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的构建与创新

2019-02-16 23:18赵茂俞
山东化工 2019年22期
关键词:分析测试仪器设备资源共享

高 雅,赵茂俞

(合肥学院 分析测试中心,安徽 合肥 230601)

高等学校分析测试中心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开始建立。起初,分析测试中心大多吸取国外高校的经验,采用“专管共享”的模式管理大型仪器设备。这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达到了资源共享。其中,测试中心作为集中管理仪器设备的平台,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仪器设备的老化,设备管理人员的缺失,中心管理方式的单一,使得测试中心的存在和发展都遇到了巨大的挑战。到了21世纪,高等学校教学、科研水平不断发展,为了构建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的创新型高校,国家加大了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使得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又迎来了春天。为了避免仪器重复购置、资源浪费,提高各部门各学科间教学科研合作和社会服务水平,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1-2]。合肥学院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围绕“应用型、地方性、国际化”的办学定位,于2011年成立了分析测试中心,中心的仪器配置以“大型、通用、前沿”为原则,到目前为止,共计投资1900余万元,为了更好的达到“做精做强、开放共享”的目标,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对分析测试中心管理的方式和运行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分析测试中心也迎来了新的挑战与新的发展机遇。

1 分析测试中心建立的必要性

自分析测试中心成立以来,分析测试中心的发展面临着机遇与挑战。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加大,分析测试中心发展迅速。但是,各地的分析测试中心发展不均衡,有的生机勃勃,有的逐渐消失。但是,分析测试中心总体数量还是呈增长趋势,可见分析测试中心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历史的必然产物。

1.1 提高仪器设备使用率,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共享

分析测试中心是大型仪器设备的集合平台,通过分析测试中心将各部门各学科的资源整合,降低了仪器资源的浪费及重复配置,提高了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实现了资源共享[3]。仪器的集中管理可以帮助师生及时的使用到所需要的仪器,对人才的培养、科研成果的获得提供了条件,为学校培养综合性应用型人才提供基础,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水平提高、专业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4-5]。同时,大型仪器设备集中,有利于节省经费,提高投资效益,达到物尽所需、物尽其用。

1.2 支撑科研发展,促进学科交叉发展

高校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研究,高校科研的创新和成果离不开大型仪器设备,分析测试中心集中管理大型仪器设备为高校教师的科研提供保障[6]。同时,随着学校的发展,学科建设要求不断提高,需要大量的高水平科研成果来支撑。分析测试中心整合各学科仪器设备,对学科间的交叉研究,提高学科综合水平,促进学科间的发展,培养创新性的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3 努力促进人才培养,培养创新性人才

分析测试中心不仅是为科研提供服务,更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7]。高校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全方位、高素质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分析测试中心可以为学生提供仪器分析课程,通过对学生进行上课培训,学生可以亲自操作大型仪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扩大了学习的范围。同时,学生还可以利用中心的仪器自主开展课题研究,提高实践能力,做全方位的人才。

1.4 提升高校服务社会职能

高校的三大职责是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分析测试中心是大型设备仪器的集合平台,可以为许多企业和单位提供检测服务,是联系企业和学校之间的纽带。企业通过与分析测试中心的合作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检测研发能力,同时可以减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益,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中心为企业服务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发展,达到了资源共享,相互促进[8]。

2 分析测试中心管理运行模式的建设

合肥学院分析测试中心建立之初实验教师人员不足,水平较低,管理涣散,没有一套健全的运行管理办法。因此,我校的分析测试中心急需对管理运行模式进行建设,来适应新形势下学校的发展,更好的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对社会服务。

2.1 优化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分析测试中心工作中的很重要一点就是对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管理制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仪器设备的运行和使用效率。仪器设备的管理包括资料档案管理、仪器使用、维修维护以及改进更新等。资料档案管理包括从购买到运行过程中与仪器有关的所有资料。仪器的使用制度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仪器中心集中管理,由专人负责测试,对外开放,实现资源共享;一种是仪器对外开放,有相关资质的人都可以进行测试,可以节约测试时间,增加仪器的使用效率。仪器的日常维护对仪器的使用至关重要,只有明确的仪器维护办法才能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

2.2 优化人员管理机制

分析测试中心的人员水平决定着分析测试中心的发展方向。因此,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人员管理办法,提高中心人员水平。首先,要建立一套奖励办法,将测试水平与测试量与人员的工作量考核相联系,提高人员工作的积极性[9]。其次,要给中心人员创造仪器培训的条件,使中心人员的测试水平不断提高,鼓励他们多参加有关的技术交流会,加入相关的科研团队,积极申报相关研究课题[10]。最后,要对中心人员进行仪器维护方面的培训,仪器出现问题能够及时维修,减少因维修不及时造成的仪器闲置,资源浪费。

2.3 优化信息化建设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信息化已成为实现可持续化发展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分析测试中心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测试中心的竞争力。测试中心的信息化建设包括设备的查询、预约、使用以及仪器实时状态监控等。通过网上预约可以提高仪器的使用效率,实时监测仪器的使用状态,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效益[11]。

3 结语

应用型高校建立分析测试中心除了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更要根据自身的水平寻找自己的发展道路。通过建立合理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人员管理机制以及仪器信息化建设来提高仪器的利用率,培养出专业的人才队伍,在发展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和不断完善。

猜你喜欢
分析测试仪器设备资源共享
广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福建省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铁路通信网络安全的分析测试与可信防御研究
关于分析测试中心在高校实验教学中的思考
原子荧光分析中应注意问题及其仪器设备维护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
重视建、配、管、用过程管理 发挥仪器设备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