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沙门氏菌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2019-02-12 22:28丁延军
饲料博览 2019年7期
关键词:啮齿动物副伤寒白痢

丁延军

(朝阳县西营子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 朝阳 122602)

沙门氏菌感染可分为无运动力血清型(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沙门氏菌)和有运动力的多种副伤寒沙门氏菌,本文就这两种类型加以介绍。

1 鸡白痢

病原与传播: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通常可引起2~3周龄雏鸡和雏火鸡很高的死亡率,接近100%。成年鸡的死亡率也很高,但常无临床症状。鸡白痢的发生一度很普遍,如今多数商品鸡群中已经消灭了该病,但其他禽类(如珍珠鸡、鹌鹑、麻雀、鹦鹉等)仍有发生。哺乳动物极少发生感染。该病能够垂直传播,也能通过感染禽或被污染的饲料、水和垫料,发生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经蛋传播或通过孵化器污染造成的感染,常可导致出壳头几日到2~3周龄内的雏鸡出现死亡。养殖场之间的传播都是由于生物安全措施不到位所致的。

症状和病理:雏鸡在出壳后不久即可死于孵化器内。病鸡常聚集在热源周围,厌食,虚弱,肛门周围粘有白色粪便(腹泻)。存活鸡的个体较小,且常成为无症状带菌者,并伴有卵巢局部感染。患病母鸡所产的部分种蛋,经孵化后出壳的雏鸡可发生感染。雏鸡病变通常有卵黄囊吸收不良,肝脏、脾脏、肺脏、心脏、肌胃和肠道可见典型的灰白色结节。有时盲肠内可见坚实的干酪样物(盲肠栓),肠道下端黏膜有斑状突起。偶尔出现明显的滑膜炎。成年带菌鸡通常无明显病变,但可能出现结节性心包炎、纤维素性腹膜炎或卵泡出血、萎缩退化,并伴有干酪样内容物。成年鸡慢性感染的病变与禽伤寒很难鉴别。

诊断:病理变化有一定诊断意义,但要确诊本病,必须进行鸡白痢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和血清学分型。成年鸡感染的诊断可采用血清学方法,但确诊要依据尸体剖检变化和细菌培养与分型。

防治:建议不要通过治疗感染鸡来缓解长期带菌状况。对种鸡实施以日常血清学检测程序为基础的控制措施,以确保无感染发生。另外,还要通过管理和生物安全措施,以减少通过饲料、水、野鸟、啮齿动物、昆虫或人员引入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机会。

2 禽伤寒

病原与流行:禽伤寒的致病菌是鸡沙门氏菌,我国有相当高的感染率。虽然鸡沙门氏菌可经蛋传播,雏鸡和雏火鸡产生的病变与鸡白痢产生的病变相似,但该病更容易在生长鸡和成年鸡群之间传播。幼龄鸡的死亡率与鸡白痢相近,成年鸡的死亡率要高一些。

症状与病理:雏鸡的临床症状和病变与鸡白痢的相似。成年鸡可出现黏膜苍白、脱水及腹泻。成年鸡的病变包括肝脏肿大、易碎并常染有胆汁,脾脏、肾脏有时可见坏死灶、肿大以及贫血和肠炎。

诊断:应通过鸡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和血清学分型来确诊。

防治:防治措施与鸡白痢相同。有用鸡沙门氏菌的粗糙型菌株(9R)制成的菌苗(灭活或弱毒苗),但控制死亡率的效果有较大差异。据报道,用鸡沙门氏菌外膜蛋白、突变菌株和毒力质粒敲除菌株制成的疫苗,对攻毒感染有保护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用于鸡白痢的标准血清学检测方法,对检测禽伤寒同样有效。

3 禽副伤寒

病原和传播:任何一种无宿主适应性沙门氏菌都可引起副伤寒。这些沙门氏菌能够感染多种禽类、哺乳动物、爬虫和昆虫。副伤寒感染可经由家禽产品的污染和操作不当引起,因此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肯塔基沙门氏菌和海德堡沙门氏菌是其中最常见的几种感染家禽的沙门氏菌。这几种沙门氏菌或菌株具有更强的致病性。其他一些(种属)沙门氏菌的流行,因地区和季节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水平传播常通过感染禽、污染的环境或感染的啮齿动物而发生。除肠炎沙门氏菌外,由感染种鸡传播到其子代的大多数血清型,主要经由蛋壳上污染的粪便引起。感染禽能保持带菌状态。

症状与病理:雏禽有时可出现临床症状,但并不常见。死亡通常发生在出壳后最初几周。该病的典型症状是精神沉郁、生长缓慢、虚弱、腹泻和脱水,但这些症状并非特征性的。病变可见肝脏肿大伴有灶性坏死,卵黄吸收不良,肠炎伴有肠黏膜坏死以及盲肠栓。有时感染也可局限于眼或滑液组织。与此相反,由败血症引起的急性死亡不出现任何病变。为确诊本病须进行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和血清学分型。血清学检测并不完全可靠。

防治:伤寒的一般控制措施包括严格的孵化室卫生、对入孵种蛋进行熏蒸消毒、使用颗粒饲料、对鸡舍进行清洗和消毒、控制啮齿动物和使用竞争性排斥产品等。采用密闭式饲养,控制所有宠物、野鸟、啮齿动物,有助于避免引入感染。多种抗菌药物可以降低死亡率,但不能彻底清除感染,而且还会产生耐药性。可使用活疫苗或灭活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免疫接种无法提供完全保护,应与其他控制措施结合,以减少沙门氏菌感染的发生。肠炎沙门氏菌(副伤寒沙门氏菌的一种血清型)是食品安全的一个主要关注点,主要是蛋鸡业。商品蛋鸡的可能传染源包括感染的种鸡、污染的环境、感染的啮齿动物和污染饲料。从种鸡传播给子代主要通过污染的蛋壳,但与其他副伤寒沙门氏菌不同,也常经卵传播。

猜你喜欢
啮齿动物副伤寒白痢
一株鸡白痢沙门菌噬菌体的发酵及后处理工艺研究
日本科学家发现:猪和一些啮齿动物也具有用肠道呼吸的能力
仔猪白痢的诊断与防治策略
猪副伤寒病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
老鼠和豚鼠
探究禽病清散治疗鸡白痢效果
仔猪副伤寒的中兽医治疗(防治)方法整体化研究
荒漠区啮齿动物群落影响机制的量化分析
浅议荒漠区生态恢复问题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ompN基因原核表达系统构建及其产物免疫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