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密度对肉鸡生产性能和肉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2019-02-12 21:34刘虎传杨培培刘迎春杨世红戴正浩山东省青岛市畜牧兽医研究所2661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9年2期
关键词:肉禽肉鸡日龄

刘虎传 杨培培 刘迎春 杨世红 戴正浩 (山东省青岛市畜牧兽医研究所 266100)

饲养密度是肉鸡饲养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家禽养殖业集约化、现代化的发展,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饲养密度往往较高。而饲养密度过大,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近年来,全社会对动物福利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要求生产者对饲养密度要进行综合的权衡。本文综述了饲养密度对肉鸡的生产性能、肉品质等的影响,以期对肉鸡生产进行更加科学地指导。

1 饲养密度的评定方法

饲养密度是指肉禽在特定养殖空间范围内的密度程度,常用的表示方法有:每只肉禽的占地面积(m2/只),单位面积内肉禽的数量或质量(只/m2、kg/m2)等。也有学者认为,应该将采食空间、饮水空间和活动空间也纳入到饲养密度评价体系之中[1]。

2 饲养密度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关于饲养密度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报道,但因研究的品种、养殖方式、饲养管理、营养水平、舍内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可能对结果产生了影响。一些学者认为,饲养密度过高会影响肉鸡的生产性能,主要体现在日增重、采食量、饲料转化率、体重、胴体损伤和死亡率等体现。汤建平[2]研究发现,高密度饲养限制肉鸡采食量(P<0.01),导致生长速度降低(P<0.01),但对料重比影响不显著。李建慧等[3]发现,在7~28日龄,高饲养密度有降低平均日采食量的趋势(0.05<P<0.10),极显著降低28日龄平均体重(P<0.01),但对料重比没有显著影响(P>0.05)。在29~42日龄,高饲养密度则有提高平均日采食量的趋势(0.05<P<0.10),极显著降低42日龄平均体重(P<0.01),极显著增加料重比(P<0.01)。也有一些研究者认为饲养密度对肉鸡死亡率及生产性能没有影响。Ventura等[4]以低、中、高3个密度(8,13,18只/m2)研究饲养密度对肉鸡的影响发现,高密度对肉鸡的饲料转化率和死亡率没有产生影响。

3 饲养密度对肉鸡肉品质的影响

饲养密度不同,个体获得的生存空间存在差异,从而影响其总体运动量,行为学表现及心理应激程度,由此可能造成能量物质在体内的分布和沉积上的差异,进而影响肌肉品质。关于饲养密度对肉品质的影响在不同的研究中结果也有差异。有的研究认为,高饲养密度将导致肉鸡脂肪分解增加,降低肌间脂肪含量,降低胸肌率,但是提高腿肌率。高的饲养密度能显著提高胸肌的滴水损失和蒸发煮损失。李建慧等[3]研究发现,高饲养密度显著提高了肉鸡腹脂率,显著降低胸肌pH,显著提高胸肉的滴水损失率,极显著降低腿肌pH,显著提高腿肌中粗脂肪(EE)的含量。汤建平[2]研究发现,饲养密度并不影响肉鸡腹脂沉积,屠宰后肌肉pH值,呈味物质肌酐酸含量以及肌内脂肪酸水平差异不显著。也有研究发现,饲养密度对胸肌肉色、屠宰后24h的pH、蒸煮损失和剪切力均无影响。

4 小结

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加,肉鸡活动空间减少,对肉鸡的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等产生影响。当前企业通常采用冬季37.33kg/m2,夏季30.78kg/m2的饲养密度,美国国家家禽委员会推荐小型肉鸡饲养密度为32.76kg/m2,大型肉鸡饲养密度为42.84kg/m2。英国皇家协会建议家禽饲养密度30kg/m2。目前,多数资料的肉鸡饲养密度合理范围介于34-38 kg/m2之间[5]。饲养密度是肉鸡养殖过程中的关键问题,目前的研究多局限对表观性能,因此,对于其影响机制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猜你喜欢
肉禽肉鸡日龄
春季肉鸡健康养殖要过六关
肉鸡腹水咋防治
北京新发地市场最新肉禽批发行情
北京新发地市场最新肉禽批发行情
北京新发地市场最新肉禽批发行情
北京新发地市场最新肉禽批发行情
不同初配日龄对二元杂种母猪繁殖成绩的影响
26日龄肉鸡腹胀后死亡怎么办
不同去势日龄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蛋鸡和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