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2019-02-14 21:44伏广达王军一
饲料博览 2019年1期
关键词:调教公猪圈舍

伏广达,王军一

(临沂市畜牧站,山东 临沂 276000)

良种猪在生猪改良方面的重要性尤其是种公猪在生猪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养猪场户所认识。加强种公猪饲养管理,合理使用提高精液品质,充分发挥种公猪的生产性能,直接关系到猪场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建立合理的种公猪饲养技术模式尤为关键。

1 种公猪的引进

1.1 制定引种计划

树立正确的引种观念,根据本场的生猪品种饲养情况及生猪改良方向,遵循一定公母比例,结合现有种公猪状况及种公猪更换频率,确定引种的品种、数量等。

1.2 引进健康公猪

购买种公猪应到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资格的种猪场购买,优先考虑信誉好、质量佳、有保障的国家级核心育种场。购买前要充分了解引种场的疫病净化、防疫情况,考虑整个猪群的健康状况。购买的种公猪要附有合格证、检疫证、系谱卡、档案卡等,做到档案资料、手续齐全。

购买的种公猪应符合品种特征、体型清秀、身体结实、肢蹄健壮、精神活泼、生殖器官发育良好,性欲强。引进的种公猪大小应在6~7月龄,体重约90 kg,以便引入后能正常开展调教工作或者直接引进调教好的种公猪。引进后要隔离饲养>4~6周,做好紧急接种和驱虫工作,隔离期满方可混群饲养。

2 种公猪的调教

2.1 专人进行调教

派专职人员在正式开展采精或配种前进行调教工作。要选择有耐心的饲养员主动与其亲近,建立亲和信任关系,便于日后驱赶调教,这个工作在种猪隔离饲养期间即可进行。

2.2 合适的调教方法

可采用选择性情温顺、体型较小的发情母猪进行爬跨试配法;也可让后备公猪观看成年公猪配种的观摩法;还可利用母猪尿液或分泌物等气味诱导法。

调教场所要保持干净整洁、光照良好、环境相对安静。调教过程可对种公猪适当按摩,协助其爬跨,避免抽打和惊吓。调教时间约20 min·d-1,如果后备公猪不进行爬跨,则赶回猪舍,第2天再进行训练。

3 种公猪的营养

保证均衡的营养供给是提高种公猪性能发挥的重要因素。因此,根据种公猪的使用阶段给予补充营养,要配制或使用专用种公猪饲料,饲料中保持较高的能量和适当的蛋白质水平、充足的钙磷,必要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做到定时定量,通常饲喂2次·d-1,饲喂量维持在2.5~3.0 kg·d-1。配种期更是要适当增加营养水平,每日增加1~2个鸡蛋,有条件的还可饲喂适量优质青绿饲料。

4 种公猪的管理

4.1 饲养环境

种公猪舍要建在养殖场的上风口方位,要与母猪舍保持一定距离。成年种公猪要单栏饲养,单栏面积在7~9 m2,栏高1.3~1.5 m。保持圈舍清洁、干燥,以干清粪为主,尽可能减少水冲圈次数,防止地面湿滑,减少肢蹄病发生。

4.2 饲养管理

圈舍外要有运动场所,每d对种公猪进行驱赶运动,2次·d-1,1~2 km·次-1;定期刷拭皮肤,可减少皮肤疾病,促进血液循环;保持圈舍合理温度和稳定的环境,做好猪舍的夏季防暑、冬季保暖工作。

5 种公猪的使用

5.1 适当初配年龄

种公猪达到初配年龄,与品种、营养水平、管理条件等有很大关系,一般地方品种成熟较早,在8~10月龄,体重60~70 kg;国外引进瘦肉型品种成熟较晚,在10~12月龄,体重90~120 kg开始配种为最佳。

5.2 合理配种频率

开展人工授精的猪场,对未成年公猪保持1次·周-1,成年公猪2~3次·周-1的采精频率,公母猪数比控制在1∶150~200;使用本交的猪场每周隔天配种1次,公母猪数比控制在1∶15~20。

5.3 定期检查精液

为了确保精液的品质,提高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数,做到定期对精液质量进行检测。对存在精子活力差、畸形率高等问题的种公猪要及时进行治疗或改善饲养管理。如经过调整,精液品质仍然差的种公猪就可作为淘汰处理。

5.4 加强疫病防控

根据本场实际情况和当地防疫形势,制定科学合理的防疫和圈舍消毒制度。按照防疫计划开展疫苗的注射,做到定期驱虫和灭螨虫病,定期更换消毒药品。对于患病种公猪要及时隔离治疗,治疗期间不能再使用。

猜你喜欢
调教公猪圈舍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二)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如何调教种公猪
引种日龄对不同品种公猪调教成功率的影响
PIC-408系列采用育种技术控制公猪异味
圈舍养羊日常管理技术要点
冬季发酵床与加温舍养猪环境观察
部分漏缝地板的母猪圈舍可铺设秸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