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造价控制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实践研究

2019-02-17 05:35许国荣
四川水泥 2019年12期
关键词:工程量招标工程项目

许国荣

(福州市广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1)

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造价控制有效性直接影响建筑工程项目实施成本,受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和竣工等阶段因素的影响显著,在建筑工程中实施全过程造价控制,有利于降低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提高建筑企业综合效益。本文深入分析了建筑工程造价费用构成,并系统性阐述了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和竣工验收阶段造价控制要点,以期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市场竞争力,保障建筑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1 全过程造价控制基本涵义

全过程造价管理是对建筑项目前期决策、可行性研究到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全过程跟踪、监督、控制,通过在各阶段实施特定的造价管控模式,实现对建筑工程造价的管控,确保建筑项目建设投资符合预期目标。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且部分建筑工程项目需要应用复杂的施工技术,加之市场建材价格的不确定性,导致建筑工程项目造价波动较大。因此,针对不同时期的建筑工程项目造价实施不同的控制策略,是有效控制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的关键。

2 全过程造价控制实施策略研究

2.1 项目决策阶段造价控制

在项目决策投资阶段,造价控制的关键在于投资估算,根据已实施的建筑工程项目,对比分析该项目投资总金额,以此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有效依据。为了确保投资估算文件编制的准确性,针对具体工程项目,可采用指标估算法进行投资估算,依据相关造价信息资料和可参考的工程内容,与拟建建筑进行对比分析,以此估算拟建项目投资总金额。在指标估算的基础上,对各子项项目进行投资估算细化,包括建安工程费、工程建设费和预备费等,以此细化决策阶段工程造价投资总金额,为后续建筑工程造价提高有效指导。

2.2 项目设计阶段造价控制

项目设计阶段对项目整体造价影响显著,尤其是不同设计方案的选择对建筑工程造价差异较大。针对设计单位设计专业技术能力存在差异的客观问题,为提高设计单位选择的科学性,可通过招标方式确定设计单位,综合考虑设计方案的创新性、经济性和投资估算的合理性,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优先选择技术先进的工程设计方案。在建筑设计方案选择过程中,可采用价值工程方法对建设方案进行对比研究,通过细化设计方案经济性指标、技术性指标等,对比分析设计方案的应用优势与不足,在满足项目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实现最佳的经济效果。同时,为了防止设计单位过度关注工程质量和新技术的应用,提高投资估算的准确性,可在设计阶段引入限额设计方式,对比同类工程,合理确定设计限额,并由设计单位分解、编制各分项、分部工程投资限额,提高工程设计人员造价控制意识。此外,为降低设计阶段产生工程变更风险,防止造价控制失效,应在设计完成后组织开展图纸会审,除不同专业设计图纸交叉审核外,还应当重点审核设计图纸与投资决策内容的一致性,严把施工设计图纸质量关,如发现超概算或与图纸不一致的项目,应提前调整和协调,为工程施工造价控制奠定坚实的基础。

2.3 招投标阶段造阶段控制

在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要点包括:工程量清单编制和发承包模式的选择等方面。

2.3.1 招标方式的选择

在招标方式的选择方面,常用的招标方式包括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两种方式,其中,公开招标覆盖范围广,能够提高有实力的企业关注度,从而促进投标企业的良性竞争,达到降低项目建设成本的目的。同时,由于公开招标工作量较大,导致招标管理成本上升。而邀请招标方式则是针对特定行业、特定技术能力的企业发起的投标邀请,其针对性较高,所花费的招标管理成本相对较低。在具体项目招投标中,可根据分项工程重要程度和主体工程施工顺序,对具体施工项目进行细分,可采用公开招标方式或邀请招标方式,在保障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合理控制工程招标成本。

2.3.2 招标控制价的确定

招标控制价的编制应依据工程量、相关取费标准、取费基础和计算依据确定,具体依据包括:(1)现行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与专业工程计量规范;(2)国家和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计价定额和计价办法;(3)建筑工程设计文件和相关资料;(4)拟定的招标文件及工程量清单;(5)与建筑工程项目相关的技术规范、标准、技术资料等;(6)工程项目特点、施工方案等。

