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思維,社會跨出創新關鍵一步

2019-02-14 02:23卜樂
澳门月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優勢思維傳統

卜樂

面對新事物,與時俱進

時下社會很流行討論創新,大家對於創新的思考,大部分認為可能是一個全新事物的誕生。事實上創新不單單是可能出現的新事物、新產業,也有對舊有事物的改變、改良。就好像在港澳二、三十年前,提及火鍋大家都比較陌生,甚至不少人無法接受所有的蝦、蟹、蔬菜在一鍋中混搭,當澳門第一家四季火鍋出現時,很多人帶著觀望的態度來觀察,但是如今,火鍋亦或者打邊爐已經成為人們重要的飲食形式之一。所以創新並不單單是一個新事物突然間的出現,而可能是某種生活方式、工作習慣的改良。

我們通過社會觀察看到創新其實是非常辛苦的事情。通常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都可能會面臨失敗的結局,而後續跟隨潮流來做的人中反而大有成功者。因為在創新的當下,社會環境未必能夠完全接受到這種改良的事物,就像肯德基在香港第一次推廣也是以失敗告終,直到整個社會環境中速食文化的興起,才在第二次創業當中獲得成功。再比如如今紅遍全球,尤其是中國內地的星巴克咖啡。過去咖啡要想進入傳統的中國飲料市場,其實面臨著很大的困難,因為在中國長期以來是以喝茶、飲茶為主要的品飲習慣,正是因為星巴克帶著新式咖啡的便捷、快速以及整體空間的打造,使得都市年輕人、中產階級逐漸接受這種生活方式,進而來選擇體驗咖啡的文化乃至成為習慣。所以創新事物能夠被社會大眾接受,並非一朝一夕。這種思維轉變在當時並不能被所有人接受。

通過上述的案例不難發現,創新的真正關鍵在於改變思維,那又要如何改變思維?過去我們依靠廣告來轉換思維,看到別人有而我沒有,就會想去擁有,改變自己,比如蘋果手機的風潮。現今,我們大多通過傳統媒體、自媒體、網路獲取更多資訊,改變思維。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不變早已不行。因為即使是相同的名詞,在不同的時期,它的內涵都發生了變化。我自己早前也曾希望能夠在澳門推動電影學院的成立,發展電影教育,因為今時今地的電影教育與以往很不同。傳統意義上培養出一批學生,等他畢業後,通過尋找投資人來拍出一部戲,然後推出市場,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過程。很多人很難跨出第一步,甚至難以維繫基本生存。而如今透過網路,首先低成本地將作品拍好,上傳,可以藉助網絡的傳播、銷售、眾籌進而獲得收益。近年來,很多小成本製作的電影在網路上爆紅,其影響甚至大過了那些大製作、影院排期的電影。所以網路時代加速了傳播,很多時候爆紅更是無厘頭的,例如直播平臺的出現造就了一批網紅,形成了獨有的網紅經濟。其實這也是一種創新,網絡紅人們在不斷的變化著自己說話、評論、互動、表演的模式,讓更多的人來接觸與接受。除了個人的聲名大噪外,更獲得經濟利益。

所以我們看待這些事物時,不是以排斥的方式來拒絕,而要嘗試去瞭解它,從思維上開始學會面對與接受,看看它的利弊表現。至於它是否能夠站穩腳跟,市場自然會給出答案,當市場無法接受時自然而然就會被淘汰。所以有些“新興”的事物,即使打著創新的名義,但還是新瓶裝舊酒,很快就會走向消失。如果能夠趁勢在特定的環境中順勢而為,反而能打出一片天。

比如澳門的手信產業,在旅遊博彩業興起之時包含自由行等政策的助力,借助遊客大增的環境,突出了澳門手信的概念,從而完全擴大了市場的佔有量,贏得了名氣,更取得巨大的收益,這就是一種傳統事物改良後走向成功的創新案例。

制度保障,澳門獨特模式

當然澳門的創新發展離不開制度的保障,尤其是回歸以來,在“一國兩制”的基礎上,澳門獲得了非常多的發展紅利。傳統意義上認為澳門小,可能影響力也較小。但20年的實踐證明通過“一國兩制”,通過中央的扶持與澳門自身的努力,澳門成功獲得國際關注,從地區性的發展逐漸上升到世界性的發展成績,旅遊博彩業更是全球聞名。

而除了制度優勢以外,澳門更得益於資訊獲取的方便快捷,無限制的資訊獲取與交互流動快速,使得澳門人較快地掌握了關鍵資訊,開拓相關商機。無論是為澳門走向國內市場,還是借助澳門本身優勢走向東南亞與歐美,都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加之回歸以來,澳門政府重視基礎設施建設,推動重點工程建設,雖然有輕軌等不如人意的工程存在,但總體而言,社會面貌發生了巨大轉變。隨著近期港珠澳大橋的開通,更是帶來全新的發展藍圖。當然一國、兩制、三個關稅區、三種司法制度與貨幣,註定了灣區融合需要一段時間。

