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院校毕业生心理健康、就业压力及社会支持研究

2019-02-13 01:35符丹
关键词:就业压力社会支持心理健康

符丹

摘    要:采用心理学量表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届毕业生的心理健康、就业压力及社会支持等方面进行调查,数据分析表明:高校毕业生中可能有心理困扰的比例较高;毕业生就业压力由强到弱主要表现为条件压力、环境压力、能力压力和素质压力;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得到的社会支持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同学支持、学校支持、家庭支持和师长支持。高校应关注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分类指导,精准帮扶,并调动一切力量,为毕业生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切实减缓学生的就业压力。

关键词:农业院校毕业生;心理健康;就业压力;社会支持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9)02-0080-02

一、引言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结构不断转型和调整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当代高校人才培养中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农业院校的毕业生既有普通高校的共性,又有鲜明的自身特点,新时期,农业院校大学生在求职就业的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日益凸显,对农业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就业压力及其社会支持的研究意义重大。

压力是基于应激理论提出的一个心理学名词,适度的压力对个人适应环境、应对问题是有利的,但过于强烈和持久的压力,尤其是超出个体的调节和控制能力,就会导致心理和生理功能的紊乱[1]。相关研究证实,大学生心理压力来源从高到低依次为自我发展与择业压力、学习压力、社交压力和生活压力[2],其中就业压力是毕业生面临的最主要压力和心理困扰[3],就业压力是引起毕业生抑郁和焦虑情绪的主要因素之一[4]。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面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783名毕业生开展了问卷调查。共回收问卷2585份,其中有效问卷为2320份,问卷有效率为89.75%。

(二)调查方法

研究采用的问卷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心理健康状况,选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中躯体化、焦虑、抑郁和强迫等6个因子来了解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第二部分为自编的就业压力问卷,从就业条件压力、素质压力、能力压力和环境压力四个因子研究毕业生的压力感受;第三部分为自编的社会支持问卷,包括师长支持、同学支持、家庭支持和学校支持四个因子。问卷采用5点记分法,各个因子得分越高,反映了毕业生在该维度内的表现越显著。问卷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以下均为本次调查所得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

三、结果与分析

(一)农业院校毕业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分析

调查发现,高达25.9%的毕业生在该部分的因子得分超出了正常水平,如表1所示,毕业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强迫和人际关系敏感等方面;进一步分析得出,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优于男生,各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男生;无签约意向者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优于有签约意向者,其中抑郁、强迫、躯体化、敌对、人际关系敏感得分均显著低于有签约意向者;学习成绩对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有影响,学习成绩越差,心理健康状况也越差,反之亦然,但差异并不显著;家庭经济情况越好,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不同家庭所在地对比,毕业生心理健康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大城市、中小城市、城镇和农村。

(二)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调查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就业压力由强到弱主要表现为条件压力、环境压力、能力压力和素质压力(见表1)。

其中,除就业素质压力得分在中位线以下,其他三项得分均超过了2.5分,就业条件压力的均值最高,表明毕业生的压力感受较普遍和明显,值得关注。就业条件压力包括性别、学校、专业和工作待遇等所带来的压力,多与学校教育和社会观念相关。分别对就业压力的四个方面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从总体压力来看,男生的压力大于女生,且差异显著,但在就业条件压力上,女生压力高于男生; 从签约意向来看,无签约意向的学生在总压力及压力的各因子上均大于有签约意向的学生,且差异显著;从家庭经济条件来看,经济状况越好,学生压力越小,反之亦然;从家庭所在地来看,农村学生压力最大,其次是城镇、中小城市,大城市学生压力最小。

(三)农业院校毕业生社会支持的调查分析

社会支持包括来自同学、学校、师长和家庭多方面的支持,社会支持可以对毕业生的心理、就业等各个方面发挥积极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和遭遇的就业困扰也会随其社会支持度的增高而减少,反之亦然。此次调查的结果表明,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得到的社会支持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同学支持、学校支持、家庭支持和师长支持(得分越高,说明学生得到的支持力度越大,见表2)。

