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

2019-02-17 05:35何一龙
四川水泥 2019年12期
关键词:支模立杆拉杆

何一龙

(福建省闽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福建 泉州 362142)

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中高支模技术的应用,主要应用目的在于支撑,但是在具体应用期间该技术属于高危技术,不仅是因为该技术应用于施工环节所产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变化需进行严格审查,并且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对材料、技术要求等方面有着较为严格的标准与要求,所以在具体施工中需严格按照相关工艺要求、流程与规定开展施工,以此保障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避免施工期间出现安全事故。

1 工程案例分析

某总部1 号办公大楼,位于泉州市,该建筑地面建筑共21 层,建筑高度90.2m,建筑面积为42703m2,结构体系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其中首层局部高度为10.5m,需结合对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开展施工。

2 高支模技术要点分析

2.1 剪刀撑设置

依据相关规定与施工要求,需进行水平、竖向剪刀撑的合理设置,以此实现对支撑架整体结构的可靠性、稳定性提升,确保支撑架的强度达到标准要求,提升脚手架的承载能力。通过剪刀撑的合理设置,可以实现支架承载能力提升26%~40%[1]。另外,支架的承载能力也会随着剪刀撑设置数量的增大而随之增大,例如剪刀撑设置的斜框格与整体框格之间进行比对,若剪刀撑设置占比超过5%,那么支架的整体承载能力可以提升超过30%,若剪刀撑设置占比超过15%,那么支架的支撑能力会提升至原有的1.5 倍[2]。

2.2 外连装置

针对外连装置的连接,依据具体情况进行刚性连接方式的应用,在周围结构与支撑架之间直角扣件连接过程中,需采用钢管套箍,以此实现对支架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提升。与此同时,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将双杆箍柱式拉杆设置在支架的框架柱位置,进而提升支架的整体稳定性,降低施工期间出现安全隐患的几率。

2.3 水平杆设置

针对扫地杆的设置,需按照横杆上、纵杆下的原则进行合理设置,其在立杆位置需控制在距离地面20cm 处。针对水平拉杆的设置,需在立杆顶端位置与扫地杆之间均匀布置,考虑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间距,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拉杆步距要求条件下,合理分配步距,保持一步距内设置一道纵横方向水平拉杆。

3 高支模施工技术阐述

3.1 构造要求

在具体施工期间,针对高支模体系搭建,必须严格按照相应施工规程、施工方案开展,切不可在搭设期间出现违规操作、随意搭设的现象出现,以此大幅度降低高支模施工期间出现安全隐患的几率。

3.2 立杆

针对立杆搭设施工作业的开展,需在施工前对扣件及钢管规格、材质、外观做细致检查,只有确保搭设材料的质量性能达到标准要求后方可开展搭设作业。在具体搭设作业期间,按照规定在立杆下部设置垫板,应保证垫板厚度超过50mm,进而起到提升立杆稳定性以及整体承载能力的作用。针对梁板立杆间距的控制,则需按照设计要求控制梁立杆间距与板的立杆间距成倍数。需注意,上下立杆对接要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立杆的接头需要保持50cm 左右的错开距离,并且接头中心位置与主节点之间的距离应控制在步距的1/3 之内,进而提升立杆搭接的合理性。

3.3 水平杆

针对水平杆搭设作业的开展,其水平杆的间距,必须按照施工方案、施工实际要求来合理控制,并对纵横向水平杆进行拉通。需明确,在立杆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而水平拉杆的设置按方案的步距纵横向设置,在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杆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所有水平拉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增加稳定性。

3.4 可调顶托

需注意,应严格控制可调顶托的伸出长度控制在200mm 之内,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此外,梁宽度范围内顶托应与梁两侧板立杆同时施工,不得采用后补的施工方法。

3.5 剪刀撑

针对剪刀撑的设置,具体体现为:水平剪刀撑在扫地杆、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设置,架体中间水平剪刀撑的设置距离为每隔2-4 步距设置一道,以此实现利用剪刀撑进行架体之间的有效拉结;针对竖向剪刀撑的设置,需将连续剪刀撑在高支模区的周边位置由底到顶连续布置,若梁为Ⅰ类(≤0.6 m2),则需结合具体情况将竖向剪刀撑设置在一侧,若梁为Ⅱ类(>0.6m2),则需结合具体情况将竖向剪刀撑设置在两侧。需明确,剪刀撑设置过程中,竖向剪刀撑必须落地,其地面夹角需控制在45°~60°[3]。在具体搭设期间,施工人员需利用扣件进行相邻横杆或立杆与剪刀撑的连接,进而在提升高支模施工质量的同时,提升支架整体的稳固性和可靠性。

4 高支模施工要求

4.1 梁模板施工

针对梁模板施工的开展,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在具体施工期间,先安装梁底模,安装过程中需侧重对中心线的精准控制,可以借助拉通线矫正的方式来提升底模安装的准确性。接着,开展侧模安装作业,按照方案施工保证侧模与底模连接位置的质量。(2)若梁跨度的施工超过4m,起拱高度则需控制在跨度的1/1000 ~3/1000 之内,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3)梁模板需要与墙、柱等支撑架之间进行有效连接,通过构建完善且强度高的支撑系统来提升梁模板施工质量。

4.2 板面模板施工

板面模板施工作业的开展需注意以下几点:(1)板面模板施工期间,施工人员需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开展顶托、龙骨及小楞的施工,板模应从四周向中间铺设,模板应与支承的木方、梁侧模连接,用铁钉钉牢,板模盖梁侧模,模板板缝采用胶带粘贴,进而保障其施工质量。(2)需提高对板面标高与楼板厚度的关注度,并确保其模板平整性、标高达到施工具体要求。(3)注意核查楼板模板预埋件和预留洞位置的精准性。

4.3 柱模板、剪力墙施工

针对柱模板以及剪力墙施工的开展,需注意以下事项:需要将支撑承重架与柱、墙模板支撑之间进行紧密连接,进而为保证柱子垂直度达到要求提供保障,并避免开展混凝土作业过程中因荷载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柱子发生位移现象,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4.4 监测监控

针对架体搭设过程和浇筑过程设置监测监控,需注意以下事项:(1)在支模过程中应每周每月进行安全检查,形成检查记录,如发现问题立即进行整改。(2)在边角位置及中间每隔15 米设置监测剖面,通过在监测剖面设置水平位移和立杆变形监测点、沉降观测点,设变形监测报警值。(3)在浇筑过程中,根据监测频率进行实时监测,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作业,疏散人员,制定加固措施实施。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高层建筑施工建设过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高支模施工质量效果关乎到高层建筑的整体安全性与稳定性。鉴于此,要想进一步促进高支模施工技术作用和效能,要依据对高支模施工技术特点、要点的分析,严格按照相关高支模施工技术要求和方案,通过施行高质量高支模施工措施来实现对高层建筑施工效果的显著体现,确保高支模施工达到标准要求,最大化发挥出高层建筑的功能与作用。

猜你喜欢
支模立杆拉杆
高支模施工工艺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析
满堂碗扣支架间排距快速确定问题探讨
地基冻胀条件下碗扣式模板支架稳定承载力分析*
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探讨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
拉杆蠕变与螺栓退绕的耦合效应导致组合转子退化研究
超载下高支模碗扣式架体单元组装方式分析
三节点单拉杆式轴箱定位刚度研究
拉杆转子临界转速随拉紧力变化规律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