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MRI分级影像报告对前列腺外周带癌的诊断价值初探

2019-02-13 00:22吴道清陈丽烟李晓卿李华灿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预测值前列腺癌前列腺

吴道清,陈丽烟 ,刘 耀,陈 钦 ,李晓卿 ,李华灿

(1.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福建 福州 350003;2.福建商学院统计经济专业,福建 福州 350012)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加剧,前列腺癌患者越来越多,目前MRI是前列腺疾病最好的检查方法之一,确诊仍需行穿刺活检,但其为有创检查,易造成术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1],且部分小病灶或尖部病灶易漏诊,导致重复穿刺的风险[2]。本研究拟运用多模态MRI分级诊断报告初步得出前列腺癌的术前诊断规范,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率,以减少不必要的穿刺活检或过度治疗,减少患者痛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8年3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4例前列腺疾病患者,均在术前1个月内行MRI检查,并行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检查。其中前列腺癌 21例(前列腺癌组),年龄 54~87岁,平均(66.8±13.4)岁,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2.00~100.00 ng/mL;良性前列腺增生23例(前列腺增生组),年龄 58~87 岁,平均(68.8±13.8)岁,PSA 3.19~56.06 ng/mL。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GE Signa HDx 3.0 T MRI扫描仪,体表相控阵线圈。患者检查前1 d多饮水,进少渣饮食,保持肠道干净,检查前排空膀胱。定位时将体部矩阵线圈置于被检者下腹前壁,并用绑带固定以尽量减少呼吸运动产生的伪影,线圈中心点定位于耻骨联合处。

DWI检查专门针对前列腺薄层扫描,采用单次激发 EPI序列,TR 6 500 ms,TE 68 ms,FOV 280 mm×280 mm,矩阵 128×128,层厚 3 mm,层距 1 mm,Averages 6。b值采用0和1 000 s/mm2,扫描时间3 min 40 s。

在轴面TSE T2WI上选择最佳层面,行MRI动态增强扫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经静脉快速推注对比剂Gd-DTPA(剂量0.3mmol/kg体质量),采用快速梯度回波序列(Tl-TFE),TR 6.5 ms,TE 12.2 ms,反转角140°,数据采集用三维傅立叶转换技术,矩阵 256×256,FOV 280 mm×240 mm,层厚3 mm,平均NEX 1次,连续扫描6 mim 5 s,共扫描16次。

1.3 MRI与临床分级诊断标准 MRI评分标准:T2WI-压脂信号异常+1分;DWI信号异常+1分,ADC图信号异常+1分;DEC-MRI的TIC特征,缓慢上升型0分,平台型+1分,速升速降型+2分。各个序列相加的总分数即为MRI评分的总分数。

临床分级参考2014年北美放射学年会发布的第2版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分级标准[3]:Ⅰ级,0 分,阴性,无异常病变表现;Ⅱ级,1~2分,考虑良性改变,无恶性征象表现,建议例行随访;Ⅲ级,3分,良性病变可能,需缩短随访周期;Ⅳ级,4分,考虑恶变可能,需活检明确;Ⅴ级,5分,高度怀疑为恶性病变。

1.4 穿刺活检 前列腺外周带按标准6分区法,以中央沟为界将前列腺分为左、右两侧,每侧由上到下分三等分,即底部、体部和尖部3个部分,共6分区。21例前列腺癌均在超声引导下行系统穿刺活检;根据6分区法先常规系统活检6针,并对重点怀疑部位行靶穿刺1~3针;23例前列腺增生在超声引导下行系统穿刺活检,7例穿刺后手术切除,病理检查均未发现癌区。

1.5 图像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所有图像由2名高年资医师在不知临床情况及病理结果下进行阅读,意见不统一时经讨论得出诊断结果。运用SPSS 18.0统计软件包,计算MRI各序列及MRI分级诊断标准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并与病理结果行一致性Kappa检验。 K≥0.75,两者一致性较好;0.4≤K<0.75两者一致性一般;K<0.4两者一致性较差。

2 结果

2.1 临床诊断 前列腺增生组的PSA值为(14.89±9.22)ng/mL,前列腺癌组为(40.28±37.33)ng/mL。 前列腺癌组中,Gleason评分中分化11例,低分化10例。