进一步对性别、签约意向、家庭经济条件和家庭所在地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男女生差异在师长支持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但在同学支持、家庭支持和学校支持上,男女生得到的社会支持差异极其显著,女生得分明显高于男生,得到的支持力度更大;有无签约意向仅在家庭支持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为没有签约意向者得到的家庭支持力度显著大于有签约意向者;而在同学支持、师长支持和学校支持上,两者区别不大;在师长支持方面,学习成绩在前30%和后30%的学生,得到的支持力度最大;在同學支持和学校支持方面,不同学习成绩间存在显著差异,总体表现为学习成绩越好,支持力度越大;在家庭支持上,不同学业成绩之间差异不显著。不同家庭经济条件的学生在家庭支持和同学支持上差异显著,主要体现在家庭经济条件越好的学生得到的家庭和同学支持越多;而在师长支持和学校支持上没有显著差异;在家庭支持上,不同家庭所在地的毕业生得分差异显著,来自大城市的毕业生得到的家庭支持最大,其次分别为中小城市、城镇和农村。

四、讨论与建议

(一)要注重和加强农业院校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调查显示,毕业生中可能有心理困扰的比例较高,主要表现在焦虑、抑郁、强迫和人际关系敏感等方面,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既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体现,也是毕业生应对就业压力和挫折的保证,对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及早規划和培养,要鼓励全校各部门联动协调发挥作用,如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和就业指导中心共同商讨制定教育方案,以必修课形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漫灌”普及,提升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有针对性地对不同专业毕业生开展职业规划指导,精准“滴灌”,使就业指导更加系统化、长效化,为毕业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二)分层分类精准指导,切实减缓农业院校学生就业压力

农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在不同性别、经济条件、学习成绩和家庭所在地等维度上均有其不同的特点,准确把握不同层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特点,对毕业生进行科学的分类规划及指导,精准发力帮助学生减缓就业压力,才能使教育的力量更为集中和有效。如在学生层面,加强就业价值观教育,引导毕业生合理定位自己,树立科学的就业价值观,积极就业;在学校层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积极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和指导服务等;在社会层面,也要提倡公平意识,改变传统在性别及经验等方面存在的观念和标准,减少人为因素而导致的消极影响等。

(三)调动多层力量,为农业院校毕业生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调查显示,同学和朋友等朋辈之间的鼓励与陪伴是农业院校毕业生最大的社会支持系统;学习成绩排名处于两端的毕业生更能引起学校的关注和支持;在毕业生能够获得的社会支持中,师长支持、同学支持和学校支持三部分力量均在校园范围内,其中师长能够给予的帮助对于在校大学生的发展和规划来说至关重要,但调查结果同时表明,来自师长的支持也正是农业院校毕业生社会支持系统中最薄弱的环节,在对毕业生组织的深度访谈中发现,毕业生最渴望得到的也正是来自于师长的支持和帮助,这也启示我们在毕业生的就业教育中,应充分调动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一切力量,加强对毕业生的引导和帮助,形成“就业工作,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

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来自于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多方面的努力,农业院校因其专业设置、就业方向多与农业相关,毕业生面临更为突出的就业问题,因此,农业院校更应积极了解和把握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新问题和新压力,为毕业生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切实帮助大学生有效应对就业压力,促进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双向提升。

参考文献:

[1]韦有华,汤盛钦.几种主要的应激理论模型及其评价[J].心理科学,1998,(5).

[2]李虹,林崇德.大学生的压力与心理健康(英文)[J].心理学报,2003,(2).

[3]车文博,张林,黄冬梅,等.大学生心理压力感基本特点的调查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3,(3).

[4]韩威,祈金利.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4).

猜你喜欢
就业压力社会支持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关于生物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的调查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感恩、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当代考研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