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一策”方案编制中的问题探讨

2019-02-14 16:50王蓉蓉
水利技术监督 2019年3期
关键词:一策河湖河长

王蓉蓉

(清镇市水务管理局,贵州 清镇 551400)

“一河一策”方案,就是摸清河流健康现状、科学诊断河流存在的突出问题,确定河流保护与治理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并提出保护治理措施。目前,“一河一策”方案编制指南还没有正式的规范标准,各地编制水平不一,编制质量良莠不齐,不利于指导河长制精准解决矛盾。所以,加强“一河一策”方案编制探讨,互相学习借鉴尤为必要。

1 “一河一策”方案编制现状

河长制的全面推进和具体实施需要有一定的指导,2016年12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1]的通知,就提出“立足不同地区不同河湖实际,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实行一河一策、一湖一策,解决好河湖管理保护的突出问题”,编写“一河一策”方案的需求便由此开始。2017年9月,水利部印发了《“一河(湖)一策”方案编制指南》(试行),指导各地进行方案编制,此方案对一般规定和大体框架进行了概述,但未对内容做具体说明,使用上存在盲区。为使方案更具有地方实用和科学性,部分省市进行了探索实践,先行编写出了辖区内的方案编制指南(试行),如北京市、江苏省、广东省等地,为方案的编写提供了更详细的指导。“一河一策”方案实施周期原则上为2~3a[1],随着河长制工作的不断深入,“一河一策”方案的编制也会愈加科学与完善。

2 “一河一策”的编制流程

(1)明确编制单元。按照河湖水系树状结构关系和省、市、县、乡管理权限,逐级梳理,确定方案编制单元。

(2)确定编制主体。根据已确定的编制单元,按照河流的最高级河长设置情况,选定同级河长办作为编制主体负责方案编制的组织工作。如由市级领导担任河长的河流,由市级河长办组织编制;由县级和镇级领导担任河长的河流,由各县、区河长办组织编制。

(3)开展方案编制。编制单位具备充分的水利、环保技术实力,系统研究河流水环境现状及问题、目标任务、治理对策,广泛征求意见,必要时请示相应级别河长召开协调会研究讨论。

(4)跨区方案协调。涉及跨市、跨县方案的,由上一级河长办负责审核协调。

(5)成果审查与批复。由同级河长办负责组织方案审查,审查通过后报总河长批准执行。

3 “一河一策”的编制措施意见

“一河一策”就是回答河流的基本情况、目标任务、治理对策是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围绕“八个方面”(水资源管理、河湖资源保护、河湖水污染防治、水环境综合治理、河湖生态修复、河湖长效管护、河湖执法监督、河湖综合功能提升),形成“五个清单”(问题清单、目标清单、任务清单、措施清单、责任清单)和“两张表”(目标任务分解表、实施计划安排表)。

3.1 基础调查要到位

(1)具备一支有力的编制队伍。“一河一策”方案编制工作涉及水务、环保、国土、住建、农业等诸多领域,所以在编制单位选择上尽量选择包含各领域技术实力的团队,水利与环保专家不可或缺,可根据河流流经区域情况给予人员配置上的侧重。编制人员要对此次开展的方案编制计划、方法、要求、效果等达成共识。

(2)收集和整理基础资料。建议以能获取最新最全官方数据且较为接近的一年作为基准年,编制单位设计基础素材统计表,便于资料汇总核对。河长与河长办组织召集工信、生态、农业、交通、国土、住建以及乡镇等单位进行培训,宣传“一河一策”方案编制的意义和目的、工作内容,分解各相关部门配合任务,充分收集水文气象、涉水工程、水质监测、污水处理、工矿企业、农业养殖种植、污染普查、遥感测绘等各项数据、图鉴及规划实施情况,明确各单位联系人组建工作群,汇总分析研究,全面掌握流域内基础信息。

(3)实地调研、现场核查。编制单位结合前期掌握的基础材料,与乡镇干部确定踏勘计划和路线,现场核实资料的准确性与全面性,对缺乏、变更的信息进行补充与更新。①重点核实曾经出现的河道问题是否继续存在。②借助无人机航拍、遥感等先进技术手段全面拍摄记录流域图像,可直观发现有无垃圾、采砂、围垦、侵占水域岸线等现象,尤其在人车不容易到达的地方更加方便有效。③精准排查污染源,贵州地区喀斯特发育、基岩多孔隙,受污染的地表水经孔隙、漏斗转入地下,易形成点、线、面、体的全面污染[3],地质条件的复杂性给污染源的排查、水环境治理均带来较大困难。要对未纳入水质监测的断面取样化验,如市、县、乡镇交界断面、养殖和工业排污口等位置。对发现水体颜色、气味疑似异常的区域重点排查原因,运用物理、化学测试、甚至新型技术多种形式找准问题所在。④走访调查群众,广泛征集群众的涉水问题,查缺补漏。⑤实地核实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运行、垃圾收集处理、河道修复治理工程等措施效果,实地了解规划方案的落实情况。⑥核实河长制开展以来的落实是否到位,巡河、整治、监督、执法各方面存在哪些不足。⑦做好工作记录、照片归档,并将调查情况及时反馈给河长办及相关部门,建立信息互通机制。

(4)主次分明,形成问题清单。围绕水资源管理、河湖资源保护、河湖水污染防治等“八个方面”提炼总结主要问题,结合图文数表、定量计算进行重点分析特别阐述[4],对次要问题可简化说明。

3.2 目标任务要明确

合理确定河流保护治理的总目标和分阶段目标,形成目标清单,以满足已有方案规划和控制性指标要求。通过查找河流现状情况与目标要求的差距,确定河流保护治理的主要任务,形成任务清单。并将目标任务明确分解落实到各河段、各部门单位。

3.3 治理对策要切实有效

以相关规划和方案成果为基础,结合河流现状问题与治理需求分析,因河而异,提出河流的“治、管、护”措施,形成措施清单。政府、河长、编制单位有必要甚至多次组织专题会共同探讨研究近期措施和长期措施的可行性。统筹考虑项目规模、资金来源,结合轻重缓急、实施效果等,形成“一河一策”治理清单。资金保障方面要整合各部门资金,最大程度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多渠道筹措。以此为契机,可通过水生态修复治理、中水回用、污水处理等技术方法的科研立项,与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争取相关科技经费支持。

在治理措施可行的情况下,明确各级河长、河长办及有关部门的责任,形成责任清单和实施计划表。

4 结束语

“一河一策”涉及面广,是下一步如何精准实施河长制的指导性方案,编制一本实用的方案离不开政府统筹、各部门参与集思广益为河流健康出谋划策。本文探讨了方案编制要点措施,对重点工作进行总结归纳,希望对其他地区的方案编制工作有所参考,共同推进河长制工作。

猜你喜欢
一策河湖河长
山西省总河长、副总河长(总湖长)及省内主要河流省级河长的公告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打造“三晋”幸福河湖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河北省滦河“一河一策”方案编制与实施评估
旧改“一村一策”补偿差异大? 黄埔或执行片区标准模版
黑龙江:河湖治理保护成效明显
河湖长制
山西省省内主要河流河长调整公示
从法律视角看“河长制”对水污染防治的作用
一城一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