而未來大灣區的發展對於中國經濟乃至全球區域經濟都是重要的示範。在此過程中,我們必須要明確粵港澳三地各自的定位,澳門作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葡經貿平臺,在去年更增加了文化交流基地的角色。所以這樣細小的地方,如何去把握優勢,尋求發展,就需要慎重思考。在澳門,隨處可見的中式建築,西式教堂,從建築、飲食、語言、生活方式、服裝等細節上,我們都看到中華文化與西方,特別是葡國文化的完美融合,也是400年的文化積澱來形成了這塊土地包容、多元、友愛的獨特氛圍。

在此文化氛圍之下,回歸的20年中,澳門更是以自信、開放、包容的姿態,歡迎世界各地的遊客與投資,促進澳門經濟社會發展,更好地向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邁進。

而澳門經濟的發展也正是基於這樣的歷史積澱、文化優勢、制度優勢的共同作用而產生的。隨著回歸後社會整體的變化,旅遊博彩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可謂一枝獨秀。但基於對澳門整體經濟長遠發展的擔憂,無論是中央還是特區政府,都提出了經濟適度多元化的主張,近幾年來更大力扶持相關產業發展,鼓勵中小企業適度多元化。

多元探索,法律更是保障

然而市場的競爭異常激烈。澳門在推動多元化的過程中,非博彩收益逐年增加,但是透過相關的數據表,我們並沒有辦法確定非博彩的收益是來自於博彩業本身的多元化,還是來自於中小企業的多元化。越來越多的娛樂場不斷增加非博彩元素,這其實給中小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壓縮了其生存發展的空間。所以在此背景下,政府應該從更高層次來統籌規劃以及引導中小企業的發展,因為它依舊是澳門穩定與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包含中小企業的人力資源問題、生存空間,都值得深入討論。

當然澳門面臨地少、人少等先天困境,後天卻可以藉助科技等手段克服。科技如此發達的時代,澳門可以利用先進工具來讓遊客有更加豐富的體驗,而不是現有模式中單單吸引遊客進入博彩場,在消費、娛樂、觀光、住宿過後又從其中離開,這無疑僵化了遊客對澳門整體的印象,著實可惜。所以,澳門應該借助3500萬遊客的優勢,擴大更多的消費區域、空間以及吸引更多的投資。

在這個過程中,中小企業並非不想參與,而是基於自身相對薄弱的力量很難做到,就需要政府有智慧地通過階段性目標方案的制定、扶持,來幫助中小企業與博彩企業在澳門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肩負起不同的責任。

在全球化的過程中,依法施政、法制建設已經成為各國、各地的共識,而法律也成為社會、產業發展的重要保障。我們擁有的認知大多是法律也許是滯後的,但希望它不要太滯後,因為對於很多超前的新生事物,法律是沒有辦法做出預估性的判斷,世界各國均是如此。但是今日澳門面臨的是法律能否跟上社會發展節奏的重要問題。在澳門傳統的法律思維中,沒有寫的是不可以做的,有寫的也會規定你要怎麼做。所以這樣的限定過於嚴重,法律滯後的程度也過於嚴重,又如何能鼓勵創新呢?此時更要引導到思維上的轉變,就是法律上沒有明文禁止的,可以允許不同的社會力量來嘗試,當嘗試後發現有問題,政府、立法系統可以及時介入,透過法律使之規範。如果一昧的禁止只是社會繼續墨守成規。例如Uber、滴滴這些新興共用經濟的傑出代表,亦是在全球的創新嘗試。但是澳門過於一刀切的做法,並不利於澳門交通與新興經濟形態的發展。

在這個一日千里、迅速變化的時代,機遇唾手可得,也可能瞬間消散,我們無疑需要擁抱創新思維,如同很多傳統的大型相機品牌,並未預料到最大競爭竟然是自於不同行業的手機,而非是相同行業其他品牌的相機。又如同電商的快速發展衝擊了很多實體店的生存,實體經濟也在一定程度上萎縮,但社會在不斷探索驗證的過程中,當電商發展到某個程度時,人們又開始回歸到實體的商舖,獲取更好的使用體驗,滿足消費升級。所以如今的時代,每一個行業都面臨階段性探索,最終來找到發展定位。

善用科技,凸顯自身優勢

毫無疑問,社會的創新離不開文化的積澱與基礎,澳門作為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特殊之地,更有提供創新的巨大文化動力。生活中,澳門菜就是中國傳統菜肴與葡國菜的完美融合。澳門在中華文化的基礎上吸收西方文化的優秀元素,進行本土化的改良,最終形成了自身特色。所以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之下,加上大灣區以及澳門本身的歸僑資源,澳門可以吸收到更多創新元素與優秀經驗,從而來轉變創新思維。

