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的应用研究进展

2019-02-12 22:29何丛丛仲华玲蒋蓓蕾
兽医导刊 2019年14期
关键词:艾叶黄酮类挥发油

何丛丛 仲华玲 蒋蓓蕾

(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江苏淮安 223200)

艾,别名艾蒿,白蒿、艾叶,属菊科多年生草本,其叶厚纸质,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并有白色腺点与小凹点,背面密被灰白色蛛丝状密绒毛,广泛分布于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区的荒地、路旁河边及山坡。

自古以来,我国有端午挂艾条、泡艾澡、食艾糕的习俗,除了有驱邪的作用,还有保健的作用,古人对此已经有了较为详尽的记载。

艾叶提取物主要有挥发性油类、黄酮类、多糖等化学成分,在药理、畜牧生产、保健食品等方面有大量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1 在中医药理上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1.1 疫病防治作用

我国最早的医学方书《五十二病方》牝痔篇中对艾早有记载“取弱(溺)五斗,以煮青蒿(二四八)大把二、鲋鱼如手者七,冶桂六寸”,其中已将艾叶作为治疗痔疮的一味药物。南朝梁时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写道:“艾叶,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慝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避风寒,使人有子。”李时珍亦说“艾叶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由此可见,古人对艾叶在治疗疾病上的肯定。同时艾叶预防疫病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载“以艾灸病人四床角,各一壮,令不相染”,烟薰艾叶便是预防疫病的有效方法。

1.2 驱蚊作用

艾叶驱蚊也是由来已久,宋代《孙公谈圃》记载:“泰州西溪多蚊,使者行按左右,以艾烟熏之。”明代《谭子雕虫》记载:蚊“性恶烟,旧云,以艾熏之则溃。然艾不易得,俗乃以鳗鳝鳖等骨为药,纸裹长三尺,竟夕熏之”。艾这种具有特殊气味的菊科植物在古代也是备受推崇。

2 在现代药理上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艾叶的化学成分研究,主要基于艾叶提取物的研究。通过煎煮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冷压法、亚临界萃取法和超临界萃取法等提取出挥发性油类、黄酮类、多糖等物质。

2.1 挥发性油类

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有胺油精、α-石竹烯、萜品烯、樟脑等。受地区和提取方式的影响,艾叶的挥发油中各种成分含量也有差异

2.1.1 抗微生物作用

艾叶挥发油对病原微生物中的细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易引发化脓灶和败血症的病原有抑制作用,且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最佳,对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较好的抑菌效果,艾叶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强于青霉素[1];对带状疱疹病毒有抑制作用;对真菌中的黑曲霉、青霉、粉红聚端孢、链格孢、疫霉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疫霉的抑制效果最好,挥发油中的4-松油烯醇和桉树脑对常见的食品致腐败真菌亦有抑菌效果,4-松油烯醇对疫霉抑制效果明显,桉树脑对黑曲霉的抑制效果较佳[2]。

2.1.2 抗虫作用

艾叶挥发油除了对最常见的蚊虫外有驱避作用外,对果蝇、家蝇等也有作用。其中芳樟醇对白纹伊蚊以精油忌避和精油触杀为主[3]。

2.1.3 平喘作用

1.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创设一个现实情境,请同学们去逛我们每天上学的校园,有哪些东西数量很多,去数一数,算一算。

研究发现对豚鼠用乙酰胆碱-组胺混合液喷雾法致喘后,使用艾叶油能有效平喘、镇咳,这主要源于艾叶油中的α-萜品烯醇和反式-香苇醇等成分。反式香苇醇(TCMLIBanscarveol)与β-石竹烯(β-caryophyllene)也显示有平喘作用。

2.2 黄酮类 黄酮类主要包括黄酮醇、花色素类、槲皮素等。

2.2.1 抗氧化作用

生物体内氧代谢过程中,最早产生的自由基是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同时超氧阴离子又启动了自由基连锁反应,产生羟自由基等自由基。而艾叶的黄酮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有明显抑制作用,对羟自由基有明显清除作用。实验表明,槲皮素、山萘酚等物质的抗氧化性较强[4]。

2.2.2 抗肿瘤作用

黄酮类物质对不同类型的肿瘤也有抑制作用。细胞色素P450是药物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可能导致线粒体功能紊乱、细胞凋亡,细胞色素P450的基因多态性也影响人体内源性物质的代谢,影响酶介导产生的炎症和肿瘤有关的生物活性物质,从而影响肿瘤的易感性[5],而黄酮类物质对细胞色素P450有抑制作用。

2.3 多糖

艾叶含有丰富的糖类成分,艾叶多糖具有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降血糖、止血等作用。

2.3.1 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研究发现艾叶多糖在小鼠脾细胞增殖试验中,促进了脾细胞数量的增殖,提高了免疫细胞的活性,增加了小鼠血清中的抗体数量[6]。还有实验发现艾叶多糖可以促进脾细胞分泌TNF,提高TNF的活性,TNF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介导免疫应答等,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活性[7]。

2.3.2 降血糖的作用

糖尿病小鼠在使用过艾叶多糖后,小鼠血清胰岛素含量降低,肝糖原含量升高,最终导致血糖降低[8]。

3 在畜牧生产上的应用

在畜牧生产过程中,动物的饲料对其生长繁殖有着决定性影响。在饲料中添加艾,可有效加快动物机体代谢功能,改善动物产品品质。在鸡饲料中添加艾叶粉后,产蛋率适当提高,产蛋质量上升,肉鸡血清内的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G含量增高[9]。在奶牛饲料中添加了艾叶粉后,提高了奶牛的产奶量、色泽度和均匀度,减少了牛奶中的异味[10]。

4 在食品保健上的应用

自古以来,民间都有吃艾草青团、艾草糍粑的习惯,由于艾叶的保健作用,对未来健康食品和保健品的开发,具有一定地推动作用。目前在艾叶的保健品上,除了有食品外,还有很多经过各种炮制方法制成的艾叶产品已经上市,艾叶挥发油在日常保健上使用广泛,艾草足贴也备受推崇。

5 展望

艾叶的抗肿瘤性,目前在研究上已经有了一些突破,对某些代谢酶的抑制作用,如细胞色素P450,对自由基的清除,抗氧化性等作用。而动物体内代谢酶多种多样,还需要进一步去研究。在未来的研究上,应致力于艾叶等中药方剂的研究,除了疫病和普通病的治疗外,还主攻动物生产性能的提高。由于艾叶的驱虫作用,安全无毒,生产成本低,艾叶制成驱虫剂既造福畜牧业,又对人民的公共健康不会产生危害。艾叶的降血脂作用,在临床上已经有了创新药SIPI-7623。

艾叶还需要进一步开发它的多种药性,为人类和动物提高更多福利。

猜你喜欢
艾叶黄酮类挥发油
端午佳节话艾叶
MS-DAIL联合MS-FINDER鉴定中药黄酮类化合物
HPLC法同时测定白梅花中6种黄酮类成分
牛扁挥发油的提取
连翘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HPLC法同时测定艾叶中7种成分
石菖蒲挥发油SFE-CO2萃取工艺的优化
艾叶飘香
艾叶挥发油对HBV的抑制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