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背景下的城市旅游服务中心体系空间布局规划探索
——以厦门市为例

2019-02-17 05:35陈剑波
四川水泥 2019年12期
关键词:区级厦门市网点

陈剑波

(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福建 厦门361012)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居民出游需求强烈,2009年至今我国国内旅游人次和国内旅游收入环比均呈两位数快速增长。另据国家旅游局预测:到“十三五”期末,我国旅游市场总规模将达67 亿人次,巨大的市场需求将对我国旅游公共服务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为此,国家部委、省级层面多次下发相关文件,要求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厦门市也明确提出,要加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和咨询中心,推动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旅游集散体系。因此,现阶段旅游服务中心体系的规划布局问题迫在眉睫。

1 厦门市旅游服务中心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建设现状

近年来厦门市旅游业快速发展,2018年厦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达8900 万人次,同比增长13.7%,其中境外游客达430 万人次,同比增长11.4%;旅游总收入首次突破1400 亿元大关(达1402.12 亿元,同比增长20%;入境游客人数、国际外汇收入等主要旅游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全国重点旅游城市和副省级城市前列2。跟据《厦门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暨全域旅游发展规划》预测,到2020年厦门市将接待境内外游客1.2 亿人次,旅游总收入预计达到1680 亿元。

目前,厦门市已建的旅游服务中心按照规模等级和权属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即观音山旅游集散服务中心;第二类为旅游集散服务网点,包括分散在中山路、东渡邮轮码头、和平码头等多处服务网点;第三类为其他旅游服务设施,包括设立在火车站、汽车站、机场等重要交通枢纽的旅游服务设施,由其他区级部门或国企设立,部分隶属市旅游局委托其他单位管理经营。

1.2 存在问题

目前,厦门市现有旅游服务中心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设施以服务网点为主,市级、区级服务设施缺失,缺乏整体设计,未能形成体系;二是设施布局缺乏规划引导,整体布局出现“重岛内,轻岛外”的情况,岛内外布局不平衡;三是设施与规划的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商业网点、景点联系较少。总体来说,厦门市的旅游服务中心设置不管是数量还是空间分布均相对落后,与风景旅游城市的定位不相匹配,急需建立更为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体系,而旅游服务中心的建设更应作为重要抓手进行全市布局。

2 国内外城市旅游服务中心建设案例分析

笔者选取了伦敦、东京、墨尔本、巴黎、新加坡等国外著名的旅游城市和三亚、昆明、武汉三个国内知名旅游城市,从设置层级、布局模式、运营模式、建筑功能、突出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并总结出以下几点可供借鉴的经验:第一,东京、墨尔本、巴黎旅游咨询网点密布,众多志愿者提供人性化服务;第二,伦敦、墨尔本、巴黎、三亚旅游信息网络全覆盖,旅游服务智能化、便利化;第三,昆明、武汉、伦敦、新加坡的旅游服务中心站点与各类重要交通设施结合布局。

3 厦门市旅游服务中心空间布局规划

3.1 总体思路

为满足旅游业发展需求,契合城市建设发展进程,本次旅游服务中心体系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行业发展规划为依据,并与轨道交通、商业网点、公园绿道、旅游景区等影响旅游活动的专项规划相衔接,力求实现旅游服务中心等有关设施规划有效落地实施。项目规划近期保障重要景点需求,远期覆盖厦门全域。因此,笔者建议厦门市近期建设形成“一核四区若干点、岛内岛外全覆盖”的全域旅游集散服务中心体系建设。其中,“一核”即一个市级乃至区域级的旅游服务中心;“四区”即四个区级一级旅游服务中心;“若干点”即遍布全市交通枢纽及主要景区景点的旅游服务网点;“岛内岛外全覆盖”即通过“市级旅游服务中心—区级旅游服务中心—旅游服务网点”的层级设置,形成覆盖全市域的服务中心体系。

3.2 旅游服务中心选址综合评价

城市旅游服务中心选址应当结合厦门城市建设情况,充分考虑道路交通、旅游景区、商业网点、商圈、公园、绿道、驿站的布局。其中,交通条件是旅游服务中心选址考虑的主要因素,主要考虑城市主次干道、对外交通枢纽(包括高速公路服务区)、近期建设轨道线路及其站点、BRT 线路及其站点等。厦门市旅游服务中心选址方法,是通过将上述各因素按照重要程度赋予一定的权重值,划定影响范围,落实到全市空间一张图上后进行叠加分析,得出全市适合旅游服务中心选址的综合评价图,作为旅游服务中心体系选址的重要依据。

3.3 旅游服务中心体系规划建设方案

1、市级旅游服务中心

依据旅游服务中心选址综合评价图,结合厦门市建设实际情况,笔者建议将市级旅游服务中心选址于旅游集散人流量大、交通条件便捷、旅游资源相对丰富的厦门北站片区。

2、区级旅游服务中心

同样的,笔者建议在本岛、海沧、同安、翔安分别建设四个区级旅游服务中心,其中本岛片区依托于现状观音山旅游集散服务中心进行完善、海沧片区结合嵩屿码头和海沧湾进行建设、同安片区结合同安新城进行建设、翔安片区依托在建大嶝机场进行建设。近期建设的四个区级中心与市级中心空间上分布均匀,近期初步构建形成“一核四区”的旅游服务架构。远期根据旅游服务网络细化和城市建设需求,分别在本岛轮渡码头、本岛五通码头、海沧区乐活岛、集美区旧城、同安区梵天寺、翔安区东坑湾增设区级旅游服务中心,进一步在全市范围内完善旅游服务中心布局,最终形成“一核十中心”的服务构架。

3、旅游服务网点

为实现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从景点景区拓展到全域,笔者建议在全市合理分布设置旅游服务网点,为游客提供便利的旅游服务。目前全国大部分城市都处于旅游服务网络构架初步阶段,服务网点的数量、规模、需求等标准还在摸索阶段,通过对比其他城市经验,在全市旅游服务中心选址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初步估算厦门市旅游服务网点建设规模需求约60-80 个。初步建议至2020年全市设置服务网点62 个,远期2030年设置服务网点78 个,并按照各自不同特点进行分类。

综上,厦门市构建市级旅游服务中心、区级旅游服务中心、旅游服务网点的三级结构体系,既能满足现阶段厦门市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又能结合城市建设合理布局,是构建全域旅游服务中心体系的有益探索。

猜你喜欢
区级厦门市网点
快递网点进村 村民有活儿干有钱赚
保定市首家县区级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莲池区揭牌
七彩屋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舫山第二小学
于细微之处见柔版网点的“真面目”
组织祭扫活动 缅怀革命先烈
推进报台网深度融合 做强区级融媒体中心
基于EVA-BSC的农村银行网点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2015年厦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总表
县区级社情民意调查方法初探
老区情难忘——记厦门市老促会原会长张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