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浅析

2019-02-14 06:02郝宝英
中国科技纵横 2019年23期
关键词:开采量邯郸市水价

郝宝英

摘 要:邯郸市属于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地区,多年来地下水开采量占水资源总利用量约75%,多年平均超采量4-6亿立方米,全市面积58%为地下水超采区。为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量,遏制地下水位下降和超采区扩展,邯郸市自2014年开始实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项目,全面实施“引、蓄、节、关、改”等一系列工程建设和管理改革,压缩地下水开采量。持续数年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取得了较明显的压采成效。

关键词:邯郸市;地下水;超采治理;措施;效果

中图分类号:TV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9)23-0015-02

1 自然地理概况

邯郸市位于河北省最南端,雄据晋、冀、鲁、豫接壤区中心的优良地理位置,市境南北相距102公里,东西最长178公里,国土面积12047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446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7.0%;平原面积7587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3.0%。地形地貌复杂多变,形式多样,中低山、丘陵、盆地、平原和洼地均有分布,地势总趋势为西高东低,自南向北倾斜。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具有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等特征。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548.9毫米,降水总量为66.13亿立方米。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全年降水量的70~80%集中在6~9月,其中又主要集中在7月下旬和8月上旬。

2 地下水超采情况

邯郸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6.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6.2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5.7亿立方米。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计算量5.2亿立方米。全市人均、亩均水资源量分别为191立方米和171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仅全国的9%,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立方米严重缺水标准,属极度缺水地区。多年来,邯郸市年均总用水量约为18亿立方米,地下水开发利用量每年约14~15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75%~80%,是全市工农业及生活用水最主要的水源。多年平均地下水超采量4-6亿立方米。地下水超采区面积700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12047平方公里的58%。多年地下水严重超采引发了地面沉降、地下水漏斗、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泉水干涸倒灌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刻不容缓。

3 治理措施

2014年以来,邯郸市作为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四个试点市之一,全力推进工程建设,创新机制体制改革,多措并举、扎实稳步实施多项地下水超采治理措施。

3.1 工程措施

3.1.1 引,完善引供水工程,提高地表水调配能力

一是扩大引卫能力;二是扩大引黄灌溉能力;三是扩大岳城、东武仕水库供水范围。在已有引漳、引黄、引卫、生态水网等引水、供水工程布局基础上,以生态水网改造提升、引黄引卫完善延伸为重点,通过疏浚扩挖河渠卡口、建设分水调水提水工程,打通连接灌排渠系水道,实现境内多个水系的河湖渠塘互联互通,提高地表水调配运用能力,达到南北互济、西水东调,优化地表水资源配置工程,为农业灌溉、地下水回灌创造条件。2014年以来共清淤整治骨干河渠1234.13公里。区域内地下水下降速度明显减缓,甚至部分区域止跌回升,东部平原几十年来“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局面得以极大改变。

3.1.2 蓄,新建调蓄工程,增加地表水拦蓄量

在境内主要河流、引黄入邯工程沿线和东部平原渠系,通过建设一批调蓄工程,坑塘清淤扩容整治,增加蓄水能力,最大限度拦蓄漳河卫河等过境水、错峰水、雨洪水。几年来,修建泵站、扬水站点1800余座,成安县史村、大名县教善村、临漳县王明寨、馆陶县李沿村等较大坑塘整治102处,建塘坝65座,改善灌溉面积152.27万亩,形成压采能力1.98亿立方米。使东部蓄存水工程成为平时能蓄、旱时能浇的“及时雨”,并能源源不断地补充地下水,改善生态环境。

3.1.3 节,发展农业高效节水,推进地下水长稳压采

邯郸市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70%多,发展农业高效节水,会大大压缩地下水开采量。近几年,邯郸市广泛宣传,深入动员,以动为先,在超采治理资金未到位的情况下,积极投入节水工程建设,对不同区域集中连片规模化建设、专业化管理,大力推进土地流转,择优发展喷灌、微灌、高标准低压管道等高效节水灌溉模式。共治理面积747.76万亩,共中,水利项目治理306.12万亩,农业项目治理436.4万亩,林业項目治理5.1万亩。

3.1.4 改,地下水改换地表水,归还宝贵地下水资源

我市西部的黑龙洞泉域,包括峰峰、磁县、武安等地区,面积2400平方公里,系奥陶系岩溶地下水,相当于天然的矿泉水,是全市约二百万人民吃水的主要水源地。但由于邯峰电厂、新兴铸管、峰峰煤化工等众多高耗水企业,长期大量抽取地下水用于生产。造成泉域水源萎缩、水位下降、污水回灌等一系列问题。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期间,邯郸市自筹资金建设输水改水工程,用跃峰渠调引的地表水替代工业生产抽取的地下水,进行水源改换,改变了几个重点企业的取水方式,更多利用地表水。结束了邯峰电厂、峰峰煤焦化等企业多年开采泉域宝贵地下水的历史,开辟了泉域内企业改用地表水的新篇章。改换水源后年置换地下水5000万立方米。现今黑龙洞泉域又重现喷涌。

3.1.5 关,大力开展关停机井,遏制大量开采地下水

机井是开采地下水的最主要方式,由于机井工程具有隐蔽、规模小、分散等特点,加上机井建设管理不够规范,导致长期违规打井违法取水问题突出。在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期间邯郸市根据实际按照非农自备井和农业机井,分类别区别对待,摸清底数,妥善处理,针对性制定处置方案,分步骤有目标地规划实施地下水取水井的封填工作。2014年至今全市共关停机井3034眼(农用井2394眼、自备井640眼),形成地下水压采能力8000多万立方米。使私打、滥采地下水资源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地下水开采秩序有了明显好转,群众保护地下水意识大大增强。

