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化工厂爆炸事故的启示:灾难,远比我们想的更近

2019-02-17 03:46
生命与灾害 2019年4期
关键词:重大事故响水化工厂

陈 晟

2019年3月21日,江苏盐城市响水县一家化工厂发生了一起特别重大事故:一声巨大的爆炸,把厂区变成了一片废墟,甚至周围两公里外的民房都受到了冲击波影响,窗户玻璃被震碎、吹飞,情况相当骇人;事故共造成44人死亡、九十多人不同程度受伤,伤亡惨重。

目前,这起事故的调查结论尚未最后公布,但基本可以判定,是由该厂严重违反安全规定而造成的责任事故。这起惨痛的事故背后,我们又可以看出哪些问题呢?

海恩法则的力量

对于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的人而言,“海恩法则”是一个被无数次提及的规律。它的大意就是:在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有很多起轻微事故发生过;在轻微事故的背后,有更多的事故隐患、事故征兆曾经出现。而一次次地忽略了这些警告,最终就可能发生一次重大事故作为惩罚。

现有的报道表明,响水这家化工厂就是非常典型的反面例子。在2018年2月,国家安监总局就曾发函,明确、具体地指出该公司存在13项安全隐患,责令整改,而其中两项隐患,很可能就与本次爆炸的发生有关。遗憾的是,这些整改意见并没有真正落地,最终还是让事故发生了。

从执法者的角度说,能够及时发现风险、责令整改,已经是尽到了自己的责任。而落实整改意见,更多的是企业的自主行为,执法机关也不可能时时刻刻都继续追踪、监督。企业,是安全的直接责任者,同时也是风险的最终承受者,这次罹难的44人中,绝大部分都是该企业员工。企业对风险的漠视,最终是用生命付出了代价。

显然,人类无法对抗客观规律,海恩法则同样如此。本质上说,当微小事故、事故征兆频繁出现时,其实也体现了生产系统中的整体安全状况存在许多漏洞。正所谓“厨房里不会只有一只蟑螂”,忽略这些提醒,并不能让风险就此消失。对于企业的管理者而言,这种小问题并不是“小麻烦”,而是冥冥之中最后的救赎,是掐断导火索的最后机会。

知易行难

当然,从这次事故引出的教训中,安全监管部门,是否应该采取更强力的监管措施,也是一个被讨论得很多的话题。

加强安全防范,往往会提高生产成本,所以企业有时候就会有这种侥幸心理。然而,侥幸的代价很可能就是几十条人命,甚至可能是周边大面积的破坏。

对于此次事故,江苏省纪委在通报中,点名批评了省市场监管局“重大公共安全抓得不实”的问题。然而,问题可能还不止于此。

对于“8·12”天津滨海新区特大爆炸事故,大家应该都还记忆犹新:165人罹难,304栋建筑物受损,直接损失达到68亿元之多。而涉案的工厂,同样也是在之前的安全检查中被发现有重大安全隐患,却同样没有起到“刹车”的作用。很难说安全监管者对此没有责任,但说责任全在监管者身上,同样也是不公平的。

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就是:既然该企业具有重大安全隐患,也没有整改落实到位,为什么就没有被责令停止生产呢?

在《安全生产法》中,第62条明确赋予安全监管部门责令重大隐患的企业停止作业、停止生产的权力。然而,那些规模较大的工厂,对于当地的税收、就业都有较重要的意义,一旦被责令停产,恐怕也会引出很多的问题,这才让第62条的“尚方宝剑”举在空中没有落下。特别是在经济发展遇到瓶颈时,这种两难的犹豫就会更强烈。

从这一点上看,安全监管部门当然是有责任的。同时,顺理成章地推测,地方政府对于安全监管工作的支持力度,恐怕也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

信心损失

然而,从本次响水化工厂事故以及天津海新区特大爆炸事故来看,哪怕仅仅从经济上来看,这种“关爱”也是很不划算的。一次特别重大事故之后,直接损失不说,当地群众必然也会对这些企业全面丧失信任,哪怕是没有发生事故的同类企业,很可能也会变成“过街老鼠”不得不筹划搬迁;想要引入新的同类企业,则民间的反对声音很可能会非常之高,让项目很难落地建设。

实际上,这种信心损失,远远超出了本地的范围。在“4·6漳州PX项目爆炸事故”发生之后,全国人民对于PX项目的容忍性几乎降到了冰点,每个想要让PX项目落户的城市,都不得不面对汹涌的反对声浪,需要去做的解释、沟通工作,难度也可想而知。可以推想,倘若近年内再出几次这种化工厂、化工园区的特别重大爆炸事故,恐怕化工厂真的只有统统搬到荒郊野岭去了。

在《流浪地球》中有一句台词:“信心是比钻石更宝贵的东西。”对于安全监管而言,这句话同样适用:如果普通老百姓,对于安全监管部门的执法力度丧失了信心,我们拿什么去说服他们接受各种制造企业的落户?没有新企业的落户、老企业的改造扩建,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又从何而来?

路在何方

坦白地说,任何制造企业都存在风险,对于化工类企业而言更是如此,完全、彻底地避免风险,无论中外企业都是做不到的。但是,这并不是说,风险就不能有效地管控。事实上,无论是响水事故还是天津港事故,最终酿成大祸的,都是存在明显的、严重的事故隐患,而且是早已被各方察觉却没有整改的隐患。

因此,是时候该正视隐患问题,采取更严厉的监管措施了。如果不能对安全生产问题抱有认真的态度,则此类特别重大事故将来还是难以避免的。

一个可行的思路,就是像当年对待煤矿采掘企业那样,对于涉及危险品加工的化工企业实施严格的审查、放行制度,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一律责令立即整改,规定期限内没有完成的,一律停业整顿。这种做法,既是法律赋予安全监管部门的神圣职责,更是对企业员工、当地居民和生态环境负责的态度。

另一个思路,则是重新审视化工类企业的布局问题。响水事故和天津滨海新区事故中,周边几公里外的居民都受到了波及,这足以让我们改变观念,要更谨慎地考虑工业园区的布局问题:隔离带是不是已经做得够宽?

事实上,工业园区的出现,让化工厂相对集中,风险也相对增大。“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一旦其中某个工厂、仓库发生火灾、爆炸,很容易就引发毗邻的化工厂也随之失火、殉爆,让灾难形成了连锁反应,破坏力成倍增长。如果能在园区规划上有所考虑,适当增大危险化学品处理企业、仓库之间的距离,或许能够有所预防。

另外,这两起事故也对我们的民防部门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问题:倘若战争某一天爆发,这些危险化学品集中的化工工业园区,极可能成为敌方攻击的目标,借此造成大面积的二次损害。我们的民防部门,似乎也应该对此预先做出防范预案,包括损害控制、人员疏散、环境损害防止等措施,降低可能的损害。

一次重大的损失,如果能换来大踏步的进步和全面的反思,那还算得上是发展路上交的学费。反之,“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猜你喜欢
重大事故响水化工厂
响水涧花海
某化工厂六价铬污染特征分析及风险评价研究
在火星上建一座化工厂
应急管理部发布2月份全国安全生产形势全国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同比均保持下降
响水化工园区关闭启示
渔网
响水流泉落花来
2015年各省区煤矿死亡事故统计分析
安监总局:前四月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致7385人死亡
开水不响响水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