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9-02-18 08:36
重庆开放大学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受众时代政治

岳 阳

(沈阳广播电视大学 学习支持服务中心,辽宁 沈阳 110003)

融媒体这个概念是我国行业内人士和学者基于美国“媒体融合”理念而提出的。融媒体传播是指手机、网络等新媒体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相结合所产生的信息,通过不同的传播手段传达给受众的过程。相对于新媒体或者传统媒体,融媒体是理念媒体的一种,是将新媒体、传统媒体等各种媒体全面融合,将信息传播、内容以及新闻采编等多项资源进行整合,合理利用网络载体,在微信客户端、微博客户端、报纸以及广播等平台上进行全面的信息传播,从根本上实现不同媒体间的优势互补,提高信息传播速度,扩大覆盖范围,进而实现“资源通融、宣传互融、内容兼容”的目标。

一、融媒体的相关介绍

1. 融媒体的概念

融媒体这个词,是由“媒介融合”发展而来的。美国著名学者尼古拉斯·尼葛洛庞蒂在1978年第一次提出“媒体融合”的概念,就是“所有的传播技术正在遭受联合变形之苦,只有把它们作为单个事物对待时,它们才能得到适当的理解”。中国人民大学蔡雯教授于2005年第一次将融媒体引入国内,形成我国业界密切关注的新话题。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在2014年的第四次会议上顺利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这个意见和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重要讲话为主要标志,媒体融合发展不断上升为国家战略,被逐渐提高到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发展战略层面。之后,各种有关媒体融合的新政策陆续出台。由于融媒体自身具有强大的发展优势,所以其在很短时间内就几乎迅速占领了传媒行业的所有版块。

但是,当前我国理论界并没有明确“融媒体”这一概念。依据搜狗百科所下的定义,融媒体就是合理利用各种媒介载体,重点在于“融”,将报纸、电视等兼具共同点和互补性的各种媒体在宣传方面、内容方面以及人力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整合,真正实现“资源通融、利益共融、内容兼融”。它不仅是每个传播媒体的技术和外在形态的融合,而且是对媒体内部分布的充分融合,是一种被人们所容易接受的、新的、更加具有时代感,并且稳定发展的传播新媒介。

2. 融媒体的内容

融媒体的内容主要划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资源通融、宣传通融以及利益共融。首先,资源通融,就是有效整合新媒体和旧媒体的人力资源及物理资源,将各自服务转化为共同服务。将网站和广播台相结合,将双方的采编工作人员整合,组成“融媒体采编中心”。当中心记者外出采访时,携带数码相机和录音笔,在同一时间向网络和广播台提供新闻稿件。这样不仅提高网站、广播台新闻稿件的原创能力,而且确保双方新闻稿的来源,减少人力成本。其次,宣传互融,构建一种和谐互补的媒体管理。建立融媒体,就是妥善处理新媒体和旧媒体之间的关系,对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利弊进行全面分析,通过优势互补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可利用广播的迅速性、便利性,电视及互联网的无限受众、无限时间、无限作业以及无限空间的特点。最后,利益共融。大力发展融媒体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有利于效益这个根本,而效益具体表现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

3. 融媒体的特点

(1)转换传播重心主体

传统媒体的传播理念是从点到面,以媒体本身为主体,以媒体本身的特征为中心,对目标群体进行信息传播。在传播中,媒介传播主体记者、主持人以及编辑等决定媒体传播信息的所有内容。媒介传播分为媒体方和受众方。在新媒体时代,媒体是媒体方和受众方关联的媒介,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媒体方和受众方互相产生影响,互相传播信息,但随着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往往会出现脱离最初思想的信息传播。从新媒体时代发展到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开始高度关注受众群体的实际需求,以受众方作为主体实施媒介传播,重点强调受众方的个性化需要,了解受众方的体验,这样的传播速度更快,更加有效。

(2)传播形式多向互动

在传播信息的时候,传统媒体只是实施单向传播。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形式发生了多样变化,但这只是提高了传播速度,信息传播方法仍旧是单一的,并不是双向进行。而在融媒体时代,随着新媒体与旧媒体的相互融合,信息传播方法从单向性转化为双向性,从而确保了传播方式具有开放性的特征。通过融媒体传播信息,作为受众者,不再是简单的接受方,而是可以利用融媒体的自由切换功能成为传播信息的制造者。比如:评价每年春晚节目的好坏时,不再只是观察单一的投票率的多少,还会利用互动流量来直接判断节目质量的高低。公众对信息不仅可以自主传播,还可以通过接受、利用融媒体引起互动。

