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证各国语言中"石油"一词的来历

2019-02-13 10:32李娟娟
石油知识 2019年2期
关键词:阿拉伯语俄语日语

■ 李娟娟

石油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部分。无论你是什么民族,无论你身处什么国度,无论你用什么语言交流,石油工业就在你身边。那么各国语言中“石油”一词究竟是怎么发展而来的呢?我们统计了几种常见语言,一起来感受不一样的世界。

汉语:石油

石油作为一种可燃的液体,中国古人们曾脑洞大开,起了各种不同的名字。

南朝范晔,在《后汉书·郡国志》记载“县南有山,石出泉,燃之极明,不可食,县人谓之石漆”,这句话表明当时人们已经认识了石油并开始对其进行命名和加以利用;而唐朝段成武的小说《酉阳杂俎》,将石油称之为“石脂水”,而且还写到了“燃灯极明”;北宋曾公亮在当时编著的军事百科全书《武经总要》中,送给石油一个很有战斗力的名字:“猛火油”。直到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鄜、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至此,中华词库中有了“石油”一词。

英语:petroleum

在英文中petroleum一词来源于拉丁语petroleum,而在拉丁词根中petr、petra是石头的意思,延伸到人的品质就是刚毅、坚硬的意思,因此大英人民也喜欢给男孩取名“Peter”、“Peterson”,洋气吧!其实换成中文就“石头”“小石头”;而ol、ole表示油,如“oil”、“olive”等,因此petroleum就可以认为是“来自石头中的油”,也可以简写为petrol。

另外,英语中“gas”一词表示汽油、加油的意思,通常情况下英语里的词都是有来源的,而gas这个词却有点特别,是英语里很少见的、凭空创造出来的词。

日语:石油(せきゆ)

日本历史里关于石油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公元797年。在《日本书纪》中提到日本越国地区向天智天皇进献了“可燃之土”和“可燃之水”,据考证这里提到的“可燃之土”和“可燃之水”指的就是沥青和石油。

在日本的《大和本草》中曾有记载,在14世纪左右,日本越后地区就有地面冒出了石油,可能因为石油硫化物含量较高、气味难闻,当地人称之为“臭水”,而在日语中“臭”与“草”发音相同,而“臭”字不雅,因而“臭水”经过流传逐渐变为“草水”了。

在明治世纪之前的日本,炼制灯油过程中的挥发油被称为“恶心的臭水”,天然气叫“随风的臭水”,受当时技术条件影响,不能进一步处理的油渣被称作“该死的臭水”。

在民间也有“石炭油”的叫法。不过在明治时代初期,为了与石炭(煤炭)炼制的油品相区分,日本人选择了从petroleum一词直译的“石油(せきゆ)”并一直沿用至今,据传现代汉语的石油一词就是从日语借鉴的。

俄语:нефть

俄语里石油(нефть)一词的由来也是版本颇多。其中有一种说法认为该词源于土耳其语中的нефт,最早源自新波斯语中naft一词,后来发展成俄语中的neft,原意为“湿的”、“液体的”、“流动的”,因此可以从字面上将其理解成“液态的、湿的东西”。naft这个词在英语中另一支演化成了naphtha一词,在现代工业中专指石脑油(粗制轻油的统称,不是日本人认为的“脑花”)。

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俄语“石油”一词来源于巴比伦时期的希腊语naptu,在希腊语中nabadu是“光”的意思,应该是点燃石油产生光的引申吧。在汉谟拉比法典中也有关于用石油照明的记载,也就是说在巴比伦时期石油曾经用于照明。

作为战略物资,据说当时石油就作为希腊火武器的一部分,在海战中应用。

阿拉伯语:البترول

作为最大的产油地区,阿拉伯语里البترول(石油)这个词却无法找到明确的起源。更多的人认为,البترول这个词是根据英语的Petroleum音译而来,而النفط这个词在阿拉伯语里也是指石油,和英语的oil相对应。有的学者说这是从希腊语音译过来的,而有的学者说这是很古老的阿拉伯语单词,然后被希腊语所引用,然后又用回来了……关于阿拉伯语里“石油”这个词的确切出处,似乎还得继续考证才能得出最后的答案。

猜你喜欢
阿拉伯语俄语日语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科技阿拉伯语词汇的构成及翻译方法探析
俄语歌曲在俄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浅议如何提高职业教育的俄语教学质量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浅析阿拉伯语语音学习难点及解决方法
阿拉伯文学选读课程“五读”教学模式初探
改进俄语教学方法 提高俄语教学质量
汉阿语气形式对比的探讨
日常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