在澳門這個商業社會中,創新思維更多地被應用在商業領域。作為亞洲非常獨特的自由貿易區,幾十年來得到了非常好的發展。三、四十年前,澳門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但如今因為土地、人口因素的限制,澳門如果堅持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其實無法與他人競爭。所以此時科技就能發揮很大的作用,現今的澳門要去思考如何利用科技手段、人工智能等來彌補澳門人力資源不足等的劣勢,更好地評估自身情況,發展出適合的產業規模與產業形態。同時,在灣區發展中,科技是最容易切入的,不會受到關稅、技術壁壘的限制,能夠快速應用。科技亦可能在中小企業、博彩業、文化創意產業、電影產業的發展中產生巨大助力。

比如當下影視的特效製作,大多在網路完成,經由網際傳輸,快速便捷,不耗損社會資源,甚至在借助科技、網路的優勢之下,可以順勢發展遊戲等產業,這種新興產業所創造的產值是非常巨大,內地的騰訊就是最成功的案例。在現今澳門超過90%的大學升學率、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時代,澳門並不是完全缺乏人才,而是需要妥善進行學科規劃,確立適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吸引海外留學的澳門青年回到澳門貢獻發展。如何善用這一批人才才是關鍵。

灣區的建設,大橋的開通,坊間不少人認為可能會吸引澳門青年與人才前往其他區域發展,但經濟誘因客觀存在,當澳門的收入中位數已經達到灣區較高水準時,有多少青年願意前往灣區其他城市發展,是需要打一個問號的。當公務員430的點數、從事莊荷等行業獲得高薪時,澳門的青年不一定會放棄現有的優渥條件去貿然創新、創業,所以創新的氛圍亦是提醒澳門青年要看到市場,明確所長,做出前瞻的決定。

政府帶動,轉變固化思維

同時,對於澳門政府而言,思維的轉變更是重要,因為它決定了政策的走向,政府的作風更對社會風氣產生極大影響。我們期待隨著港珠澳大橋的開通,政府的思維也能夠發生重要轉變。在大橋建設以及開通之時,我們從未想過港珠澳大橋本身都能變成一個熱門景點,帶來觀光人潮,所以短期內造成了大量遊客湧入澳門,措手不及。那未來必須去思考如何善用珠港澳三地的優勢,進一步推動人員、貨物運輸。現在香港取消了當日能夠購買前往珠海的票務工作,而是否可以藉機將人流引到澳門,產生額外的觀光消費吸引力後,再經由澳門回到珠海,不失為新的思考,並非一定要通過傳統的拱北口岸去過關。所以細節處處彰顯思維轉變的重要。恰如一臺電腦的程式,如果你輸入固定板塊,就會照此一直運轉,不會有新的改變。但如果設置一個靈活的模式,可以因應情況來不時改變,就可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過去很少有人會想到香港兒童在香港念書、珠海居住的模式,如今香港政府已經發牌給校巴,允許通往珠海接送兩地兒童就學,時間上甚至快過深圳某些地區,給兩地民眾帶來不少方便。

所以思維的轉變,在尋常生活裡,也在產業發展之中。未來包含澳門的產業創新、社會創新在內,都離不開思維的創新。旅遊博彩業需要不時創新維持繁榮,美食業亦是作為世界美食之都的澳門的重要發展思路,而涵蓋這些產業在內的整體產業鏈的發展,更需要政府秉持開放的態度嘗試接觸新事物,放低門檻讓其進入,繼而進一步規範。

如同現在社會輿論中廣泛提及的特色金融,其實可以從黃金等角度思考。盛產黃金之一的非洲與中國之間的貿易往來逐漸增加,澳門能否在其中發揮一定的角色?事實上,可以在澳門建立中國非洲黃金交易市場或交易平臺,方便兩地在境外的黃金交易與結算。在產業發展上,也可以利用澳門本身的博彩優勢,組建亞洲博彩聯盟等,集合亞洲區的力量來推出共識或倡議,拒絕洗錢或者其他地下賭博等形式,通過自身的規範化來讓亞洲博彩業在理性、有序的競爭合作當中尋求共贏,而不單純是魚死網破的競爭態勢。在這個聯盟的組成過程中,澳門可以發揮的博彩業發展經驗,掌握主動權,更提升了澳門的區域與國際地位。所以雖然被稱為彈丸之地,但是澳門這片土地具有非常大的發展潛力與創新動能,最關鍵還在於思維的轉變。澳門人,你準備好了嗎?

猜你喜欢
優勢思維傳統
康有為《論語注》與儒家傳統經學之變革
骨法用筆 繼承傳統——梁贵臣人物画赏析
為民寫真弘揚傳統文化——浅析孙安先生的艺术特点
如何構建企業的生態優勢?
台商優勢的「大」於「小」
對人的狩獵:比較優勢視野下的內亞戰爭技術與軍事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