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规模化猪场主要疫病综合防控措施

2019-02-13 00:26范术娟
饲料博览 2019年4期
关键词:病死猪病原体规模化

范术娟

(黑龙江省兰西县种猪场,黑龙江 兰西 151500)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加快了中国农场养殖建设发展的步伐,也使猪场养殖逐渐从单一化向规模化方向发展,为中国规模化猪场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现阶段,中国规模化逐渐建设深入发展的同时,规模化猪场发展的弊端日益凸显,造成猪场内部空气质量恶劣,加剧传染性疫病的传播,为规模化猪场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因此,为了保障猪群的生命价值,猪场养殖户应该采取必要防控措施手段,才能保证猪场养殖户的经济效益,降低猪群感染疫病的发生率,促进规划化猪场和谐发展。由此可见,探究规模化猪场主要疫病综合防控措施手段是十分必要的。

1 从疫病源头处合理控制

为了促进规模化猪场中猪群健康发展,应该以自繁自养为养殖准则,才能避免规模化猪场感染疫病的发生。为此,规模化猪场应该建立健全的猪群繁育养殖制度机制,合理优化猪群繁育渠道,构建优良繁育基地与商品繁殖基地,进而结合实际的发展需求,合理培育出与之相符合的母猪群。在猪群繁育养殖的时,规模化猪场应该采用人工授精的手段,减少猪群交叉感染的发病几率,保证猪群的健康生产。在规模化猪场发展中,应该通过引种的方式扩宽猪种更新的渠道,这种方式加大了猪群患疫病的发生几率。基于此现状,中国农业有关部门提出,在猪群引种之前应该对重大疫病采取血清检测的方式,确保没有病原发生时,方可开展猪群引种活动。

为了提高规模化猪场疫病综合防治效果,大多数规模化猪场养殖户都运用防控猪疫病的相关措施。但是却忽视猪群饲料产品的有效把控,尤其是对饲料病原体的检验没有得到规模化猪场的高度重视。除此之外,由于病原体有污染饲料的危害,如果猪群采食了被病原体污染的资料,那么就会加大猪群疫病的发生几率。故此,这就需要规模化猪场养殖户应该加强重视饲料的存放与管理。在猪群采食之前应该进行专业的病原体检验,避免饲料在生产中、运输中被病原体及其他有害病体的侵蚀。在特殊情况下,可以运用通过熏蒸消毒的手段确保猪饲料的安全、可靠,提高规划化猪场疫病综合防治效果。

由于病死猪携带大量的病毒有害菌,具有一定的传播性与传染性,严重威胁健康猪群的健康。在规模化猪场养殖过程中,如果猪舍存在一头病死猪,那么就会加大健康猪群的生命隐患。为此,规模化猪场要依照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合理处置病死猪,对于病死猪采取焚烧、掩埋的方式,禁止恶意倒卖食用病死猪。除此之外,规模化猪场有大量的粪便,其猪粪便也含有大量的病菌,使严重威胁猪群的生命健康。为此,规模就猪场养殖户应该采取粪便堆积发酵密封的手段合理处置,保障规模化猪场内部的环境卫生,为猪群的生长提供健康的生产环境。

2 从疫病传播途径处合理控制

科学建场能够减少规模化猪场疫病的产生于传播。为此,规模化猪场的建场应该选择离村镇、交通要道较远的区域,并在猪场区域内设置与其相对的隔离带、隔离防护墙,合理保障猪群的生命安全。合理的规模化猪场内部设计,应该将猪场分成生活区、生产区、隔离区、生产配套区等,其猪场内部设计应该遵循相关独立、相互互补的单元设计原则,才能保障猪场内部生产安全,降低猪群的感染率。在单元内的猪群应该运用共同进出法的管理模式。随着我国科学技术领域的创新发展,少部分规模化猪场陆续实现智能化猪场的建立,实现全封闭式、空气过滤式的规模化猪场的建设,减少疫病传播的发生几率。

规模化猪场疫病综合防治措施的重要手段离不开消毒防控环节,这也是作为切断与防治疫病传播的主要方法。猪场消毒防控环节主要是对规模化猪场内容进行高效消毒,达到杀死病原体的根本目的,避免疫情的传播与发生。规模化猪场消毒的主要环节为,对猪场大门、生产区、入口区、室内区进行彻底消毒。大门、生产区入口及猪舍门前设消毒池,消毒池放3%~4%的火碱水浸湿麻袋消毒,每周至少更换2次;猪舍带猪消毒应在清扫后进行,每周消毒1次,可采用0.3%~0.5%过氧乙酸或百毒杀等喷雾猪体及猪舍;出栏后,猪舍地面、栏墙或地板漏缝、栏杆,先用清水冲洗干净,后用百毒杀等喷雾消毒1次;环境大消毒(包括猪舍外道路、空地等)每月进行1次,可用3%~4%的火碱液或0.5%的过氧乙酸喷洒地面;车辆消毒。运输猪和饲料的车辆在装运前后必须用菌毒敌或灭菌灵等喷雾消毒。控制猪场疫病的发生,减少猪群传播感染的发病几率,确保猪群的生命健康,保障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病死猪病原体规模化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湿垃圾与病死猪混合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研究
南安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现状与建议
野生脊椎动物与病原体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规模化猪场暴发PED后的快速稳定策略
伊犁地区蝴蝶兰软腐病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病死猪堆肥高效油脂降解菌的筛选及堆肥效果研究
隧道LED照明规模化应用研究
河南孟津: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实现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