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貂绿脓杆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2019-02-12 21:34马晓卉山东省阳谷县畜牧局2523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9年2期
关键词:绿脓杆菌出血点出血性

马晓卉 (山东省阳谷县畜牧局 252300)

水貂绿脓杆菌病又称出血性肺炎,是由绿脓杆菌引起的以出血性肺炎和肺水肿为特征的高度传染性急性传染病,常呈地方性流行,病程短,死亡率高。

1 临床症状

病貂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沉郁,体温升高,鼻镜干燥,行动迟缓,流泪,流鼻液,咳嗽,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并发出呼噜声,有时伴发异常的尖叫声。有些病貂可见咳血,死后口鼻有血样泡沫流出。临床上绿脓杆菌常可引起尿路感染、烧伤创面及褥疮感染、败血症和肺部感染等。

2 剖检变化

剖检可,见主要病变在胸腔。胸腔充满浆液性渗出液,胸壁有大量出血点;肺脏肿大,大面积出血,肺泡及支气管充满出血性泡沫,投入水中下沉;胸腺布满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出血斑,呈暗红色;心脏冠状动脉沟有出血点;脾脏肿大,有出血点,呈暗红色;肝脏、肾脏均有出血点;胃肠黏膜充血、出血。

3 病原

3.1 流行性 绿脓杆菌( Bacillus pyocyaners ),也称铜绿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1882年首先由Gersard氏从伤口脓液中分离到。该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可引起多种动物的脏器脓肿,如奶牛的子宫炎和乳房炎等。近年来,随着集约化的不断扩大,该菌导致的疾病表现为群体的急性暴发,死亡率增高。动物绿脓杆菌病调查结果表明,绿脓杆菌是鹌鹑化脓性肝炎、水貂出血性肺炎、獐子麝囊化脓、长臂猿化脓性角膜炎等病的原发性或并发性病原。绿脓杆菌对牛、羊兔大熊猫、鸭等动物的感染也都有了大量的报道。

3.2 形态和培养特性 绿脓杆菌属假单胞菌属,中等大小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单在、成双或成短链。所有菌株均能运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见到菌体一端有一根很长的鞭毛和很多绒毛巴。该菌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30~37 °C,41 9C可生长,4 C不生长。该菌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为圆形,光滑带蓝绿色荧光。可以产生2种类型的菌落,一种为大而光滑、边缘平坦、中间凸起(“煎蛋样”)的菌落,另一种为小而粗糙、隆起的菌落临床材料多见大菌落,而环境分离的常为小菌落,大菌落易变为小菌落,但极少发生回变。呼吸道和尿道排泄物中还可见到黏液型菌落近。大多数菌株能产生水溶性的绿脓素(蓝色)和荧光素(带绿色荧光),蓝绿色素向菌落周围扩散,使培养基带有颜色,某些菌株也分泌一些暗红色素。而有些菌株不产生色素,或只在特定的培养基上才产生色素。该菌在麦康凯琼脂上生长良好,但菌落不呈红色。在血平板上,菌落稍微变大,菌落周围出现明显的溶血环。

4 致病机理

绿脓杆菌长期存在于动物和人的皮肤、消化道、呼吸道和尿道中,成为健康带菌者。若体内外有创伤,首先在入侵之处定居下来,并迅速分裂繁殖,在多数情况下形成局灶性脓肿。幼年动物因 免疫系统尚不健全,病原菌即可沿着淋巴系统进入体内,并在组织中扩散蔓延最后进入血液中引起菌血症,或在各脏器中形成多发性脓肿。本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溶血素使大量红细胞溶解,血液成分改变血管壁受损和循环系统障碍,最终导致实质器官充血或出血。本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外毒素A和磷酯酶C,在体内有抑制或杀死吞噬细胞的能力使宿主抵抗力下降。尤其外毒素 A被认为是一种致死毒素。

5 抵抗力

绿脓杆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其它细菌要强,对干燥、紫外线的抵抗力也较强,在潮湿处能长期生存,55°C加热1h才能将其杀死。本菌对多种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庆大霉素、多粘菌素和羧苄青霉素敏感。但是,各菌株的药物敏感性也不完全相同。

6 防治

6.1 根据药敏实验,选用敏感药物 多数报道认为,绿脓杆菌对庆大霉素、多粘霉素、羧苄青霉素和磺胺嘧啶敏感,用于治疗本病有效。有报道认为,头孢他叮是抗绿脓杆菌的首选药,各种血清型的菌株的药敏实验结果并不完全一致,而且即使敏感药物也很易产生耐药性,所以,很有必要采取其他方法进行防制。有报道认为,大蒜素具有杀灭绿脓杆菌的作用;孙卜权报道,郁金散治疗鸭绿脓杆菌病,效果显著。

6.2 注射高免血浆、高免血清和菌苗以防制绿脓杆菌感染 1975年第三军医大学研制内毒素蛋白疫苗,临床试验证明对绿脓杆菌感染有较好的防制作用,但当疾病发展到脓毒血症时用该疫苗主动免疫就无效。王世鹏曾用绿脓杆菌免疫球蛋白治疗小白鼠由本菌引起的脓毒血症,证明小白鼠的存活率明显提高。有报道用免疫血浆治疗小白鼠脓毒血症,治愈率达75%,临床治疗36例患者,疗效为88%。张道永用兔猪、羊等动物制备的高免血清(效价1:640),在庆 大霉素对照下对实验动物作紧急防制试验证明:高免血清注射,保护率均达到100%。

6.3 消除各种应激因素,搞好卫生消毒工作 绿脓杆菌病的流行,有一定的条件性,但不分季节、月份,只要符合本菌增殖条件和皮肤烧伤、体内外的术后创伤等便可发生感染。幼年动物的暴发流行,多见于炎热气候下长途运输,转载频繁或饲养管理恶劣。消除各种应激因素,结合清洁卫生、消毒及抗菌素注射,是防制杆菌感染不可缺少的工作。大群幼年畜禽运输前可先注射免疫血浆或高免血清。

猜你喜欢
绿脓杆菌出血点出血性
PAI-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和血管再闭塞的相关性
探讨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在颅脑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支气管扩张患者最怕这种细菌
一例水貂肺炎克雷伯氏菌与绿脓杆菌混合感染的确诊
一例鸡绿脓杆菌病的诊治
Mutually Beneficial
院前严重创伤出血性休克患者两种液体复苏分析
绿脓杆菌耐药机制及其治疗对策研究
经血管介入治疗出血性疾病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