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制度活力,構建特色模式

2019-02-14 02:23卜樂
澳门月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區域大灣區環境

卜樂

明晰灣區意圖,深化合作

創新發展是目前大灣區建設中最為受關注的一個點,而討論創新,必定要先從大灣區建設的意圖與背景談起,這是創新發展的依據。2017年7月1日,在國家主席習近平見證下,香港特區政府、澳門特區政府、國家發改委及廣東省政府共同簽署了《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確立了相關行動綱領、明確了重點任務,標誌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而在《框架協議》中明確提出“努力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更具活力的經濟區、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和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的示範區,攜手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目標。基於目標的確立,我們對於大灣區建立了幾個重要認知:

首先,大灣區的建設是在“一帶一路”國家發展戰略之下提出的區域發展戰略。而“一帶一路”倡議,是我國在新一輪全球化中的重要發展思路,在這其中需要培育一些重要的區域平臺,如果說從國內去選擇區域發展樞紐節點或區域平臺,粵港澳大灣區無疑是一個非常適合的選擇。因為在此區域中,它涉及一國兩制中的制度優勢,包含三個關稅區,相較其他區域而言,具有無可替代的優勢。因此,大灣區的第一個意義在於它是我國“一帶一路”建設中的重要樞紐節點。

而灣區另一個建設意圖就是在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的建設中,深化內地尤其是珠三角城市與港澳間的合作,提升灣區整體的區域競爭力,同時也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發展,使港澳能夠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這也是當前比較普遍的共識。從此意圖延伸,我們可以進一步探討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與以往的幾十年所提到的粵港澳合作有何深入。粵港澳合作概念早已提出,在內地改革開放之前,與港澳地區在民生方面就已有非常多的合作;改革開放後,隨著內地開放發展,機遇的湧現,粵港澳地區的經濟合作成效愈發明顯。

灣區建設比以往粵港澳合作勢必會更進一步。首先就體現在制度創新將成為未來合作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以往我們可能會把創新或者制度創新看作是工作中所需的一種配合,而在未來,制度創新將不僅僅是一種配合,而是一項直接的工作內容。港澳回歸後,三地之間的互相合作,比如粵港、粵澳間的合作、所制定的政策,推出的創新性制度,已經取得不少成效,因而未來制度創新將是灣區一種常態化的工作,這是首當其衝的認識。再者,第二方面的認識是,對於區域整體性的強調會比以往進入到更高的層次。過往提及粵港澳地區時,我們的視角更關注的是其中幾個核心城市,比如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等,但未來灣區的建設中,核心城市依然會是關注重點,但將會更加強調區域內部的網路聯繫,強化城市之間的聯繫,即區域網路性的構建,會通過增強城市之間功能性的聯繫,從而提升灣區整體的綜合實力。

問題導向,推動創新實踐

灣區更進一步的第三個方面就是“港澳所長”或者“港澳優勢”將會更為強調。“一帶一路”建設推動中國產品全球化,就需要充分發揮港澳平臺的作用,一方面透過灣區進行資源整合,另一方面藉助港澳平臺走向國際市場。

因此基於大灣區建設意圖以及大灣區相較以往粵港澳合作更進一步的兩項認識的基礎上,我們需要探討未來大灣區應該怎樣進行創新合作與制度創新。除了上述的目標導向分析外,從問題導向亦可以進行分析,也就是當前大灣區的發展面臨怎樣的挑戰與困難,從解決問題的角度繼而來探討未來如何實踐創新。

其一,挑戰在於大灣區內的要素如何能夠更高效地自由流動?這也是當前最急需解決的問題。要素的流動包含貨物(物資)流動、人員流動、資金流動、資訊流動。如果這四方面要素能夠自由流動,實現資源高效配置,將能夠更好地促進區域發展。

其二,當前我們面臨如何更好地運用區域協調機制和溝通平臺,如何細化已有的機制的挑戰,在缺乏先例的情況下,需要一定的摸索,來找到更為高效的途徑。

其三,雖然在官方、民間重視創新,但創新的發展基礎仍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比如創新人才仍是不足的,無法滿足快速的社會變化需要。另外,創新環境的打造仍需要完善,比如環境建設中的制度要素、資金支持體系、生態環境、社會氛圍、企業生態等都會影響整體的創新環境。

因此要素的自由流動、區域協調機制的進一步深化以及創新能力與環境的改善成為了時下灣區所面臨的三大挑戰。

基於這三項挑戰,未來的探索可以考慮首先從要素的自由流動入手,比如研究如何促成通關更為便捷。雖然現在通關比起十年前已經方便了很多,但更便捷、高效的過關仍是大眾的迫切需求。再例如,現階段粵港澳間一些已投入使用的交通設施,例如港珠澳大橋,如何讓其效益更大,更好地發揮其加速人員、物資流動地作用,也是大家關心的。

