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有机化学教学的探索实践

2019-02-16 09:57丁德刚杨新玲
山东化工 2019年18期
关键词:银河思政思想

丁德刚,杨新玲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理学部,河南 郑州 450046)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新时代的教育环境下,高校各课程的教师要主动适应课程思政教学的需要,紧密结合时代,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课程思政资源,在进行专业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渗透, 既育智,又育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有机化学作为农林类高校生命科学类学科的一门基础课程,由于其专业性较强,教师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只强调知识点和基本理论的学习,忽视了其育人功能。在课程思政的理念下,如何把思政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过程,还需要进行积极的探索。实际上有机化学课程中蕴含有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教师要能够找到有机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教育的结合点,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落到实处,发挥有机化学课程的育人功能[1-2]。本文初步探讨在有机化学的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从中可以提炼出爱国情怀、环保意识等要素,为教学过程中实施德育教育提供素材和实例。

例如,在绪论这一章中,讲解到有机化学的发展历史,可以向学生们介绍许多的国内外优秀化学家,通过他们的典型事迹和励志故事,使学生们认识到,在探索科学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它需要不怕挫折、锲而不舍,愈挫愈奋的勇气与精神。重点介绍忠诚爱国的邢其毅教授,他不惧艰险,爱国奉献,投身科学,成绩斐然。能够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培养他们的爱国精神,增强学习动力,从而起到提高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的作用。学习烯烃的聚合反应时,介绍生活中的塑料制品。塑料制品在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由于过量使用以及回收处理不到位等原因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开展,习近平主席的这句话已经深入人心。2017年底中国对以废旧塑料为主的洋垃圾执行限制进口措施,此举将进一步解决我国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也会倒逼全球固体废物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和相关技术的进步,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开阔学生视野,而且培养了学生们的环保意识,提升了道德修养,在无形中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在学习醇的取代反应时,讲解到亚硫酰氯时,向学生们介绍20世纪90年代发生的“银河号”事件。1993年一艘中国的海运货船,也就是银河号,需要把货物运往中东地区,在到达公海的时候,被美国的军舰和直升机给拦截了,他们给我们的罪名是,我们在向伊朗运输一批化学武器的原料,即亚硫酰氯。美国军队凭借他们强大的武力,把我们的银河号硬生生的逼停在海上,长达有33天左右,使得船上的员工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还要被美军强行搜查物资。在那个时候,我们国家并不是美国的对手,我国海军没有远洋能力,即使很愤怒屈辱也得忍受,因为那时候海上权益根本无法保障。但是到了如今,我们的国家正在大幅度的发展,我国的远洋舰队初具雏形,海军力量已经可以遍布全球,比如也门撤侨,海上交通线已有初步的保障,现在就连美国都不敢像以前那样轻易的说用武力来威胁我们。我们的国家也会变得越来越强,永远都不会让银河号事件再次发生。

课程思政是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重要途径。高校教师要提升自己的理论修养、道德修养,要在课堂教学中做到知识传授和思政教育的同频共振。虽然艰难,但只要教师思考琢磨这个问题,就能够找到突破口,挖掘出思政教育案例,长期坚持,积少成多,实施多样化的思政教育。

猜你喜欢
银河思政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银河
去银河洗澡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