二、融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性

1. 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手段是融媒体

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尽最大努力不断拓展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渠道[1]。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7年出台的文件《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加强主题教育网站、学生互动社区建设,采用高校学生乐于接受的表达方法来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宣传阵地是校园媒体,它在高校师生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校园融媒体建设开始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主要渠道。

2. 融媒体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青少年学生聚集的场所是高校,青少年学生有活跃的思维且富含创造性,容易接受新的事物,而且有表达个人思想的诉求。现阶段,网络信息传播速度较快,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在相对开放的信息环境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承担着育人立德的主要任务,并且面临各种严峻的挑战。全面发挥融媒体信息传播快速、覆盖范围广、表现形式多样化以及互动性较强等特征,可以在无形中影响高校学生的行为方式及思想观念,同时也可以建立和谐的校园舆论环境,这样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实现全面育人,大幅度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三、融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1. 塑造完美的人格,不断净化网络环境

在融媒体时代不同媒介方法的影响下,融媒体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不断被彰显出来。为了通过融媒体获得更加全面的资料信息以及保障言论自由、信息传播自由等权利,大学生逐渐加强对融媒体的依赖。但是,在大学生真正享受这些便利的同时,问题也逐渐呈现。言论自由造成的网络暴力现象较为普遍,暴力信息及色情信息的肆意传播所导致的悲剧也时有发生。而高校大学生正处于构建世界观及人生观的重要阶段,在该阶段增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确指导其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得以体现,是融媒体时代必须要解决的时代任务。

2. 提高能力素质,顺应时代的要求

在融媒体时代,对大学生专业技能知识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对大学生还提出一些新的时代要求,要求大学生既要具有较高的传媒素养还要能更好地适应不同媒体的迅速发展。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应该始终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以各方面发展为主要目标,实现大学生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的共同发展,和时代环境进行有机结合[2]。根据新时代的要求,不仅要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要培养学生符合时代要求的时代素质,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顺应时代要求,增强适应时代环境的能力,从而实现高素质和高素养的双重发展。

四、融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和挑战

1. 融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

融媒体时代的出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其一,融媒体是从各种新媒体和旧媒体的不同特征出发,将各种媒体资源的长处进行整合,进而实现新媒体资源的最大化合理利用。其二,融媒体凭借其互动性的特点,有效发挥不同媒介覆盖面广、灵活性较强等特征,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很多新的教学手段,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得到全方位发展。其三,在教学实践中应用融媒体,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充实课堂内容、加强课堂教学互动性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 融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融媒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两个方面的挑战。一方面,课堂管理难度不断升级。课堂上低头族的数量日益增加,学生过分沉溺于虚拟化的网络世界,网上打游戏,通过社交软件聊天,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发挥产生严重影响,使课堂管理难度日益加大。另一方面,传统教学方法和融媒体之间存在冲突。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中,很多高校都采取宣教式的教学方法,学生缺乏较强的主动性,而融媒体的互动性特点,对学生主动参与有很高的要求。怎样探究出新的教学手段,是融媒体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

五、融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主要影响

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实现“脱域化”发展

所谓的“脱域化”就是指融媒体的交互性和数字化发展,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不只是局限于教师、课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彻底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比如,高校辅导员在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顺应时代要求,运用微信公众号以及微信推送等形式,有效实现线上和线下的融合,以一种开放、新颖的姿态和学生进行互动,使教育素材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传播。

2. 大学生思想政治传播的“再中心化”和“去中心化”同时改变

“去中心化”,简单来说,主要是指随着时代的发展,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不只是局限于教师在课堂上的传授,不论什么人都能够进行自身的思想传播。这就导致教育中心出现“去中心化”。而“再中心化”就是指充分利用融媒体传播思想,让大学生快速分解信息、形成自身的思想,再施以“意见领袖”的引领,最终形成一种新的思想教育群体[3]。“再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过程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方式受到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为其拓宽了新的渠道。

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选择性呈现”开始被削弱

融媒体的迅速发展,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传播中的“选择性呈现”开始被弱化。首先,在媒体融合并没有形成时,因为媒体本身的缺陷而出现的信息死角很难被消除,这样就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传播中往往会出现被人们忽略的盲区,进而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处于不完整的状态[4]。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运用一定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等,对其成员施加有计划的影响,使他们能够主动接受该影响,进而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所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中,有些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不符合的内容往往被掩盖。融媒体的发展改变了这一状态。