再者,要認識到未來政府在制度創新工作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過往的幾十年中市場的"手"對港澳和內地經濟發展的作用已有目共睹,而在區域未來的合作發展中,政府的作用不容忽視。用經濟學的理論解釋,當區域合作發展到一定階段,通過市場的手所推動的功能性整合,將會轉向由市場與政府共同推動的制度性整合。區域合作的制度性整合發展,需要政府發揮更積極的作用。包含組織溝通、政策制定、政策落實,政策的實施監管等方面的工作。

鼓勵青年,創新嘗試

此外,在創新實踐上,社會比較關心港澳青年未來在灣區發展的問題。目前協助港澳青年在粵發展已有一些成效,但未來發展空間仍很大。在內地,包括自貿區在內的一些平臺如港澳青年孵化器、港澳青年之家等類似的孵化器平臺,已經為港澳年輕人在珠三角的發展提供了便利。在大灣區建設的機遇下,建議港澳青年首先將個人發展觀建立在區域的層面,而非建立在某個城市的層面。較為傳統的發展觀念,往往是先考慮地處哪一個城市,確定在哪一個城市生活,然後規劃個人在這個城市中的發展空間。未來,建議將這種發展空間從單個城市擴大到灣區,即不僅僅是從身處澳門、香港的單個城市考慮自己未來的發展路向,而是從身處粵港澳大灣區,來思考自己未來的發展空間。這種粵港澳大灣區的區域發展觀樹立,將促使青年人更好地利用當前交通基礎設施便利化、通關便利化等優勢,形成異地工作、同城生活的便捷模式,也就是可能一位澳門青年白天可能在中山工作,但夜晚依然回到澳門家中居住,亦或者澳門工作、中山居住,這都有可能實現。如今的交通便利程度已遠高於十年前,因此我們的發展將不再局限於一座城市中,而是將擴展到灣區當中。

此外,通過目前接觸到的港澳青年,感受到他們對於灣區的高度關注與熱情,但處於觀望中的他們也很希望瞭解在灣區中能夠獲得怎樣的發展機會,所以他們對灣區仍有不確定性感與疑慮。比如對營商環境的不確定,可能令他們對進入大灣區發展會有一些疑慮。但是回想三四十年前,他們的父輩在內地投資時,其實當時的內地營商環境與港澳差異可能更大,但他們的父輩通過大膽的嘗試與突破,不少人都獲得了不錯的收益。個體的努力嘗試,有助於形成一種氛圍,帶動身邊越來越多的人進行嘗試。在相互的影響中,營商環境也將不斷優化。

人才儲備,催生“澳門模式”

在灣區的發展與青年的發展空間拓展的這個過程中,政府在增加本地人才儲備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例如澳門政府近年來都在力推經濟多元,這個發展的過程自然會涉及到一些新興行業,比如特色金融、會展業以及中醫藥產業等,從澳門目前的人才儲備來看,在這些產業的人力資源方面有待進一步增加。雖然,人才可以引進,但本地人才的儲備是地區長期發展的保障,所以未來在建立了前述的先進觀念的基礎上,政府需要採取相應的鼓勵機制來加速本地人才儲備,擴充相關學科的建設。

當然人才本身是不斷流動的,在灣區內人才會自由流動,很多人擔心是否對於澳門而言,會出現更強的“虹吸效應”,也就是澳門人才被灣區內其他城市吸走,這是可能出現的,但這並不是大灣區建設所促生的,與我們所強調的灣區發展的區域整體性並不矛盾。一座城市自身準備不足,自然可能會出現它的人才被周邊區域的產業發展吸引走,又或者自身產業發展受限,無法提供更多的產業就業機會,那人才也可能會被周邊發展的產業吸引走。所以唯有自身的不斷完善、強大,才能防止人才被吸走的可能。

在以往的發展中,規模問題被認為是澳門發展的重要制約,本地人口少、土地資源有限一直限制了澳門的深度發展與產業擴容。但如果基於先前提到的網路化的區域發展模式,澳門可以思考未來如何通過與周邊城市的功能型聯繫,來強化自己的地位。國際上也有類似的城市,它的規模不一定很大,但是其他城市會覺得與它的聯繫是必要的,通過這樣的必要聯繫,城市的核心地位就被建立起來,並能發揮其特殊的功能與作用。

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機遇下,澳門需要繼續努力探索出自己的發展模式,來突顯出自身的作用與地位,把握自身特色優勢,在區域中發揮更大的功能。

猜你喜欢
區域大灣區環境
为什么耳朵进水后听不到声音?
良好的环境’”等十五则
区域环境生态建设
提升高中地理区域认知能力的策略
港人開啓「大灣區」生活
港人開啓「大灣區」生活
THE UNFORBID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