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信用档案管理初探

2019-02-17 05:35王月娇
四川水泥 2019年12期
关键词:信用档案管理信息

王月娇

(福建省泉州市政协《泉州政协报》编辑部,福建 泉州 362000)

春秋时期的左丘明说:“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诚实守信的观念在我国由来已久。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变化,不诚实守信的案例越来越多,因此必须建立个人和企业的信用档案。档案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个人的信用档案将伴随每个人的一生,如上学、就业、经商、买房、社保等。企业的信用档案将广泛应用于融资、担保、商品赊购和其他经济交易中,是企业的经济身份证。而档案信息是否具有真实性是我们如何看待信用档案的重要关注点。原始记录性是档案信息的特性,社会各界对信用方面的质疑或是对相关政策的制定和组织实施及相关学界对此方面的探讨和追踪,都要以信用信息的真实性为基本和首要前提。由于档案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始终依托信息的真实性这一特殊性,信用档案的管理问题则无法被社会各界回避。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及应用改变了档案信息的收集和管理方式,互联网技术自身具有的广延性与即时性的特点为保障信用档案的真实性和有效管理提供了优势和一定的技术支持,下面着重探讨有关互联网大背景下信用档案管理的相关内容。

1 信用档案在建设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1、信用档案在建设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由于社会信用在在我国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性,对于信用信息的真实度以及如何保障且管理信用信息的真实有效性被社会各界普遍关注,人们在享受逐步完善的依托融合于互联网技术来打造的社会征信体系为自己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和商机的同时,也能致力投身于为打造健康有序的网络建设提出积极合理建议,政府也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监管和积极配合,但尽管如此,由于网络环境自身的特点,信用档案在建设管理上仍旧存在不足,如组织规划滞后、各地方标准不统一以及管理方法杂乱等问题。

2、互联网技术应用于信用档案管理上的缺失

在我国,由于最初国家还没有成立专门针对于社会信用管理的机构,因此网上交易失信、银行贷款被某些企业恶意拖欠的问题层出不穷,在问题严重暴露后,上海市政府率先制定并启动具有以自然人为主体,以消费信贷为主要服务领域特色的个人信用联合征信试点,自此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引发各地政府结合自己本地的实际来研讨征信体系的建立问题。信用档案管理上的条块分割严重,总层面各自为政,导致信用档案管理方法杂乱的问题,造成管理水平严重缺失。

3、档案管理部门和档案人员对个人和企业信用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上级档案主管部门对这方面的指导和专业培训力度还不够,档案人员对信用档案的内容、范围不够明确,未能有效服务个人和企业。

2 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信用档案管理方面的原由分析

2.1 经济发展大背景下信用问题面临挑战和机遇

21世纪初,网络的出现并逐步应用于市场经济加速了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互联网的到来使网络环境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客观经营环境[1],由于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及网络空间本身存在的广泛与虚拟性,依托于互联网发展的市场经济涉及到的问题中,信用与征信问题面临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没有信用,则没有秩序。”[2]他表示只有建立严格的信用制度,规范交易双方的契约关系,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市场经营的持续有序进行及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2.2 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为建立信用档案管理机制带来技术支持

网络的飞速发展使得企业和商家看中了其中蕴藏的巨大商机和市场便利,但无论作为交易主体的哪一方,都无法规避个人以及对方的信用问题而进行不顾自身利益或是违背市场原则的买卖交易,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无法避免网络空间由于自身的广泛与虚拟性对交易带来的阻碍和风险。经济中面临信用问题的无序管理增加了市场交易的不确定性和难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和限制了市场经济的持续有序进行和发展。从经济因素的角度分析,对个人来讲,无论作为参与市场经济交易的哪一方,及时存储和获得有效的信用信息能够为自己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而获得有效信息的理想方式则是通过权威的互联网网站直接获取、存储及查阅。对政府来说,建立信用保障体系有助于转变政府行为模式,是有效助力政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过渡的重要途径。政府在信用问题上投入了大量精力和财力,纵然有学者反对政府干预和监管[3],但没有政府的参与,则难以保证诸多中介机构所提供的信用档案是否具有真实性,凭借个人和各类民众组织的力量也无法有效快速的推动,对信用信息的征集也就无法探讨后续工作中的有效管理。