2.2 MRI各个序列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价值(表1)

表1 MRI各序列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价值 %

2.3 MRI分级诊断标准对前列腺疾病诊断价值 MRI对前列腺疾病诊断评分见表2。MRI分级标准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是100.0%、82.6%、93.2%、87.5%及100.0%。MRI分级≤3分归为阴性组,≥4分归为阳性组。前列腺增生组20例诊断正确,3例误诊为前列腺癌;前列腺癌组21例均诊断正确。与金标准(病理结果)行 Kappa一致性检验,K=0.864,P=0.000。

表2 2组MRI分级诊断标准评分比较 例

3 讨论

前列腺疾病是中老年男性泌尿系统的最常见疾病。在欧美,其发病率在50岁以上男性发病率中居第2位[4]。在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虽不及欧美发达国家,但呈逐年增长趋势。MRI是目前诊断前列腺疾病较理想的方法,包括 T2WI、DWI、DCE-MRI,在显示前列腺癌形态学改变的同时,还可反映病变的功能学信息,是目前公认的检测前列腺癌的最佳影像学方法之一[5]。

目前临床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大都是相关专家结合临床经验和文献报道制订的共识,尚未建立术前诊断规范。本研究拟运用多模态MRI形成前列腺疾病术前分级诊断规范,以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率,减少不必要的穿刺活检或过度治疗。泌尿外科医师可根据评分标准选择最佳诊疗方案,对前列腺疾病认识的更加统一、客观,避免了外科医师对影像报告的误读。

本研究采用MRI 3个常用序列。T2WI上双侧外周带呈对称的新月形高信号影,而中央带与移行带呈低信号,形成良好的组织对比,可较好地显示病灶。盆腔内的脂肪组织是产生伪影的重要原因,因此T2WI加脂肪抑制技术可明显改善图像质量,提高组织的对比度。T2WI诊断前列腺外周带癌的敏感度较高,但特异度较低[6]。本研究将T2WI序列出现局灶低信号或弥漫低信号作为阳性表现(图1a),而在双侧外周带无低信号灶或出现条状及楔形低信号作为阴性表现(图2a)。DWI作为目前唯一无创反映活体组织水分子扩散的MRI功能成像方法,在临床上已广泛使用,可明显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水平[7-8]。前列腺癌在DWI上呈较明显高信号,ADC图低信号(图1b,1c);前列腺增生则对比周围组织无明显或轻度信号改变(图2b,2c)。大多数前列腺癌DCE-MRI表现为早期快速明显强化,与周围未强化组织呈鲜明对比,延迟信号减低,TIC大多表现为速升下降型(图1d,1e);前列腺增生 DCE-MRI早期表现为明显不均匀强化,持续时间较长,晚期仍呈较高信号,其TIC大多表现为缓慢上升型或速升平台型[9-11](图2d,2e)。本研究中T2WI压脂对前列腺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95.2%、52.2%及72.7%;DWI分别为 95.2%、82.6%及 88.6%;DCE-MRI为 90.5%、82.6%及86.4%,三者结合可明显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率[12]。

本研究前列腺增生组23例,≤3分20例,≥4分3例;前列腺癌组21例4分6例,5分15例。MRI分级诊断标准对前列腺疾病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可达100.0%、82.6%、93.2%、87.5%及100.0%;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检验K=0.864,表明该分级诊断标准对前列腺外周带癌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综上所述,运用MRI分级诊断标准可降低误诊及漏诊率,明确了前列腺疾病的治疗方案的选择,能使大部分前列腺癌患者减少不必要的检查痛苦及经济负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由于本研究例数较少,尤其是早期前列腺癌偏少,尚需积累大量病例进一步验证其临床价值。

图1 男,61岁,前列腺癌 图1a T2WI压脂示左侧小结节状低信号影 图1b DWI示病灶呈明显高信号 图1c ADC图呈低信号 图1d,1e 动态增强扫描呈早期强化,TIC呈速升速降型

图2 男,66岁,前列腺增生 图2a T2WI压脂示前列腺中央带体积增大,外周带变薄,信号正常 图2b DWI示双侧外周带未见高信号 图2c ADC图未见低信号 图2d,2e 动态增强扫描未见早期强化,外周带TIC呈缓慢上升型

猜你喜欢
预测值前列腺癌前列腺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加拿大农业部下调2021/22年度油菜籽和小麦产量预测值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筛选并验证前列腺癌诊断或预后标志物
AI讲座:ML的分类方法
经会阴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和治疗秃发的药竟是一种药
前列腺良恶性肿瘤应用DCE-MRI鉴别诊断的作用分析
自体荧光内镜对消化道肿瘤诊断临床应用分析
前列腺癌,这些蛛丝马迹要重视
喝一次大酒,重伤一次前列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