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婚先孕人工流产者的护理干预分析

2019-02-14 05:54徐庆芳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24期
关键词:人工流产护理干预

徐庆芳

【摘 要】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未婚先孕人工流产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本院接受此类手术的未婚先孕人工流产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基础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两组护理前SAS评分与SDS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SAS与SD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降低的更为显著(P<0.05)。结论:在对未婚先孕人工流产者实施护理干预时,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这样能够显著降低焦虑与抑郁情绪,提升护理质量,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关键词】 未婚先孕;人工流产;护理干预

文章编号:WHR2019104051

未婚先孕主要是由于婚前未采取保护的性行为等而造成的意外妊娠,人工流产是终止早期妊娠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1-2]。人工流产是指妊娠3个月内用人工或药物方法终止妊娠,也用于因疾病不宜继续妊娠、为预防先天性畸形或遗传性疾病而需终止妊娠者。人工流产可分为手术流产和药物流产两种方法。如果未采取正确的方法就极易会降低患者后期生活质量,并且会受到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影响。因为未婚先孕的人工流产患者大部分年龄比较小,心智仍处在趋于成熟阶段,缺乏对妊娠知识的深入了解,未婚先孕人工流产者经常存在着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对其正常生活和身体康复有着很大的不良影响,而这就必须要对其做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基于此,为了有效控制流产率和缓解未婚先孕患者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采取护理干预就显得非常关键。本研究主要分析护理干预对未婚先孕人工流产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本院接受此类手术的未婚先孕人工流产患者46例,年龄均在16~27岁,平均年龄为(20.9±1.1)岁,孕周8~11周,平均孕周为(10.1±1.0)周。对于非自愿人工流产者及由于自身疾病而不能耐受妊娠者则均不在此次的研究范围内。全部患者均在实施手术前通过B超检查证实为宫内孕,手术前给予患者采取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排除存在高血压及心脏病情况的患者。将此次研究的46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23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发现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对其进行对比。

1.2 方法

常规组: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方法,并向患者发放健康教育手册。

研究组:研究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具体如下:1)认知转变:对于未婚先孕人工流产者而言,极易因为社会、家庭等方面的原因而受到影响,经常会出现各种心理障碍情况,如抑郁、焦虑等。此次研究主要通过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积极与未婚先孕女性进行沟通交流,然后在拉近与未婚先孕女性之间关系基础上,进而对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归根结底,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方便从各个方面掌握患者的基本资料,以及现阶段所存在的健康方面问题,判断未婚先孕女性负面的情绪,明确认知转变的具体干预目标,通过加强动机,以此来有效地提升未婚先孕女性恢复健康的信心。2)放松训练:放松训练对于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有着重要的治疗作用。此次研究过程中,经过对责任护士进行统一培训后,然后由其来指导、帮助未婚先孕流产者完成放松训练。放松训练前,需要告知患者要完成一些前期准备工作,放松训练更多是采取想象放松法来完成。在首次实施放松训练时,主要由责任护士与未婚先孕流产者一同完成,从而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1.3 疗效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后焦虑以及抑郁程度评分,评分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来评价患者的焦虑程度,采取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来判断患者的抑郁程度。

1.4 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 20.0軟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n,%)和计量资料(±s)分别行卡方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评分及SDS评分

两组护理前SAS评分与SDS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SAS与SD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降低的更为显著(P<0.05)。具体结果见表1。

3 讨论

最近几年来,未婚先孕人工流产现象不断上升,而且呈现出低龄化趋势。事实上,因为未婚先孕者缺乏对安全避孕知识的深入了解,所以极易出现害怕、逃避等心理障碍情况[3]。再加上社会舆论对于未婚先孕问题的指责主要聚集在女性身上,由此患者经常需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极易受到各方的谴责,并害怕影响到以后正常的学习和工作,所以此类女性常常有焦虑、恐慌和抑郁的不良情绪变化,对于其自身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基于此,对于未婚先孕流产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4]。而通过认知转变则可以按照干预个体的实际情况来实施干预,对于学生而言,需要加强青春期两个方面的教育,即性生理教育和性心理教育;对于知识水平较低者而言,则需要将重点放在实施手术后安全性行为以及避孕措施等[5]。

本次的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护理前SAS评分与SD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SAS与SD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由此提示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减轻未婚先孕女性的焦虑水平和抑郁水平。

综上所述,在对未婚先孕人工流产者实施护理干预时,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这样能够显著降低焦虑与抑郁情绪,提升护理质量,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向红.医院门诊中未婚妊娠女性焦虑、抑郁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8,26(09):10-13.

[2] 汪文荣,李君,柴冬宁.人工流产后口服短效避孕药屈螺酮炔雌醇片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7,25(07):498-499.

[3] 顾青华.人文关怀式护理在腹腔镜治疗未婚先孕异位妊娠患者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06):833-834.

[4] 陈丽敏.过度前倾后屈位子宫人工流产手术术中减少人流并发症的中西医护理心得体会[J].环球中医药,2014,12(s2):159.

[5] 樊晓霞.延续性护理对产妇产后抑郁及自理能力的影响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7,34(06):724.

猜你喜欢
人工流产护理干预
人工流产术后应用屈螺酮炔雌醇对内分泌的影响
人工流产中运用心理护理对患者情绪影响分析
补肾活血法联合透明质酸钠预防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的研究
无痛人工流产麻醉中应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效果分析
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的疗效对比分析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