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探析

2019-02-17 05:35李惠明
四川水泥 2019年12期
关键词:控制技术裂缝混凝土

李惠明

(福建省日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福建 漳州 363000)

0 引言

1 混凝土裂缝危害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生混凝土裂缝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进度与质量,工作人员开展返工不仅增加了项目成本,且影响到其他项目的施工效率。通过对建筑混凝土裂缝现象进行观察可知,当项目出现混凝土裂缝时,项目结构件的钢筋在内应力作用下会暴露在表面。在外界空气、水分的侵蚀下,混凝土项目内部会出现严重裂缝,降低项目的整体强度与刚性。

混凝土裂缝诱发的钢筋侵蚀问题,导致了混凝土结构软化,即钢筋混凝土结构项目的整体强度下降,若没有对其裂缝进行有效处理,会诱发恶性循环,严重影响到建筑工程开发建筑的安全性与经济性。如混凝土开始出现小裂纹时,工作人员没有对其起到足够重视,随着裂纹的逐步扩散,最终形成混凝土结构的贯穿裂缝、宽度较大裂缝时,此时混凝土项目的修复工作难度不仅增加,同时项目投资也会明显上升。基于有限元理论分析可知,混凝土裂缝的出现会导致建筑物整体强度下降,建筑物的抗震性与抗剪切性会出现降低。

在混凝土结构裂缝逐渐扩散过程中,裂缝的位移轨迹主要是,沿着结构项目的重心轴逐渐向上移动,导致混凝土项目的裂缝问题不断加重,此时项目的结构形变也会增加,建筑工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不断下降,给建筑物埋下了严重安全隐患。为了有效处理混凝土裂缝,施工人员在混凝土施工管理时,需要严格执行裂缝控制技术,消除裂缝产生的诱发因素,提高混凝土项目的整体施工质量与安全[1]。

2 裂缝控制技术分析

2.1 工程概述

福建双龙木业有限公司在平和县文峰镇的文美开发区,建设5#-8#厂房与办公楼,规划土建工程框架为七层、水电项目依据厂房生产要求进行安装,工程设计建筑面积为29650 m2。

2.2 裂缝诱发因素

通过对混凝土裂缝的事故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则可以得出诱发混凝土裂缝的几大因素,基于主要因素开展裂缝控制技术施工,则可保证混凝土项目的施工质量与安全。

第一是混凝土设计施工方案存在一定不足,由于在施工之前没有对其方案进行严格审查,及时发现设计方案的缺陷,给混凝土裂缝发生埋下了隐患。

第二是混凝土材料存在质量缺陷,由于混凝土用料非常大,因此混凝土项目施工的投资非常高,一些不法分子则投机取巧,生产劣质混凝土进行滥竽充数,严重影响到项目施工质量。

第三是混凝土施工阶段,由于监管不到位,导致了部分工序质量控制存在偏差,影响到了项目建设可靠性。

数学核心知识率不仅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率的必要条件,也为教育实践提供了一定的标准.基于作为数学核心的识字率的课程标准的发展是一种国际趋势.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教育改革始于教育标准和课程标准,在数学教育实践中起着主导作用.同时,确定数学的核心识字率对教学过程也是积极的.在识字率作为数学核心的指导下,教育设计更加注重数学文化背后的思维活动.课堂教学更注重提高思维和能力,教授的评价更注重基于维度和梯度的优化设计,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效率,让学生真正地喜欢数学.

第四是在后续养护阶段,没有构建科学现代化监管机制,降低了混凝土凝固质量[2]。

2.3 裂缝控制技术

1.设计方案严格审查

建设单位开展业主委托的5#-8#厂房与办公楼设计规划时,为了避免建筑项目出现较为严重的混凝土裂缝问题,需要在设计阶段对设计方案进行严格审查,及时发现混凝土设计施工方案中的不足,并对其进行解决处理。同时混凝土项目的后续养护工作计划,也需要进行评估审查,评估养护技术方案的可行性,以保障混凝土项目施工质量。

如在混凝土分层浇筑时,具体的分层量设计方案,通过科学计算与模型演示,可以对其分层设计方案进行合理调整,在确保混凝土整体施工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施工效率与进度。