2.3 互联网技术应用于信用档案管理机制的实例分析

2000年5月,中国建立了第一个信用管理专业网站“信用中国”,自此,诸多省份均致力于打造地方的信用管理体系并取得显著成效。如汕头市为建立起地方信用体系连续出台的8 个有关政策,其中针对信用信息与信用档案管理的政策占了二分之一[4]。研究并践行不同管理方法、手段是为了保障档案信息的真实和有效性,依托互联网技术建立起的信用档案管理体系保证了档案信息的真实性的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促进国民经济水平的逐步提升。我们应当顺应当今时代发展潮流,依托互联网技术,建立更加系统化的信用档案管理机制,在社会信用方面为人们的生活和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便利的条件和有力的技术支持。

3 信用档案管理在互联网环境下依托分布式数据库的组织与实施

3.1 互联网出现改变社会信任结构

从古至今,具有信用关系的买卖双方均会因为彼此在交易中的客观因素--信用具有时间差这一难以避免的问题的影响而对彼此之间的交易产生一定的不信任感。现代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纯属理想化,因为信任与被信任者之间存在着的这种“信息不对称”,人们对改变这种市场交易中存在的尴尬局面的愿望显得十分迫切。建立信用档案管理体系的契机之一就是能够从根本上改善存在信用关系的交易双方彼此信息掌握得不对称的局面。互联网的出现导致空间和时间分离局面加剧,但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又使社会各方面出现前所未有的机遇和转机,为人们带来无数惊喜。互联网使完善系统信任机制变得越发重要,而如今出现的信用问题可直接归责为信用档案管理的问题。

3.2 互联网成为网络征信的主要工具

新的社会信任结构需要新的系统,即为信用管理的信息系统,有权威人士表明,目前信用体系的核心就是公共互联网平台。信用体系的建立使得征信地位变得重要,征信即指对他人的资信状况进行系统调查和评估从而形成信用信息原始记录的行为,而对于我国企业客户以及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分散、广泛和数据异构等特点,征集相关的信用信息成为难题。而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以及分布性技术特点,能把分布在各个角落的客户资料进行整理并有效分析等优势,被逐渐应用于建立信档案管理机制以及其他各个领域。

3.3 依托互联网以分布式数据库技术为方案范本建立信用档案管理机制

在我国,与社会相关的信用数据开放程度低,且征信机构能够提供的信息资料零散而不完备,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信用评级的不稳定性与不准确性,而网络的开放性与可以随时更新的特点可以使信用中介机构快速获得相应的诚信资料,且对互联网的海量储存与动态性的特点加以利用,则符合信用档案管理体系中对于信息处理方面具有的动态性要求。

在信用档案数据库的建设上,可以借鉴采取分布式数据库技术。由于分布式数据库具有可应用领域广泛、数据存储相对独立且稳定、可进行透明访问、具备良好的开放与兼容性等特点,将分布式数据库应用于信用档案管理体系上,可以节省集中建立信用档案数据库的投入,这样能够避免数据库在建立上出现不必要的物理浪费,一定程度上避免用户访问数据时出现各种局限,以此也更能有效实施资源和信息共享,便利社会需求。

3.4 引入区块链技术成为信用档案管理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我国,由于人口数量的庞大以及征信需求的多元化,与社会相关的信用数据开放程度低,建立信用档案管理体系也需要区块链技术的引入以便更好地实现信用信息资源共享,建立良好的信用档案管理机制,保证信用信息的真实有效更服务开展社会,促进社会的繁荣发展。区块链的去中心化、防篡改、可追溯等特性,为信用档案应用打造一个由多方参与与鉴定的可信任环境,为信用档案的数据安全、授权使用、跨区域互认提供全景的基础技术支撑,让信用档案信息生命周期的管理和应用行为都更加安全、可信、放心,为信用档案管理体系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智力支持,社会信用体系也会逐年进行完善和调整。

4 结束语

松下幸之助说过: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在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的大背景下,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带来变革,也为信用档案的管理和保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改变了市场经济的交易方式,由于网络环境本身的虚拟和广泛性,市场经济中的交易双方无法准确获取真实的信用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市场交易的不确定性,从而阻碍了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互联网成为查询征信的主要工具,为解决信用问题,各地正逐步建立起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信用档案管理体系,互联网本身所具有的即时性与广延性在方法和技术上为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便利条件。

猜你喜欢
信用档案管理信息
如何规范档案管理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订阅信息
信用中国网
信用中国网
信用消费有多爽?
展会信息
健康档案管理的“云”前景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