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水果创新团队协同创新助力李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茂县举行

2019-02-12 04:02
四川农业科技 2019年8期
关键词:茂县农科院农业大学

为不断推进四川省李产业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使生产链、消费链和销售链等有机融合,2019年8月5日至6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省水果创新团队在茂县成功举办了“协同创新助力李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来自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科院、四川省农机研究院、南充市农科院、广元市农科院、成都市农林科学院、茂县科学技术和农业畜牧局及茂县李产业乡土专家共50余人参加,并观摩了凤仪镇壳壳寨村李高产优质高效示范基地。

四川农业大学汪志辉教授作了《四川李产业发展》主题报告,介绍了四川李产区分布、品种结构、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与对策。茂县科学技术和农业畜牧局周顺友局长认为,茂县李产业总体缺乏龙头企业引领,标准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品牌维护有待进一步加强,下一步应加强茂县李种质资源的挖掘、开发和利用,丰富品种结构,延长销售期,增强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水果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四川农业大学吕秀兰教授细致分析了茂县李产业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她指出,茂县李栽培面积已达0.47万余hm2,盛果期面积0.4万余hm2,产量14万余t,年产值超过8.5亿元,但目前李绿色生产标准未予发布,造成执行力较弱;施肥环节偏重复合肥,轻腐殖酸类和微肥,减氮,稳磷,增钾效果不显著,导致品质一致性不稳定;树体黄化有加重趋势;品牌创建、溯源体系建设与产品粗精加工能力有待提高;出口贸易市场有待大力开发。为此,要求团队各岗位专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密切产业需求协同创新攻关,切实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各岗位专家也针对茂县李产业问题,从良种苗木繁育、早结丰产技术、轻简化高光效整形修剪、精准肥水投入、农机与农艺融合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采后精深加工等全产业链方面把脉问诊,建言献策。

县委常委、副县长林方龙代表茂县县委、县政府致欢迎辞。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陈开勇处长应邀到会指导,并对茂县李产业在深度贫困区及民族地区所取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给予了高度赞扬。他殷切希望各位专家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加强关键薄弱环节的技术协同攻关与推广运用,充分发挥茂县生态资源和羌文化特色优势,促进一、二、三产业共融共生,成为“羌地圣果,净土阿坝”的辐射样板,推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茂县农科院农业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被国内外数据库收录情况
广西农科院甘蔗所新品种
广西农科院甘蔗所新品种
湖南农业大学通知教育中心
广西农科院甘蔗所新品种
湖南农业大学“中非农业发展与合作基地”
贵州省农科院辣椒研究所
一刻不曾停歇的茂县大救援
吉林农业大学招生就业及国际交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