2.3.3 工程量清单编制

当前,建筑工程招投标普遍采用工程量清单模式。投标单位根据招标文件中工程量清单计算投标报价,因此,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是投标金额有效性的关键。在工程量清单编制中,为了提高编制文件的科学性、准确性,建设单位可委托具备专业资质的单位编制工程量清单,并组织技术专家对工程量清单项目、数量进行复核,防止出现漏项、重复计算等问题。以基坑土方开挖工程为例,根据工程设计图纸,其土方开挖工程量应按基础垫层底面积×挖土深度计算。但在实际核算中,应适当考虑放坡面积,并将放坡的土方工程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此外,针对暂时无法确定的工程项目,可采用暂列金额、暂列工程量的编制,并在合同中单独列明,约定工程价款调整程序和内容。

2.3.4 合同签订中的造价控制

在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签订中,为保障各参与主体合法权益,避免合同履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分歧和纠纷,明确合同签订要求包括:(1)事先约定。针对可能对造价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如设计变更、材料价格波动等事件,按事先约定好的方法和标准进行明确;(2)明确调整方法。针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价格波动、施工技术调整等内容,明确造价调整方法,避免合同条款模糊而造成的纠纷;(3)文本规范。为避免合同双方对文本解读产生歧义,避免采用一词多义的情况,在涉及双方经济利益、质量标准的方面采取时间与方式描述相结合的文本方式。

2.4 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策略

施工阶段造价控制要点包括施工合同造价控制和施工现场造价控制。

2.4.1 施工合同造价控制

在施工阶段,施工合同费用约为整个工程造价的60%左右,加强施工合同审核对工程造价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在具体实践中,应根据双方签订的施工合同对施工过程中的程序进行控制,具体包括:(1)合同管理要求。安排专人负责合同管理,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跟踪,定期对合同履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组织、协调和解决;(2)合同变更。在尊重合同双方意愿的前提下,对合同履行过程出现的新问题、新变化制定防范措施,规范合同行为;(3)合同付款。根据合同中明确的付款方式、付款周期和付款流程等,规范付款审批流程,防范违规行为的发生,切实降低合同纠纷。

2.4.2 施工现场造价控制

施工现场造价主要通过现场签证方式落实造价控制。针对承包方提出的现场签证申请,应经监理、项目经理审核同意后方可实施。在施工阶段,造价控制小组应重点审查工程变更的经济性,并结合技术、监理部门给出的审核意见对工程变更内容、方案进行审核,防止现场签证弄虚作假、以少报多。此外,加大对现场签证制度落实规范性的检查监督,严禁不及时办理签证、结算时突击办理签证的行为,保证造价控制的连续性、科学性。

2.5 竣工结算阶段造价控制

竣工结算阶段是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最终环节,也是整个造价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程结算时,应对工程造价预算和实际执行情况进行审核,核查施工图纸与施工现场施工情况是否一致、有无按合同要求对不符合的费用进行核减,包括未按签证程序执行的施工项目、超出合同约定范围的工程量和部分违约费用等。此外,为了确保竣工结算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应加强对工程施工档案的收集、整理与移交,并对施工文件资料进行审核,为工程项目竣工结算提高可靠依据。在项目竣工验收后,应对竣工项目造价控制效果进行分析,总结造价控制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积累造价控制经验,为后续工程造价控制提供有效的有效依据。

3 结语

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中,项目造价控制应贯穿于自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结算全过程,针对不同阶段的费用支出制定切实有效的造价控制策略,实现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全过程控制,降低建筑工程项目实施成本,提高建筑企业成本控制优势,保障建筑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工程量招标工程项目
公立医院招标采购集中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EXCEL在零星工程量计算中的应用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路基设计横断面复测公路工程量及中间分次计量工程量的计算
铁路站场EBS工程量分解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工程量签证的几点思考
成套集团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实践和探索
工程项目与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