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诊断与防控

2019-02-12 21:34陈锦婵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3502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9年2期
关键词:猪群病猪基因组

陈锦婵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350200)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又名蓝耳病,是1987 年首先在美国发现的一种临床症状为种猪繁殖障碍、仔猪断奶后肺炎以及猪群生产性能和存活率下降为的猪传染病,因不能确定病因当时被人们称为“神秘病”。该病于1991年传入欧洲,后被美国和荷兰的研究者确定。

在国内,PRRS病于1995年在中国北京地区开始流行,呈地方性流行性,是危害养猪行业发展的主要传染病之一。郭宝清在1996年首次从流产胎儿中分离出蓝耳病毒毒株,命名为CH-1a[1]。随后报道杨汉春分离的BJ-4与美国RespPRRSV和VR2332同源性高,推测为美国引入。我国经历了3次大的疫情:1995-2004年以表现为母猪繁殖障碍的PRRS为主,2005-2014年以“三高”(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热)临床特征的高致病性PRRS为主,2015-2018年多毒株并存,并且NADC30株流行日益波及着我国东北、东南、中东等十几个省份,临床症状变化多样性,带来的损失和危害不可估计。本文从PRRS的诊断方法和防控两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对今后的防控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

1 PRRSV的病原学特征

(1)PRRS的病原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其为尼多病毒目,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的成员。PRRSV是由双层脂质膜包围,是直径为50~74nm的球形RNA病毒[2],其基因组全长约为14.9~15.5kb。按照病毒基因组的序列差异以及抗原性,将其分为欧洲型和美洲型,目前我国流行的PRRSV主要为美洲型。(2)PRRSV对高温和PH值敏感,在环境潮湿的环境有利于该病毒存活。PRRSV不耐热,低温中具有稳定感染性。此外,其可存活的PH范围很小,在6~7.5pH范围内保持高度稳定性。

2 诊断方法

2.1 临床诊断 PRRS主要特征为各阶段猪都可发病,病猪表现为发热、嗜睡、皮肤发绀、母猪表现繁殖障碍等现象;1月龄内小猪存在明显的呼吸道症状,且伴瘦弱仔猪增多、有腹泻、双耳发红等;一些小猪皮肤出现呈青紫色或蓝色斑块。同时存在其他病原感染的情况,病原包括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圆环病毒2型,沙门氏菌,巴氏杆菌,放线杆菌,流感等。

2.2 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病毒的分离鉴定是病毒病最真实的一种诊断方法。PRRSV常从病猪血液、肠道、腹水、肺、粪便中分离。该法是通过采集病猪的病料培养于MA-104,CL-2621,Marc-145、PAMS等,使细胞引起细胞病变,再进行鉴别确诊。其中,分离PRRSV欧洲株只能用PAM细胞。进行病毒分离,成本较高,操作也较繁琐,分离周期较长,且因种种条件的限制,结果的判定也存在很大困难,不适于田间大量样品的快速诊断。

2.3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 血清学方法是应用最广泛的的病毒检测方法。目前商品化的PRRS的ELISA检测试剂盒用于包被的抗原有两种,一种是纯化的全病毒,另一种是如核衣壳蛋白(N蛋白)和膜蛋白(M、GP2-5)。不同毒株间核衣壳蛋白(N蛋白)保守性很高,N蛋白所建立的ELISA应用于猪群初筛与检查。

2.4 免疫荧光技术 免疫荧光技术将荧光标记技术与免疫学方法相结合的一种方法。由于荧光显微镜可观察到荧光素的荧光,从而能对抗原进行定位。该技术用于检测单个发病样品的特异性最好(99.5%),在检测感染2-3个月的特异性抗体有较高的可信度。此外,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诊断中有相关的的应用。

2.5 免疫过氧化酶单层细胞试验(IPMA) IPMA方法建立与1991年,在欧洲国家至今还是常用的检测PRRSV的方法。IPMA可以在PRRSV感染后7~15d内检测到抗体,检测感染后2~3个月内的特异性抗体可信度较高。该法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好,但是在结果判定存在主观性影响,可能会造成结果无差别,使其不能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测。

2.6 分子生物学诊断 RT-PCR技术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检测方法,此法可直接对分离培养物、临床样品中的基因组进行检测而不需要经过细胞培养等繁琐的操作,从样品中扩增出预期的片断。仇华吉等人根据欧洲型与美基因型分离株的基因组序列设计的引物,用所构建的法初步证实我国分离株CH-1a株为北美洲型PRRSV[3]。同时,PCR方法在猪场PRRS群体监测上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例如用于后备母猪的选留和持续性感染猪的确诊以及猪群的净化工作,并且在未来具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前景。

3 综合防控

(1)PRRS目前该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因此,做好生物安全、提高猪场管理、提高猪群抵抗力、加强免疫和检疫成为防控该病的关键。科学的饲养管理是防止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和流行的前提条件,这样才可以减少动物疫病的发生,保证猪群健康生长,有效提高猪群对疫病的抵抗力。(2)猪场需坚持自繁自养原则,制定科学免疫程序,定时对猪群开展健康评估和抗体检测,对引种实行疫病监测,这对防控 PRRS起到重要的作用。(3)PRRS病不像猪瘟和口蹄疫一样有可靠保护力的疫苗,所以,生物安全显得尤为重要。若引种时须引入PRRS阴性的猪群,严格实行生物安全措施,切断带空气、粪污、污染物、病猪只、精液、人员、物资、车辆等多个途径入侵猪群。隔离舍离生产区至少120m,后备猪经过隔离60d以后经过免疫并且检验合格后方可入群。减少外来人员与车辆来访,对外来人员严格按照制度沐浴、更衣、换鞋,并隔离一夜间后再进生产区。对外来访车辆在场外严格清洗消毒干燥,干燥后24h再经过场内消毒区消毒才可进入。此外还要防止鼠类、猫犬、禽及鸟类与猪的直接接触。(4)猪群在接触PRRSV活毒后能产生保护性免疫抗体从而建立免疫力。建立群体免疫力的方法:一是本场的PRRSV野毒接触,隔离驯化让猪同期感染本场流行的PRRSV,在并群前产生针对性的免疫抗体保护力。二是接种PRRS疫苗。目前商品化PRRS疫苗主要是灭活苗和弱毒苗两种,有研究表明,在诱导保护免疫方面,必须使用PRRS活病毒,如灭活PRRSV、亚单位蛋白等无活PRRSV的疫苗均不能诱导有效的免疫力。但是商品化PRRSV疫苗免疫的目的是只能降低PRRSV感染后的损失,不能阻止病毒感染。(5)育种的方法是一个防控PRRS的很好的思路,研究者发现,猪的CD163是PRRSV进入细胞的受体,将该基因敲除后,猪只对经典株和高致病株具有抵抗作用[4]。

猜你喜欢
猪群病猪基因组
中兽医辨证治疗猪湿热黄疸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病猪喂药有办法
牛参考基因组中发现被忽视基因
科学家找到母爱改变基因组的证据
血清HBV前基因组RNA的研究进展
紫花白及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为什么整群猪围攻一头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