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波氏杆菌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2019-02-13 16:46吴伟伟
饲料博览 2019年8期
关键词:火鸡毒力氏杆菌

吴伟伟

(哈尔滨市动物卫生防疫站,哈尔滨 150001)

禽波氏杆菌病是火鸡的一种高度传染性、急性上呼吸道疾病,以高发病率、低死亡率为特征。虽然该病主要引起火鸡发病,但鹌鹑也易感,对鸡是一种机会感染病。上呼吸道损伤是诱发来航鸡出现症状的必需条件,这种损伤可能是由于较早暴露上呼吸道病疫苗引起的,如传染性支气管炎或新城疫病毒,也可能是受到环境刺激造成的,如氨气。世界所有集约化饲养火鸡的地区,几乎都有波氏杆菌病发生。历史上,该病在局部地区发病严重,但在其他地区罕见或不明显。造成这种流行病学差异的原因至今尚不清楚。

1 病原与病机

病原是禽波氏杆菌,一种革兰氏阴性、不发酵、能运动需氧杆菌。该菌在营养丰富的肉汤培养基上生长时可形成丝状物。也可在多种不同的培养基上生长,包括麦康凯琼脂、博-金琼脂、牛肉浸液液体培养基、胰蛋白酶大豆液体培养基、血液琼脂和心脑浸液液体培养基。典型禽波氏杆菌株产生的菌落微小(培养24 h 后直径0.2~1 mm)、密集、透明、有光泽、呈珍珠样、边缘光滑。在实验室反复传代后,有些菌株可见有表面干燥、边缘呈锯齿状、不规则的粗糙菌落。粗糙菌落反映出禽波氏杆菌毒力因子完全被抑制,称为抗原性变异,属于无致病性菌株。

发病机制与禽波氏杆菌清除气管上皮细胞纤毛的能力有关。某些特定菌株可黏附在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上,并产生毒素,其中有些特性与其他波氏杆菌相似。致病性禽波氏杆菌的相关毒素和毒力因子有:不耐热毒素、气管细胞毒素、皮肤坏死毒素、骨毒素,以及与凝集素有关,也可能与菌毛有关的黏附因子。常见有气管软骨损伤,并伴有气管环变形、变色,这些被认为是由细胞毒素或骨毒素引起的。有些死亡是气管中黏液增多和气管塌陷引起窒息所致。与许多细菌感染一样,获取铁是禽波氏杆菌在宿主定植和传播的必需因素。毒力因子的表达受毒力基因位点的全面调控,该基因受有利于禽波氏杆菌发生抗原变异的环境条件的影响。

上呼吸道损伤可引起大肠埃希菌或其他病原菌的继发性感染,进一步加重病情。在很多病例中,单独感染禽波氏杆菌的火鸡4~6周即可痊愈,不会造成严重疾病。

2 流行与传播

青年火鸡的发病率一般为80%~100%。死亡率从无并发症时的零死亡到发生继发感染>40%。如果青年火鸡被禽波氏杆菌感染的同时,又被其他病原体感染(如大肠埃希菌、新城疫病毒)或火鸡舍内的环境条件较差,则死亡率会升高,病症会加重。波氏杆菌病是火鸡大肠埃希菌病的主要诱因。对该病的抵抗力与日龄相关,4~5周龄的火鸡对该病有很大耐受性,不会发生感染。禽波氏杆菌具有高度接触性,通过直接接触很容易从被感染火鸡传播给易感禽。还可以通过被污染的饮水、饲料及垫料传播,其传染性可保持1~6个月。

3 临床症状

该病的症状通常出现在感染后7~10 d,包括鼻窦炎,按压鼻孔可见清涕流出。眼中流出泡沫样分泌物,呼吸有摩擦音或咳嗽,张口呼吸,呼吸困难,气管啰音和声音变化也是该病的特征。并发症可引起更严重的症状,包括气囊炎。

4 病理变化

病变主要出现在上呼吸道,包括鼻和气管有分泌物、软骨环塌陷、纤毛上皮渐进性消失。无并发症的病例,在出现症状后4~6 周内气管上皮即可恢复正常。在尸检时,患特征性波氏杆菌病的火鸡可见有流泪、鼻窦和气管黏液增多。在某些情况下,气管内层可见有轻微出血,气管环常感觉变软。另外,有时可见气管的背/腹变平。只有在该病与另一个病原体合并感染时,才能见有肺炎和气囊炎。

5 诊断与鉴别

通过用麦康凯琼脂分离禽波氏杆菌株,并通过标准化生化试验进行鉴定,可以对感染作出确诊。从气管上部分离的典型菌落为不发酵、微小、生长缓慢的菌落。最好从气管上部分离,从鼻窦样品分离的培养物,常出现其他快速繁殖细菌生长过度,如变形杆菌。血清学也很重要,可使用微量凝集实验(检测IgM)和ELISA 实验(检测IgG)。微量凝集实验可检测感染后约1周的特异性抗体。ELISA实验一般检测感染后>2周的特异性抗体,这在检测母源抗体上有更多的优势。鉴定禽波氏杆菌也可以使用基于单克隆抗体的凝集实验和间接免疫荧光实验,以及PCR 实验。有时,从气管中也可分离到其他非发酵菌、支气管败血性波氏杆菌和亨兹波氏杆菌,必须与禽波氏杆菌相鉴别。通过在麦康凯琼脂上的生长情况和菌落形态,以及在最低营养基础培养基上无生长、脲酶反应阴性以及对豚鼠红细胞具有凝集特性,可对致病性禽波氏杆菌进行鉴别。禽波氏杆菌还可凝集鸡和火鸡的红细胞。

6 控制与预防

由于火鸡日龄和接种途径不同,接种菌苗和温度敏感变异株活苗所产生的结果很混乱。通常>3周龄火鸡对温度敏感株活苗有明显的阳性反应。对种火鸡进行免疫接种并不很广泛,传递给后代的免疫力一般来源于自然感染。禽波氏杆菌很容易在鸡场之间传播。因此,预防措施应包括良好的生物安全措施。在自然暴发该病后,必须进行严格的清洗和消毒。大多数常用消毒剂都是有效的。

7 人兽共患病风险

禽波氏杆菌不会引起人发病,但是从家禽也可分离到一种与其关系密切相关的细菌——亨兹波氏杆菌,可引起老年人或免疫力低下者发生败血症和菌血症。

猜你喜欢
火鸡毒力氏杆菌
猪布鲁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诊断与防控
申嗪霉素和咪唑菌酮复配对几种病害的室内毒力测定研究
阿维菌素与螺螨酯对沾化冬枣截形叶螨的毒力筛选及田间防效研究
火鸡感谢卡
PCR检测方法在多杀性巴氏杆菌定种中的应用
读《小火鸡与狗妈妈》
一例布氏杆菌病并发重型森林脑炎的蒙西医结合护理
多杀性巴氏杆菌毒力因子及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V/JZ06-3基础毒株毒力返强试验
火鸡和牛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