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市平安区牦牛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2019-02-12 22:29
兽医导刊 2019年14期
关键词:牦牛肉牦牛加工

严 进

(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畜牧兽医站,青海海东)

为贯彻实施青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牦牛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青政办[2018]32号)和海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海东市加快推进海东市牦牛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东政办[2019]109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我区牦牛产业,建设具有高原特色、区位优势突出、显现现代牦牛产业体系,全面加快推进以牦牛为资源的养殖、加工、商贸、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我局高度重视,结合实际,现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1 加快推进牦牛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我省高寒草地生长期3个多月,牦牛鲜肉供应极不均衡,在秋冬季节短期上市。经过近几年发展,我区贩运育肥牦牛已具一定优势,在牦牛鲜肉供应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牦牛生长在青藏高原生态自然放牧条件下,肉质鲜美,风味独特,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种类丰富,是具有珍奇野味的独特食材,是开发方便速食、功能性、保健食品加工产业的绿色原材料;牦牛肉、骨、髓、皮、脏器、头、蹄、血液是生产血浆蛋白粉、低灰分血浆蛋白粉、血球蛋白粉、珠蛋白、珠蛋白肽、血红素、免疫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白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胶原蛋白、骨粉、骨糊、骨髓粉、骨蛋白、角多肽等生物制品的原材料,广泛应用于试剂药品、食品、美容品制造。推进牦牛肉、骨、髓、皮、脏器、头、蹄、血液资源试验研究、产品及工艺创新,通过规模化、现代化屠宰、肉品、副产品加工工艺,建立肉食品、生物制品、药品、保健、美容品工业及产业链条。充分耦合青海省旅游业快速增长和加快推进牦牛产业发展的政策机遇,建设牦牛产业科技研发基地、牦牛文化展示基地、冷链物流中心、数据共享平台,并充分利用青藏高原牦牛等绿色资源,积极开发食品加工等轻工业旅游产品,推动农业、工业旅游,发展旅游商贸、会展、金融、信息业,把平安区及河湟新区打造为青海旅游的起点和终点,为游客提供旅游“食、住、行、游、购娱”全方位服务,打通旅游业与三次产业资源性、生产性、服务性融合的经络,是加快发展平安区商贸旅游文化业的可靠捷径和最快便车。

2 总体要求

2.1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市场为导向,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建立健全牦牛产业链为主线,品牌建设、基地建设、体系建设、标准建设、机制建设为重点,充分应用现代科技、管理、营销手段,创新体制机制,突出牦牛资源产品研发,加快发展农业、工业、旅游、商贸、文化产业及产业链结融合,推进牦牛养殖增效品牌增值、农民增收,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活力、支撑。

2.2 基本原则

生态优先,总量控制。坚持生态优先,在天然草地科学利用的基础上推进草畜联动,实现草畜平衡,推动形成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的绿色方式,坚持以质立足,以质创优,少养畜、养好畜,提高个体产量与产品品质,走质量效益型发展路子。

创新驱动,转变方式。创新牦牛产业发展方式和驱动方式,积极培育牦牛产业新主体、新动能、新业态,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和全链条增值。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生产标准和产品评价标准,推进养殖规范化、加工标准化、物流现代化、营销网络化。

深挖潜力,提升品牌。培育牦牛产品特色优势、挖掘牦牛产品特色功能,大力发展特色牦牛产品,促进资源优势快速向市场优势转变。高度重视牦牛品牌建设,高位企划,着力打造牦牛品牌,提升市场知名度、美誉度。加快拓展省外、国外市场,形成产品优质优价、产业良性循环的发展新格局。

政策引领,市场主导。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完善扶持政策,构建服务平台,把现代科技、管理、信息、融资等手段融入牦牛产业。坚持用市场导向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引导养殖,倒逼产业转型。