2.材料质量控制

混凝土施工材料质量,将直接影响到项目施工质量与安全,若混凝土材料存在质量缺陷,将给混凝土裂缝埋下安全隐患,增加混凝土裂缝产生概率。为此工作人员必须对混凝土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根据混凝土生产制造的特殊性,构建全过程追溯质量检测制度,即在每一个环节开展对混凝土质量检测。如在混凝土生产阶段,对选用的骨料、添加剂、水泥等材料进行严格质量检测,并基于科学试验制定适宜的原材料配比方案,确保混凝土生产质量可靠性;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由于时间的延长,使得混凝土质量性能出现微弱变化,因此在混凝土进入施工现场时,需要由技术人员对混凝土质量进行检测,并对其质量性能做出评估。在正式开展混凝土结构项目浇筑工作之前,需要开展最后的质量检测,一旦混凝土开展施工则很难对其质量进行调整,因此浇筑前的混凝土质量检测工作非常重要[3]。

3.浇筑施工管理

在混凝土浇筑工作开展时,必须对浇筑施工进行严格管理,科学规避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发生。为了避免施工现场部分施工人员临时调整施工工序,影响到混凝土施工质量,现场监理人员必须充分发挥自身工作职能,监督检测混凝土施工质量。

为了避免混凝土浇筑时导致内部温度过高,需要基于建筑项目的施工要求,设计分层浇筑技术方案,科学计算分层厚度与浇筑面积,在浇筑施工时需要进行单侧浇筑,避免混凝土从多个方向开展浇筑,以避免混凝土在冲击过程中产生大量气孔。在单层完成浇筑后等待该层混凝土达到初凝状态,此时则可以开展下一层混凝土浇筑施工。

4.振捣工艺管理

相关工作人员利用专业的振捣棒进行振捣处理时,需要依据设计的振捣次序进行施工,遵循“慢插慢拔”的振捣工艺原则,即缓慢的将振捣棒插入混凝土当中开展振捣处理,在完成振捣处理之后,需要缓慢拔出振捣棒,以避免振捣棒进入离开混凝土时,对振捣区域的混凝土内部结构造成一定影响。

振捣上层砼时棒头要插入下层砼5cm 左右,保证砼的整体性和不出现施工冷缝。振捣时间以砼不再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并开始泛浆为准,避免振捣过度。振捣器距模板的距离,不应小于振捣器有效半径的1/2,并不得触动钢筋及予埋件。对于无法使用振捣器的部位,如止水片附近应进行人工捣实。振捣器插入间距,应不超过振捣器有效半径的1.5 倍,振捣中不得漏振。

5.养护监督控制

在混凝土项目完成基本浇筑后,需要等待混凝土凝固成型,在混凝土凝固过程中需要开展养护工作,同时混凝土凝固后也需要定期养护管理。通过对混凝土裂缝诱发因素分析可知,养护工作的不到位直接影响到了混凝土质量,为后续发生混凝土裂缝埋下隐患。

砼养护时为保证砼浇筑后在规定工期内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并防止产生收缩裂缝,砼终凝后,立即进行养护,避免太阳爆晒。用麻袋或土工布等覆盖,当气温低于5℃时仅仅覆盖养护;当气温高于5℃时,可覆盖后及时洒水养护或仅仅洒水养护,但要保持砼面的湿润。

在混凝土凝固阶段进行温度养护控制时,需要基于混凝土项目所处的外界环境,分析混凝土的整体温度变化,利用外界养护设备为混凝土凝固构建合理的温度环境,以避免由于混凝土内部温度过高诱发混凝土裂缝,或者是混凝土凝固过程中水分流失过大导致混凝土裂缝产生[4]。

3 结束语

基于工程案例分析了混凝土裂缝的诱发因素,并根据相关诱发因素,设计编制了裂缝控制技术方案。在混凝土施工时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技术方案,将裂缝控制技术落实到位,则可以保证混凝土整体施工安全性,提高建筑工程建设的可靠性与经济性。

猜你喜欢
控制技术裂缝混凝土
混凝土试验之家
关于不同聚合物对混凝土修复的研究
碳酸盐岩裂缝描述七大难点
混凝土预制块模板在堆石混凝土坝中的应用
对工程建设中的机械自动化控制技术探讨
混凝土,了不起
基于BTN8962TA的PVG32比例阀控制技术
地球的裂缝
景观照明联动控制技术的展望
生命必须有裂缝,阳光才能照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