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嗜组织菌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治措施

2019-02-12 22:28花丽茹
饲料博览 2019年7期
关键词:菌病抗菌药致病性

花丽茹

(黑龙江省动物卫生检疫中心,哈尔滨 150006)

1 病原与传播

睡眠嗜组织菌是一种无运动力、无芽孢、无荚膜的革兰氏阴性多形球杆菌,培养时需要营养丰富的培养基和微需氧环境。由于大多数致病菌株可产生外毒素,因此在血琼脂上培养48 h内可出现溶血反应,可用于致病性菌株与非致病性菌株的鉴别。该菌的毒力因地域和宿主年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睡眠嗜组织菌被认为是牛黏膜共生菌。在公牛的阴茎外皮和包皮,母牛的阴道,以及公母牛的鼻道内,均可发现致病性和非致病性的睡眠嗜组织菌。认为鼻腔分泌物和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是该菌来源。推测细菌吸入后,定植于呼吸道内,并由此进入血流。定植于公牛和母牛生殖道内的病原体可经性交传播。

2 流行病学

与已断奶的大龄犊牛、1岁牛或成年牛相比,刚断奶犊牛发生嗜组织菌病感染和死亡的风险更高。这种圈养的“高风险”犊牛在育成阶段的早期,发生睡眠嗜组织菌感染的风险最高,转入育成舍后21~23 d,睡眠嗜组织菌的抗体效价达到峰值。尽管犊牛通常是在育成早期发生睡眠嗜组织菌感染,但是已经报道的死于嗜组织菌病犊牛,在育成期的平均时间为30~60 d。因超急性败血症而导致的猝死,常发生在转入育成舍后21 d内,但也可发生于整个育成期。个别肉牛、奶牛或牛群中的部分牛,也可出现繁殖系统疾病症状,包括颗粒状阴门阴道炎、流产和乳房炎。

3 发病机制

大多数嗜组织菌病都可能出现败血症。致病性睡眠嗜组织菌菌株可黏附于血管内皮上,导致血管收缩、胶原蛋白暴露、血小板黏附,并形成血栓。主要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血栓形成有关,而并非曾经认为的血栓栓塞。有些菌株可黏附在胸膜、心肌、心包膜、滑膜或其他各种组织(如脑、咽喉)的血管内皮上,阻碍这些组织的血液供应,导致伴有组织破坏的梗死和坏死性死骨的形成。临床症状的发展与发生病变的器官系统范围有关。个体动物的易感性以及菌株对不同组织血管的偏好性有差异,可能对不同型疾病的发展起重要作用,但还需进行广泛的研究。睡眠嗜组织菌对不同器官系统有明显的亲嗜性,决定了嗜组织菌病的变化特征。本病最初主要表现为脑炎综合征,随后发展为一种以脑膜炎型和心肌炎型为主的病症。无对照观察的结果表明,该菌可能再次发生变化(如从局灶性发展为更广泛性的心肌炎)。针对该菌的最新微生物学检测结果,阐明了造成该菌具有不同毒力以及对治疗具有不同抵抗能力的各种机制。生殖系统疾病与全身性感染无关,炎症反应似乎更呈局部性,但这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仍不确定。

4 临床表现

猝死一般是圈养牛群发生睡眠嗜组织菌感染的最初征兆,但常被饲养员误认为消化道紊乱,如瘤胃臌气。脑炎型嗜组织菌病最显著特征是出现明显的精神沉郁。其他症状取决于细菌侵袭器官系统的不同,可见呼吸急促、僵硬、肌无力、共济失调、跛行和严重的行为变化。发生胸膜炎型嗜组织菌病的牛,常未经任何治疗就已发生死亡;如存活,可表现呼吸极度困难。发生心肌炎的牛可表现运动耐受量极差,当试图驱赶到装卸设施处时,可发生衰竭和死亡。患脑炎型且出现早期沉郁的病牛,很快就会出现卧地不起,有时在死前可出现感觉过敏的症状。确诊为睡眠嗜组织菌病的病死牛,在死前14 d常有过对普通发热或沉郁的治疗史。若仔细检查动物个体,通常可查出发热症状。可见非常明显的呼吸急促和/或呼吸困难,通过听诊很容易确认。肺脏或心血管系统出现障碍引起的低血氧症,很容易与其他临床症状混淆,如沉郁、失明。此时,采集未经治疗牛的血液样品进行检测,很大一部分病例都会呈睡眠嗜组织菌阳性。

5 诊 断

通过临床症状检查或在尸体剖检时,对病变组织进行采样和检查,可以作出初步诊断。历来都采用从脑脊液、脑、血液、尿液、关节液或其他无菌的内脏或体液中分离睡眠嗜组织菌的方法,进行确诊。由于睡眠嗜组织菌是牛黏膜的共生菌,因此只有从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分离到大量的或纯种的睡眠嗜组织菌,才能认为是致病病原。但这可能很难,因为抗菌药治疗常会干扰细菌的分离。特征性的病理组织学变化为细菌定植的所有组织都会出现化脓,伴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目前常使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来进行诊断,如对经HE染色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或对新鲜病变组织拭子进行特异性PCR检测。

6 治疗与预防

患嗜组织菌病的牛大多呈急性死亡,在感染早期难以发现,这使得实施有效的抗生素治疗非常困难。在发病早期,采用抗菌药治疗是最有效的方法。如果某头牛初步诊断为嗜组织菌病,首选抗菌药是用氟苯尼考(20 mg·kg-1,肌内注射,48 h后再次注射,或40 mg·kg-1一次性皮下注射)。在牛转入育肥场时或出现病例时,使用长效抗菌药或在饲料中添加口服抗菌药添加剂进行预防性治疗或预防后治疗,是否能降低嗜组织菌病引起的死亡率,尚缺少足够的证据支持。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在体外实验中睡眠嗜组织菌对多种抗菌药敏感,如氟苯尼考、替米考星、托拉霉素、四环素、甲氧苄氨嘧啶-磺胺多辛、氟喹诺酮和头孢噻呋。有关该菌如何抵抗全身性抗菌药血药浓度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已经使用含有不同菌株的菌苗对牛进行免疫接种。

猜你喜欢
菌病抗菌药致病性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评价
羔羊沙门菌病的中西药治疗方法
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研究进展
绵羊弯曲菌病的诊断与防治分析
宏基因组学诊断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1例
抗菌药的常见使用误区
尿感方清除受感染膀胱上皮细胞胞内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作用
海洋致病性弧菌常见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不同免疫方式对水禽的免疫效果观察
14种市售抗菌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的体外抑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