2.3 主要目标

突出有机、绿色、无污染优势,建基地、强龙头、树品牌、拓市场,加快牦牛养殖体系、加工体系、销售体系全产业链建设,真正把牦牛产业建设成为特色优势农牧业、工业、商贸、旅游业发展的领跑者、实现草原生态保护的调节器、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承载体。全力打造“世界牦牛之都”,让世界认识牦牛,让牦牛走向世界。到2025年,重点培育一批现代化的牦牛产业龙头企业和一大批牦牛养殖家庭农牧场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成集牦牛屠宰、分割、精深加工、产品研发、冷链物流、血骨皮毛综合利用、数据共享平台、牦牛文化为一体的牦牛产业示范园,全区自繁自育牦牛存栏控制在0.8万头,年“牧繁农育”反季节生产牦牛0.5万头,年屠宰加工牦牛0.8万头,将鲜肉率从目前的16%提高到30%,将我区打造成为青海省东部牦牛产业融合区、牦牛肉生产基地、精深加工基地、牦牛文化和产品展示及青海旅游的窗口。

2.4 产业布局

自繁自育平衡养殖区。在我区石灰窑乡、古城乡、巴藏沟乡、沙沟乡适养区内,开展牦牛自繁自育放牧养殖,建设有机、绿色等高端牦牛肉生产基地。推广青贮技术,推进牦牛从单纯的天然放牧方式向牦牛舍饲养殖方式转变,即夏秋放牧冬春舍饲的养殖方式,加快实现以草定畜。

“牧繁农育”反季节生产区。我区洪水泉乡、沙沟乡等乡镇,是我区秋冬季节从牧区购进牦牛,经短期舍饲育肥后春夏季节出栏的反季节生产即牦牛鲜肉全年均衡供给养殖区。推广以青贮为主的牦牛全日粮饲喂技术及标准化生产,实行“牧繁农育”牦牛反季节养殖生产技术模式,出栏牦牛实现饲养环境、饲草料、年龄、胴体及肉质标准化屠宰加工及产业融合区。海东河湟新区等为全省牦牛的转移承接区,建设耗牛产业示范园,推进牦牛肉生产一二三产业融合,开展牦牛产品精深加工、畜产品物流、牦牛文化和产品展示,实现加工、营销、品牌增值。

3 重点任务

3.1 加强牦牛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

依托自繁自育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建设牦牛标准化生产基地,大力推广“三增三适”(增温、増草、増料,适度规模、适度补饲、适时出栏)为核心的全新牦牛生产技术模式,强化各类牦牛养殖标准落地。依托“牧繁农育”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大力推广农区“增草减料”牦牛养殖模式,建设半舍饲、舍饲牦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扩大“牧繁农育”的牦牛养殖规模。开展我区牦牛养殖场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创建活动。(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和科技局)

3.2 加强牦牛产业研发加工物流商贸基地建设

推进牦牛肉、骨、髓、皮、脏器、头、蹄、血液资源试验研究、产品及工艺创新,加强牦牛屠宰、肉品精深加工、牦牛肉食品加工、产品研发、血骨皮毛综合利用、牦牛肉储藏设施建设,强力推进各类加工标准落地,通过规模化、现代化屠宰、肉品、副产品加工工艺,建立肉食品、生物制品、药品保健、美容品工业及产业链条。以青海省牦牛、藏羊产业发展为依托,推动农业、工业旅游,发展旅游商贸、会展、金融信息业,把海东及河湟新区打造为青海旅游的起点和终点,为旅客提供旅游“食、住、行、游、购、娱”全方位服务,打通旅游业与三次产业资源性、生产性、服务性融合的经络。重点培育扶持牦牛肉加工龙头企业,支持加工企业通过整合重组实现强强联合,集团作战,上市发展。建设牦牛特色产业示范园区,支持高端牦牛产品研发和生产,发展有机、绿色、功能性、出口型高端肉产品。建立副产品收集运输和处理中心,完善牦牛收购网点,建设牦牛活畜交易市场和牦牛产品批发市场(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局、区商务局、区财政局)

3.3 建立健全牦牛良种繁育体系和科技服务体系

加强牦牛本品种选育,加大耗牛良种补贴能繁母畜补贴试点力度,全面提升牦牛品质。做好牦牛选育,开展提纯复壮;抓好牦牛疫病防治工作,规范投入品使用,减少因疫病造成的经济损失,提高牦牛肉品品质。(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农业农村和科技局)

