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伪狂犬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治方案

2019-02-14 21:44马向红张新建
饲料博览 2019年1期
关键词:细胞培养狂犬病病猪

马向红,张新建

(河南省上蔡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 上蔡 463800)

伪狂犬病又称阿氏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家畜和野生动物的一种恶性传染病。猪是本病的自然宿主和贮存者,感染本病的猪,由于年龄不同,其临床症状也有所差异。哺乳仔猪出现发热、神经症状,病死率甚高,常可高达100%;成年猪呈隐性感染;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文章部分分析和阐释了猪伪狂犬病的病原、症状、诊断和防治措施。

1 病原特性

伪狂犬病病毒呈圆形,直径为100~150 nm,具有脂蛋白囊膜与纤突,常存在于脑脊髓组织中。感染猪在发热期,其鼻液、唾液、奶、阴道分泌物、血液、实质器官中都含有病毒。伪狂犬病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但各毒株之间存在差异。

2 典型症状

病猪的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可达41℃,精神沉郁,呼吸困难,食欲不振,呕吐,流涎,下痢等常见症状。与其他动物不同,猪感染本病大多无明显的局部瘙痒现象,但有的仔猪则出现。<2周龄的乳猪发病后多以神经症状为主症,病猪肌肉震颤,步态不稳,四肢运动不协调,眼球震颤,间歇性痉挛,后躯麻痹,有前进或后退或转圈等运动,常伴有癫痫样发作,呈现游泳状姿势及昏睡等现象,神经症状出现后1~2 d内死亡,病死率可达100%。3~4周龄乳猪感染后神经症状较轻,死亡率降低。病猪的眼结膜潮红,角膜混浊,眼睑水肿,甚至两眼呈闭合状;鼻盘、口腔和颚部常见大小不一的水疱、溃疡和结痂。剖开口腔常见扁桃体肿大并有不同程度的坏死。妊娠母猪感染时常发生流产,产出死胎和木乃伊胎等。流产、死产的胎儿大小相差不显著,无畸形胎,有时娩出的胎儿全部木乃伊化。临床上具有明显神经症状的仔猪,剖检大脑常见软脑膜血管充血,水肿,出现非化脓性脑炎变化的特点。

3 诊断要点

一般根据病猪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特别是广泛性非化脓性脑炎及嗜酸性包含体的检出而初步诊断,必要时可进行实验室检查予以确诊。

4 实验室诊断

伪狂犬病的实验诊断,常用的方法有核内包涵体检查、动物接种、鸡胚接种、组织细胞培养中和试验、免疫荧光染色、免疫酶染色、琼脂扩散试验、Dot-ELISA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病料采集。核内包涵体检查:可采集脾、淋巴结、咽喉部黏膜作触印片或石蜡切片,以H.E染色后,进行显微检查。在淋巴细胞内发现有核包涵体,即作为诊断依据。抗原检查:可采集病死猪或病猪发热期脑组织(中脑、脑桥和延脑)、扁桃体、颈段脊髓。血清学检查:可采集发病后期的血液,使其自然凝固,收取血清供检查之用。

试验方法:易感动物接种试验:从病死仔猪或发热期病猪,以无菌手术取脑(或脊髓、心、肝、脾、肾、肺、扁桃体等)剪碎,称重后以组织匀浆机充分研磨,以生理盐水或pH 7.2的PBS做成10%悬浮液,同时每mL悬液中加青、链霉素1 000 U,置4℃冰箱中,12~14 h。以3 000 r·min-1,离心30 min,上清液即为待检病毒液。然后以上清液接种家兔2只,每只皮下注射2.0 mL。如猪死于伪狂犬病,则在接种后48~72 h,注射部位的皮肤发痒,家兔啃咬该部皮肤,直至毛被啃光,皮被咬破,并很快死亡。中和试验:猪感染伪狂犬病毒后,7 d开始出现中和抗体,14 d时中和抗体效价可达1∶128,3周后血清中和抗体达最高水平,并持续约18个月之久。试验常在猪肾细胞培养物上进行。选一株标准伪狂犬病细胞适应毒,以每0.1 mL病毒液中含有100 TCLD50的稀释病毒与连续作2倍稀释的被检血清0.1 mL混合,37℃处理(感作)1.5 h,再接种于细胞培养物上。每个血清稀释度至少要接种4个细胞培养物,每个培养物接种0.2 mL。康复猪的血清常有1∶8~1∶64的中和能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用PRV抗原包被酶标反应板,以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PRV抗体。该法简单、快速、可靠、重复性好,比病毒中和试验敏感。该方法,市场已有诊断试剂盒供应,按诊断试剂盒的说明使用即可。鸡胚接种:病料经绒毛尿囊膜接种9~10日龄鸡,3~4 d出现中等大小的白色痘疱,强毒株可严重侵袭鸡胎神经系统,致死鸡胚。死胚呈弥散性出血和水肿,头盖骨突出。感染细胞中可检出核内包涵体。经尿囊腔和卵黄囊接种,该病毒也能增殖和传代。免疫荧光染色:取病死猪的脑或扁桃体做印片或冰冻切片,用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检查,常可于神经元的胞体(细胞质、细胞核)内看到荧光,几小时内即可获得确切诊断。

5 防治措施

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在紧急情况下,在病猪出现神经症状之前,注射高免血清或病愈猪血液,有一定疗效。但是得过病的猪,可长期携带病毒,应注意隔离饲养。现在,猪被公认为是伪狂犬病病毒的重要贮存宿主之一,因此,经常性防控本病是非常必要的。常规预防主要包括严格检疫、净化猪群,建立无病毒猪群、消除隐性感染和定期消毒等。紧急预防时,应及时扑杀病猪和预防接种,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猪群净化等工作。目前,用于预防本病的疫苗有弱毒苗、灭活苗和基因缺失苗3种。考虑到用户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育肥用的仔猪可以使用弱毒疫苗,但在种猪群中要尽量只用灭活苗。基因缺失苗的免疫效果也很好,但因其价格较高,所以使用较少。

猜你喜欢
细胞培养狂犬病病猪
中兽医辨证治疗猪湿热黄疸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病猪喂药有办法
打败狂犬病
酶解大豆蛋白的制备工艺研究及其在细胞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抗狂犬病VHH和疫苗用于暴露后处置显著提高小鼠对致死性狂犬病感染的保护作用
细胞培养在生物制药领域的应用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断》图版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采用PCR和细胞培养方法比较流感样病例不同标本的流感病毒检出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