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分析

2019-02-17 05:35刘文涛
四川水泥 2019年12期
关键词:管理体制建筑行业管理人员

刘文涛

(贵州财经大学,贵州 贵阳 550007)

0 引言

我国建筑行业蓬勃发展,行业内建筑企业数量快速增加,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对于建筑行业整体而言,企业发展有助于推动建筑行业发展,但对于企业自身而言,激烈的竞争对企业提出了更严格的挑战。因此企业需要将精力放在企业管理上,通过创新工程管理模式,实现企业的发展。

1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水平低

目前很多建筑企业的管理层人员并不具备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观念仍然沿用传统观念,使用落后的管理技术,造成企业管理水平低。建筑工程规模大,工序多,管理内容复杂,仅依靠人员管理很难及时察觉管理风险,容易发生严重风险事故。当前企业虽然具备了信息管理系统,但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范围较少,并没有和建筑项目充分结合,信息发布和通知仍然沿用文件式和口头式,造成管理效率低。

1.2 管理体制不完善

为了能够提高管理效率,保证管理质量,需要不断完善管理体制,才能适应建筑行业的发展,满足时代对于企业管理的需要。但是建筑企业管理体制普遍不完善,企业对于管理体制的建设并不重视,将更多精力放在生产上,虽然显著提高了生产水平,但是管理能力没有提升。企业随意配置部门人员,出现成本负荷过重问题,随意裁剪人员节约人力成本,造成管理人员数量减少,影响到企业管理质量。

1.3 忽略管理模式的创新

建筑企业在企业施工管理上十分重视,在建筑生产上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创新生产模式,但是对于管理模式的创新十分忽略。如建筑工程一线施工人员的选拔上,缺少系统的管理,造成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其技术水平难以满足企业管理需要,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同时,阻碍企业管理工作的开展[1]。企业将大部分资源分配给生产中,忽略了对于管理模式的创新,造成管理模式落后,管理能力低下。

1.4 信息技术普及度低

虽然建筑企业广泛使用信息技术展开工作,但是信息技术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相对落后,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仍然以传统工作方式进行。同时企业使用的信息管理系统并不能良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和工作程序有所出入,难以满足管理工作实际需要。

2 新时期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方法

2.1 创新管理理念

建筑行业进入新时期,首要任务要对管理理念进行创新,管理理念是管理模式的先决力量,跳脱传统理念的约束,才能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建筑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掌握着管理决定权,管理人员首先应当对自身的管理理念进行创新,学习国内外先进管理理念,学习优秀企业管理理念上的精髓,做到取长补短,明确当前工程管理模式落后的关键,经过集中处理后,管理人员要将我国国情和国际先进管理体系相融合,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编制详细的管理规划。然后需要在会议上向全体员工普及管理模式的创新,全体员工都需要了解详细的管理模式变动,能够在工作中认真落实管理模式,才能将创新理念落实到实处。如预算管理中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施工管理中的阶段性管理理念等,推动创新管理理念的落实。

2.2 创新管理制度

对于管理制度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各个部门的配合上,需要企业具有较为强大的凝聚力,能够互相配合完成管理工作。相比于传统强制性企业管理,当前管理机制需要更加重视人文管理,能够将创新机制细化给每一位员工。推动管理制度的创新,首先需要将奖惩制度和管理机制相结合,在传统管理机制中,出现管理效率低下的原因在于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影响管理工作的开展。借助于规范的奖惩制度,能够有效激励员工,让员工能够转变工作态度,进而为管理制度的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需要增加风险评估工作,建筑施工经常需要使用大型建筑设备、带电作业以及高空作业等,需要利用风险评估工作提高施工安全性,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风险评估工作要根据实际案例和施工经验展开,按照施工进度对不同施工时期进行风险评估。最后针对风险评估结果,加强安全管理,提高施工的安全性。通过加强工程安全管理,可为工程建立一个良好的环境,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如建筑工程具有一定特殊性,工程需要和承包商合作施工,企业可在管理体制中增加供应商的信用体系,优先选择信用排名高的承包商,减少管理风险,并提高管理效率。

2.3 细化管理内容

对于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仍然需要建筑企业着眼于管理内容上,不断细化管理内容,加强各方面的监管。由于建筑工程规模大,施工内容复杂,工序多,需要不断创新管理关键点,细化管理内容,才能让工程管理更加完善。首先在安全管理上,需要采用分区管理方式,分成作业区、办公区和生活区展开管理,不同区域设置门卡,安排门卫人员监督施工人员穿戴安装设施,严格执行安全规范。施工现场也需要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可引进新媒体打卡手段,要求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严格落实APP 打卡,提高安全管理标准。在质量管理上,需要积极使用监控设备等信息手段,实时监管施工质量。在成本管理上,需要引入信息管理系统,严格控制每一道工序的成本,提高成本管理效果。

2.4 创新管理技术

为了提高建筑质量,需要不断创新施工技术和管理技术,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利用现代化的高新技术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创新管理技术包括创新管理人员管理经验和知识水平,管理人员需要根据企业当前情况开发信息管理工具,对企业展开信息化管理,实现创新管理技术[2]。企业可以引进优秀企业使用的管理系统,让信息技术人员根据企业情况进行再次开发,满足企业管理的具体需要。传统管理工作需要依靠人员进行数据处理分析,使用信息化管理工具后,可使用数据管理系统分析处理数据,提高管理工作效率,深入挖掘大数据背后价值,重新应用于企业管理中,提高企业管理质量。如企业可整理以往项目资料,建立企业自己的数据库,使用大数据分析工具分析数据,形成管理模型。在遇到管理决策时,可通过数据分析,找到管理经验,有助于完善管理决策。

3 结论

综上所述,目前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存在管理水平低、管理体制不完善、忽略管理模式的创新、信息技术普及度低的问题。本文进一步提出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方法,主要从创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制度、细化管理内容、创新管理技术四个方面落实。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能够有效引进先进管理工具,进一步提高管理质量。

猜你喜欢
管理体制建筑行业管理人员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聚丙烯泡沫塑料的制备及其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国外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对比分析——以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为例
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论各地高新园区管理体制
BIM2.0探索在建筑行业的新价值
信息技术构建建筑行业新格局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反思与构建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