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实践育人模式

2019-02-16 23:18
山东化工 2019年22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育人精神

孙 巍

(本溪市化学工业学校,辽宁 本溪 117004)

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是培育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具有良好职业素养,能面对不同的职业岗位,适应生产、管理和服务的应用性技能型人才[1]。结合中等职业院校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办学特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核心,树立实践育人的教学理念,提升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将实践教学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内在要求[2],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专业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以实践育人理念为内涵的教学模式,使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能更好的适应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1 发挥资源优势,构建实践育人模式实施保障体系

职业教育肩负着传承技术技能、培养多样化人才的职能。改革现有职业教育教学,培养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的方式,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因此,充分发挥学校、企业、社会的优势资源,在多方支持的条件下,创新实践育人的模式,使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能够更加的适用和稳定,必需提升以下几点:

1.1 提升实践教师的素质能力

实践育人理念下的教学,教师仍处于主导地位,教学与技能指导仍需专业教师面对面的传授,因此,实践教师要求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具有娴熟、规范的操作技艺,具备良好的思想意识和奉献精神。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定期的到企业进行进修、培训,了解企业文化、职业精神,了解专业发展动向及社会需求标准,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才能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教育教学。

1.2 实践教学项目的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立德树人全程是实践育人的主要内容。大力推进实践创新教育,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与社会责任感,也是实践育人的重要内容。因此,实践教学项目的改革不能仅停留在知识、技能上的层面,要深度融合德育思想的教育内涵,改革创新实践育人的主要内容和形式,贴合企业、社会对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标准。

1.3 校内外实践教学环境的建设

实践育人的环境是开展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载体。在校企深入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合作企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资源优势,实现师生技能提升与培训。建设完善的校内实训教学环境,充分融合职业精神和企业文化,满足校内专业基础实践技能的培训基本条件,同时满足可以服务社会的分析检测规范实训基地的环境建设和实训设施等的基本要求,符合培养人才的实践育人模式教学实施的基本标准。

2 创新实践活动,搭建实践育人模式平台

在新形势下,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教育理念,本文提出的实践育人模式,旨在面对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培养的全体学生参与实践过程中提升职业意识,树立爱岗敬业、严谨认真、吃苦耐劳的精神,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求真务实、追求科学真理的欲望,从而提升社会、企业对专业培养人才的认可度,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2.1 创新专业基础实践能力的培养

以强化学生的社会适应力为目标。坚持教学与研究、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实现教学相长,这是实践育人的核心要义,因此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实践理论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在校企深入合作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实践方案,探索教育新方式,改革提升校内专业基础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实践育人模式有效实施的前提。

在校内的基础实践能力的培养,应结合校内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环境,按照企业化的标准,社会化的形式,完成校企共同制定的校内实训教学项目及基本技能训练,理论和实践知识有效的贯通融合,职业精神理念和综合技术能力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感悟与提升。

2.2 创新社会服务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新实践教育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为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提供良好的平台,是培养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服务社会采用“走出去锻炼”和“请进来学习”的育人方法相结合[3]。

利用假期时间,学生可以自行组织或是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步入社会,服务身边。通过普及宣讲、实践操作演示等方式,宣传分析检验的重要性及食品、药品和危险化学品等的安全常识,完成假期社会实践报告。同时学校也可以利用校内的分析检测中心对外服务功能,为学生社会实践育人模式提供载体,供学生亲身实践。学生在校内可以独立或协助完成服务合作企业的第三方检验等项目分析的实际应用实践。通过这种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实践方式,专业知识和技能得到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也都得到增强,这为学生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创新企业生产实践能力的培养

企业生产实践是实践育人模式下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4],它为本专业学生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创新素质教育构建了一个实践平台,是学生实践能力展示、演练、提升的最重要的环节。

在以往学生顶岗实习实践基础上,注重学生德育品质、思想意识和职业精神等的培养,加强学生考核评价的覆盖面。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岗位工作任务已不能作为考核的唯一标准,要注重学生在参与实践过程中思想意识和创业精神的考核,提升专业技能型人才的职业精神素质,从而实现职业院校“全方位育人”的职业理念,更好的服务企业的发展提升。

3 融合职业精神,强化实践育人的考核评价体系

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紧密契合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职业院校对于人才的培养不能仅停留在专业技能的层面,更应重视培养人才的精神理念,因此,对于实践育人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考核与评价是关键。

引入企业的管理模式,运用企业管理制度,将德育素养和职业素养教育贯穿于考核评价体系中。按照学期制,根据不同的实践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研究设计考核评价标准,注重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中的过程考核以及职业精神意识,综合考量学生的德育思想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使专业培养人才标准满足于企业发展用人需求,实现职业院校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对于人才培养的多元化考核评价。

综述,在国家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构建融合职业精神和创新精神理念的实践育人模式,不仅促进本专业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更有助于改善当前教育教学中对于学生精神层面培养中存在的不足,重要的是对于学生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除此之外,实践育人模式使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到了成长。学生的学习空间更加弹性,促进学生结合专业兴趣规划学业发展,也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育人精神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