3.4 加强饲草料基地建设,深入推进“粮改饲”项目

进一步调整农牧结构,积极推广青贮玉米、高产燕麦、豆科类饲草种植,不断调整优化饲草料种植结构,扩大饲草种植面积种草养畜,种养结合,大力发展循环农牧业,提高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增加饲草单产及总产。深入推进“粮改饲”项目,大力推广燕麦青贮和玉米青贮技术,扶持饲草种植、加工配送企业、专业合作社、饲草生产加工园区建设;建立饲草料运输绿色通道,支持区域间开展草畜联动和协同种养发展,为牦牛产业提供优质、绿色饲草料,提高牦牛生产的草畜配套能力。(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和科技局)

3.5 健全牦牛品牌及营销体系

开展牦牛品牌高端企划工作。争取在我区举办牦牛文化活动,拍摄牦牛主题宣传片,提升牦牛知名度,提升耗牛产品认同度。鼓励区各企业打造品牌,参加各类展会,推进牦牛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认证和商标注册,鼓励各类企业在国内大中城市建设青海牦牛产品体验店,在建成屠宰场的基础上,建设牦牛肉冷链设施一套,建设牦牛肉物流配送体系。(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农业农村和科技局)

3.6 制定牦牛产业生产加工标准,推进牦牛产业发展规划

继续发展壮大家庭牧场和生态牧场建设,以“牧繁农育”形式提高牦牛肉鲜肉率;推广夏秋季节进行放牧管理,冬春季节舍饲养殖的牦牛养殖反季节生产技术模式;推广和扩大牦牛养殖“牧繁农饲”的规模,使现有牦牛养殖生产方式得到提升,实现牦牛养殖、屠宰、生产、深加工到销售的标准化建设。推广应用牦牛品种、饲养、防疫、加工、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标准及技术规范,实现牦牛收购、加工、屠宰、分级、分割、包装、运输、标识等全产业链条的标准化、规范化。组建牦牛产业协会,建立牦牛产业发展联合体,形成牦牛产业联合、抱团、集约、规模发展新机制。(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农业农村和科技局)

4 保障措施

4.1 加强组织领导

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牦牛产业发展,建立牦牛产业发展组织领导机制,制定本区牦牛产业发展规划,细化任务分工。区农业农村和科技局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扎实搞好各项服务,主动与各涉农部门沟通街接,合力解决牦牛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发改、财政、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税务等相关部门要从制度健全、项目安排、人员培训、市场信息等多方面立体施策,加大支持,合力推进。(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和科技局、区发展改革局、区财政局、区生态环境局、区税务局)

4.2 强化资金扶持

区财政每年安排适当的资金用于支持牦牛产业发展,区各部门要整合项目资金,加大对牦牛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和利用社会资本授资牦牛产业。(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发展改革局)

4.3 强化政策扶持和舆论宣传

落实好国家关于农产品加工和仓储物流建设用地、农牧业生产设施、附属设施和配套设施用地管理的有关规定和优惠政策。积极建立牦牛产业绿色运输通道,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及现代信息传媒渠道大力宣传典型,营造牦牛发展的良好氛围。对全区牦牛产业进行高规格全方位营销企划,通过举办各类牦牛主题活动,宣传牦牛产业、发掘牦牛文化、弘扬牦牛精神、推介牦牛产品,全面提高社会对牦牛文化的认同、品牌认同和价值认同。(责任单位:区自然资源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工业信息化局、区农业农村和科技局、区文体旅游广电局、区税务局)

猜你喜欢
牦牛肉牦牛加工
认识“超加工食品”
后期加工
辐照剂量对风干牦牛肉中鲜味核苷酸含量的影响
赛牦牛(布面油画)
牦牛场的雪组诗
美仁大草原的牦牛(外一章)
跟着牦牛去巡山
大师教你做藏餐《牦牛肉炒青稞》
复杂三维微细加工技术创新与研究
去势甘南牦牛和公牦牛肉用品质和营养品质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