六、高校合理利用融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

1. 缺乏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工作理念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传统媒体的传播观念是从点到面,从媒体本身的角度出发,密切关注媒体本身的个性,进行大面积的新闻传播[5]。该传播理念与融媒体时代关注受众体验、关注受众个性化信息消费的特征是不相符的,无法满足用户的各种体验要求,也无法实现高校运用信息传播手段营造和谐校园氛围,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指导,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因此,要想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高校必须要树立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2. 缺乏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具体采编流程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从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前很多高校都构建了自己的新媒体平台,但校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处于一种较为松散的状态[6]。不管是后期的制作和发布环节,还是前期的选题策划、内容采编环节,不同媒体都存在独立运行的情况,流程中缺乏有效的统筹合作。虽然各媒体花费大量的信息资源,但是削弱了传播效果,因此也降低了信息本身的影响力,造成校园文化氛围被减弱,难以适应信息时代学生思想情况变化的现实需求。

3. 缺乏和融媒体时代传播要求相符合的专业人才

融媒体时代的出现使得高校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日益多元化。不只是传统媒体,一些新媒体也成为高校学生获得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比如:微博以及微信等,而且这两种途径逐渐呈现出融合的发展趋势[7]。这就需要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人员不能只是满足于传统的思想教育方式,简单的利用报纸等传统的媒体,或者单纯地利用新媒体来营造舆论氛围,还必须要跟上时代的脚步,立足于新媒体融合的高度,对不同媒体的传播方式及特征进行把握,提升大数据分析能力,让高校在合理利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营造文化氛围时,不仅有人气,而且接地气。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产生共鸣,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七、融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措施

1. 坚持受众第一的观念,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互动性

坚持受众第一的理念,加强新闻宣传互动性,必须要尽可能消除与受众之间话语上的差异,通过网络话语体系更好地传播主流价值观念,根据不同层次受众的实际需求,为其提供更加层次化和个性化的分众传播,紧紧抓住话语权[8]。这里必须要指出的是,坚持受众第一观念、运用新媒体并不是为了更好地迎合受众需求,而是在有效发挥传统媒体权威以及专业优势的前提下,运用新媒体文风生动活泼的特征,不断延伸拓展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大力推广和宣传主流意识形态,进而可以始终坚守在校园舆论的主要阵地。

2. 坚持数字第一的观念,提高传播针对性

所谓的数字第一,主要是指传播速度较快、传播面积大、传播形式多样化,以及传播内容具有针对性等。在信息化时代,促进媒体融合发展,既要树立大数据的观念,又要升级传播技术、拓宽传播平台[9]。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将来势必会采用全面化、立体化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是大数据时代与融媒体共同发展、互相作用的结果。大数据时代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多立体的数据信息,所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提高自身的数据分析能力,对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要进一步深入了解校园舆论发展最新状态和学生的思想状态,提高信息传播的教育性。

3. 坚持内容第一的观念,提升信息的精品化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着挑战,在通过信息传播途径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时,难以引起学生的高度关注以吸引学生参与其中,因此也就难以实现这些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10]。塑造优质的传播媒体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在融媒体时代,用较为专业的新闻素养审核和梳理信息,将最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学生,让其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有意义的信息,将有助于快速、有效地实现高校对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4. 提升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特色,实现资源优势互补

媒体融合的关键是将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产品进行有机结合,结合各自媒体的自身特色,把信息以不同的形态进行传播,让高校学生在获得信息的速度以及质量上真正实现动态平衡,满足所有学生的实际需求[11]。通过提高信息传播的针对性,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5. 增强人才团队建设,提升全媒体信息处理水平

在融媒体发展过程中,信息传播途径越来越多元化,信息传播媒体固定的工作方法及工作流程呈现出深刻的变革,对高校新闻工作人员职业素质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对新媒体进行开发和利用时,应该将学生作为教育主体和建设主体,将所有大学生作为参与的主体[12]。可安排学生直接管理官方新媒体,比如管理官方微信、官方微博等。一般而言,学生是最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也能够准确掌握学生所关注的舆论热点。这些媒体由大学生进行管理,在心理方面可以缩短和其他大学生之间的距离。在不断完善信息传播、促进媒体融合、整合高校舆论环境的整个进程中,根据学生所关注的焦点,将其整合处理成适应各种形式途径发布的信息,形成各种载体组合出现的聚合效应,获得显著的传播效果,从而建立最优化的思想教育舆论环境。

八、结语

在融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不只是局限于官方设置的场景,无论在什么媒体环境中,都能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活动,并且其话语环境具备多重性的特点。在任何环境下进行推广教育,宣传的通俗性及学科的严谨性都是需要综合考虑的。因此,在宣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不仅要有效做到宣传的通俗性,而且要考虑学科的经营性,利用校园舆论对学生进行引导,使用学生平时的用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容做出解释,这样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促使大学生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可以更好地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猜你喜欢
受众时代政治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