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羊常发病的病因及防治方法

2019-02-13 16:46徐二奎
饲料博览 2019年8期
关键词:羊病羊场寄生虫病

徐二奎

(黑龙江省望奎县畜牧兽医局,黑龙江 绥化 152101)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市场对羊肉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增加,加上近几年开展禁牧工作,所以圈舍养殖羊的规模越发壮大。随之而来的羊病越来越多,发病率上升,出现新病,特别是传染病的发病率上升最多,造成羊的死亡概率不断上升,极大地阻碍了养羊业的发展。本文对羊的常见疾病的病因和防治方法进行分析。

1 常见疾病

1.1 传染病

细菌性羊病:羊放线菌、羊快疫、羊胃肠炎、羔羊痢疾、羊破伤风、羊黑病、羊肠毒血病、链球菌、羊猝狙、坏死杆菌、胸膜肺炎、大肠杆菌等。病毒性羊病:口蹄疫、流行感冒、羊痘、小反刍兽疫病、乙脑、蓝舌病、传染性的肝炎和口炎等。寄生虫病:羊绦虫、羊疥癣、羊焦虫、附红细胞体病、肝片吸虫、羊线虫、胸包虫和羊螨虫等

1.2 非传染性疾病

营养性羊病:瘤胃膨气、瘤胃积食、营养衰竭综合征、产后无乳、产后瘫痪和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症等。应激性羊病:乳房炎、流产、异食癖、阴道脱出等。

2 分析病因

2.1 传染病

现今,很多养羊户都是进行规模化地养殖,若是未按时给羊群做好预防免疫,很容易发生传染病的传播,特别是来源不同的羊群进行混合饲养时,甚至有可能爆发出疫情。特别是链球菌病、肠毒血病、羔羊痢疾、脓疱皮炎和支原体肺炎等羊病,另外蓝舌病在羊群中时有爆发出疫情。

2.2 寄生虫病

在羊群中发生寄生虫病主要有3 个原因:饲养羊群的环境比较差,未及时清扫羊群的尿液和粪便,这些尿液粪便容易腐败发酵,并且恶臭难闻,大量地产生刺激性的气味,容易刺激羊的眼黏膜和呼吸道。未及时清扫造成许多病原寄生虫、微生物和虫卵等在羊舍中大量繁殖,传染源被扩大,增加了羊病的发生率。饲养人员不重视寄生虫引发的羊病,很多饲养人员未学习寄生虫病的有关知识,对寄生虫病的危害性认识严重不足,对该病的发病规律更是一无所知,所以饲养人员从不对寄生虫病进行主动预防。对该病的治疗水平比较有限,因为饲养人员对寄生虫病知识的掌握度低,所以无法合理的选择驱虫药以及剂量,达不到对寄生虫病进行有效地预防治疗效果。

2.3 应激反应

应激反应分为心理反应和生理反应。心理反应是羊群对应激源的应对反应、防御反应和情绪反应等;生理反应主要表现在交感神经的兴奋、血糖升高、肾上腺素和垂体的分泌增加、呼吸加速、心率加快和血压上升等。外界噪音、环境突变、天气变化和过度挤压等皆有引发应激反应的可能性。如果羊群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会造成羊群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让细菌有可趁之机。目前诱发羊群发生应激反应的主要因素有驱赶、打架、接种、去势、采血、运输、打耳标、合群和分群等,并且养殖羊群的规模越大,应激程度越高。

3 防治方法

3.1 注重预防免疫,加强羊群的饲养管理

养羊业中很多羊病都是以预防为主,所以预防免疫极为重要。饲养人员应当根据养殖场的环境和疫情结合当地的疫情情况,选购质量可靠正规的疫苗,进行合理地安排注射疫苗的时间、次数、剂量和间隔等。羊群的饲养管理极为重要,是预防羊病的基础工作。对于饲料要均衡搭配,保证营养充足;严格遵守羊场日常的管理制度,严密观察羊群的营养情况和生状况,特别是育肥羊和妊娠母羊;及时进行清理饲料槽,勤加换水,不可喂食受污染或霉变的饲料。

3.2 加强羊场的环境卫生,定期消毒驱虫

及时对羊舍中的粪便废物进行清理,及时隔离病羊和清理病羊的排泄物及接触物,无公害处理(深埋、焚烧等)病羊的尸体,加强羊场和周边环境卫生,保持羊场卫生、干燥和通风。定期对羊场进行消毒,特别是食槽、地面、水槽等,以及羊场的工作人员、进出车辆、物品等。在开春和秋末进行驱虫工作,选择广谱驱虫药物驱虫。当发生寄生虫病后,应当对症用药。吸虫类可选择五氯柳胺,螨虫类选择双甲脒、辛硫磷等,球虫类选择百球清、磺胺喹恶啉等。

3.3 避免应激反应

在日常管理之中,尽量不要出现驱赶、缺料、追捕和缺水等情况。羊舍的选址应当远离居民生活区以及大型生产区,减少外界干扰。羊群外引时,应先隔离饲养,一个月后再混群饲养。在外引运输前应提前使用抗应激和安定药物等。

4 小 结

养殖羊业应当科学管理,对于羊病应当以预防为主。除了加强羊的饲养管理之外,还应学习掌握羊病知识,了解羊病的病因,从源头上进行预防处理,以减少发生羊病,提高养殖收益,推动羊养殖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羊病羊场寄生虫病
使用三法巧查羊病
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趋势与控制策略
肉牛常见三种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治
秋冬常见羊病的预防和治疗
加州鲈寄生虫病及防控建议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浅析羊病治疗中存在的误区与解决措施
种羊场生存发展之路
羊场疫病防控体系创建思路及分析
团结的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