60%以上学生实践成绩良好以上。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质量高于全校平均水平,建有3门以上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全部教师均能开展混合式教学。

(四)学生层面

学生到课率保持在98%以上,80%以上的学生参加学校或系组织的有关实践活动,学生完成的作业次数应达到课程授课次数的90%,且每门课程有不低于4次的综合性作业,学生学业成绩呈正态分布,转段测试校考课程通过率98%以上,统考课程(英语、计算机)达标率90%以上,转段成功率在90%以上,学生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达到20%,且成绩逐年提高。

三、结语

烟台职业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与鲁东大学交通运输专业于2015年实施专本“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为了切实搞好试点项目,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两院校的具体情况与专业特色,对“3+2”专本分段培养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与实施进行了研究,并且在实际中进行了应用。该研究为烟台职业学院与鲁东大学合作开展交通运输专业(汽车运用方向)“3+2”专本分段培养人才培养目标达成提供保障,为双方合作办学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基础,对相关专业“3+2”专本贯通分段培养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与实施具有参考意义,但由于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还处于探索与研究阶段,仍需在实践中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 石媚山,高职院校专本贯通、分段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J].文教资料,2019(14):175—176.

[2] 李先强,专本贯通培养模式下的高职航海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学报,2018(2):52-55.

[3] 盘洋华,会计专业专本衔接培养模式研究[J].广西教育,2018(7):95-97.

基金项目: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交通运输专业(汽车运用工程方向)“3+2” 专本分段培养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与实施研究》 的阶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7136)。

作者简介:尹秀丽(1968.02- ),女,汉族,山东蓬莱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汽车维修。

猜你喜欢
专本分段实训
新时代高职院校“专本衔接”学历教育探索与实践
一类连续和不连续分段线性系统的周期解研究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分段计算时间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数控技术专业专本衔接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3米2分段大力士“大”在哪儿?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商务英语专业专本衔接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