3.2 非工程措施

3.2.1 创新水价机制,增强节水意识

按照“定额管理、计量收费、节奖超罚、精准补贴”的方针,全市完成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施行了按终端阶梯水价征收标准征收。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创新水价形成机制利用价格杠杆促进节约用水的实施意见》对工业差加别水价、工商企业、服务业累进加价作出了规定,各县也都出台实施意见。物价、财政、建设、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四部门联合发文《邯郸市中心城区阶梯水价制度实施方案》,实施了城镇居民三级水价制度。第一阶梯居民家庭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10立方米,一年不超过120立方米,水价为2.35元/立方米。第二阶梯居民家庭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15立方米,一年用水量超出120立方米不超过180立方米,水价为3.52元/立方米。第三阶梯水量基数为超出第二阶梯水量的用水部分,即一年用水量超过180立方米,水价为7.05元/立方米。各行水价改革制度的推行实施,大大增强了人民群众和企业的用水意识,对压采地下水具有深远意义。

3.2.2 加快水管体制改革,推行“建管一体化”

一是积极推行“建管一体化”模式。选择1至2个典型,改革立项规定,完善相关制度,鼓励种植大户、联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组织和村集体组织自主申报项目,允许其充当项目法人,实行先建后补,验收合格后,再发放补助资金。二是分类明晰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在试点县全面开展小型水利工程产权登记,各县政府组织开展工程产权界定、登记、颁证等工作。三是创新运行管护模式。按照管护主体、管护责任和管护经费三落实的要求,积极探索推广具有共性、可复制的农田水利设施运行管护模式。拓宽管护资金筹资渠道,用好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的政策,探索建立农田水利设施良性运行管护机制。

3.2.3 施行水权确权,开拓交易市场

为探索建立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长效机制,以明晰水权、定额管理为前提,加快建立符合市场导向,有利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的水价形成机制,在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项目区范围开展水资源使用权的确权登记工作。全市各县(市、区)全部完成了农业水权确权登记和水权交易方案的编制工作,将农业水权确权到用水户,共颁发水权证书155.1本,用水户持卡购电,刷卡用水。根据《河北省农业水权交易办法》,在成安县率先开展农业水权交易试点,完成水权交易细则的制定和审批,在四个村利用中国水权交易平台率先完成农业水权交易,交易量310865.23立方米。通过水权交易试点,形成了“政府主导,协会运作,平台交易,激活市场”的水权试点模式,有效提高了农业用水户交易意识,切实起到了培育农业水权交易市场的作用。

4 治理效果

4.1 地下水开采量逐年减少,压采能力大大提高

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项目实施以来,多措并举加大地表水利用量,最大限度减少地下水開采量,致使地下水开采量呈现逐年减少趋势。根据用水数据统计分析,2011-2014年全市地下水年平均开采量14.13亿立方米,随着超采治理措施的实施,2016年地下水开采量降至11.88亿立方米,2017年降至10.7亿立方米,2018年降至10.35亿立方米。水利项目形成压采能力3.3亿立方米,农业项目、林业项目实现总节水量2.77亿立方米,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8以上。

4.2 地下水位下降趋势减缓,部分区域止跌回升

近几年地下水位急剧下降的趋势明显减缓,部分区域地下水水位止跌回升。据监测,地下水压采实施后浅层地下水埋深2014-2018年年均下降0.15米,较压采实施前年均下降0.32米减少一倍多,其中城区、永年、鸡泽、原邯郸县、磁县等区县水位出现回升,其中永年最大回升0.93米。压采实施后深层地下水埋深2014-2018年年均下降仅为0.08米,较压采实施前年均下降1.38米大幅减少,其中,成安、曲周、大名、魏县、鸡泽等县区部分区域出现了止跌回升,其中成安最大回升1.29米。

4.3 地下水漏斗区影响面积缩小,中心水位下降趋势减缓

长期的地下水超采,造成了邯郸市东部平原区地下水出现了漏斗区,主要有三个浅层地下水漏斗和一个深层地下水漏斗。浅层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主要有肥乡县天台山、永年县东杨庄和馆陶县寿山寺漏斗。数个漏斗区多年来呈现出漏斗区影响面积不断扩大、中心水位不断下降的恶态。近几年随着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措施的实施,地下水漏斗区影响面积和水位恶态逐步得到了控制。2014至今,肥乡天台山漏斗区影响面积扩大趋势减小,永年东杨庄、馆陶寿山寺两个漏斗区影响面积均出现了缩小趋势,分别缩小约266平方公里、110平方公里。永年东杨庄漏斗区中心水位埋深出现了回升,年均回升约1.2米。肥乡天台山、馆陶寿山寺两个漏斗区中心水位埋深下降趋势也出现了减缓趋势。

5 结语

综上所述,邯郸市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项目实施以来,强化节水,多水源并用,工程与管理措施并举,持续数年治理措施实施,压采成效逐渐显现。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长久治理严格管理,才能恢复地下水位,改善地下水环境,最终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的目标,打造河湖贯通、水系相连、水清岸绿的水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猜你喜欢
开采量邯郸市水价
中国人民银行邯郸市中心支行
邯郸市
中国人民银行邯郸市中心支行
邯郸市
再谈河北省滦平县马营子乡高锶天然矿泉水特征与开采量估算
影子价格模型在水价分析推算中的应用
调水系统工程水价计算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利用统计分析法预测地热水可开采量应注意的问题
中国新疆石油开采量总额增长
西北干旱地区农业水价分担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