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讲解员的专业素质探讨

2019-02-18 06:28陈静
卷宗 2019年34期
关键词:专业素质讲解员博物馆

陈静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丰富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了解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讲解员是为观众讲解文物历史知识的博物馆工作者,需要有较强的专业素质,才能完成宣传教育的工作,讲解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为观众提供优质的讲解服务。本文对博物馆讲解员的专业素质进行了探讨,从专业知识技能,科学的讲解方法等方面论述提高讲解员专业素质的措施。

关键词:博物馆;讲解员;专业素质

1906年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开始设立讲解员,讲述陈列品的时代等相关信息,此后许多国家博物馆陆续设立专门人员从事文物讲解工作。博物馆是为社会发展服务,面向龚总开放的公益机构,为研究教育为目的,采集保存人类环境见证物行,为社会发展服务。讲解是博物馆辅助观众参观的重要手段,可以使观众深刻的理解展品,讲解可以使观众与讲解员互动中增加参观兴趣。讲解工作是实现博物馆社会教育职能的重要听,是博物馆工作的窗口,是让博物馆陈列品说话的媒介,是博物馆与观众的桥梁。讲解员要在观众参观文物中引导观众,帮助观众认识陈列展品内容,提高观众的鉴赏能力。博无感陈列说明往往比较精炼,观众难以从简单的说明中全面认识陈列品的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观众数量不断增长,对博物馆讲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讲解工作反映博物馆的宣传效果,解说员的语言形象都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每个博物馆的性质,规模不同,观众职业,文化程度不同,对不同类型的观众要有不同的讲解方法,讲解内容要根据观众的需求因人而异,才能提高讲解效果。必须提升讲解员的专业素质才能更好的提升讲解服务,提升博物馆的宣教水平。

1 讲解员在博物馆工作中的作用

博物馆的讲解工作成为博物馆展览的基本工作,深入了解讲解员在博物馆展览中的作用,是更好的提升讲解员专业素质的前提。講解工作是实现博物馆教育职能的重要途径,博物馆宣教工作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实现,但讲解员形式的作用是其他形式不能替代的[1]。

讲解员在博物馆展览中的作用主要是引导观众参观展品,补充说明展览内容,适应不同层次观众理解展览内容。博物馆讲解员在陈列展览中担任引导者的身份,观众参观博物馆大多依照兴趣随性参观。参观时观赏顺序随机性造成对展览脉络不了解,参观时按一定的顺序,及时说明藏品知识背景,可以提升展览效果,讲解员引导下,观众深入探究展览,可以加深随意参观观众对展览内涵的理解,达到较好的参观效果。

讲解是博物馆宣传教育的重要手段,展览中由于展品空间限制,有些内容需要借助讲解员补充说明,陈列品是不会说话的静物,其放在博物馆展览是蕴藏大量的信息,展品需要借助其他手段说明,讲解是最详细的方式,可以使观众获得较多的与展品相关的信息知识。如珍贵的历史资料在历经岁月的洗礼后展示在人们面前,如何诠释其内涵,凸显其价值,需要讲解员进行说明,讲解员是针对展览的延伸,对展览背景,展陈的布置等展出内容进行分析解读,使观众欣赏展览时深入了解展品相关内容。

博物馆的陈列具有很强的形象化,针对不同文化水平的观众,难以根据不同观众需要布置,讲解员可以为观众了解展品内容搭建桥梁,根据不同的观众讲解。讲解员是观众与文物建立联系的重要媒介,讲解员通过语言将文物蕴含的信息有针对性的传播给社会大众,在讲解工作要因人而异,如针对儿童应注意使用儿童能听懂的语言,调动儿童对展品的兴趣。只有了解不同观众的文化程度等,才能更好的服务于观众。

人工讲解的重要职能是展览反馈信息的收集渠道,及时将观众的信息反馈给展览主办者是讲解员的重要职责,讲解员可以通过观察观众的表情,通过生动的讲解与观众交流中搜集观众的反馈信息,重视观众提出的问题,耐心的进行解答,展览结束后总结常见的问题,不断调节讲解内容。观众对博物馆展览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可以通过讲解员反馈,博物馆的展览策展者可以通过讲解员专家观众学习,获得对博物馆工作的指导[2]。

2 讲解员的不同类型

人工讲解在博物馆中的发展趋势缓慢,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博物馆行业迅猛进步,国家出台了系列的规章制度管理博物馆发展。2006年《博物馆管理办法》实施,规定博物馆举办陈列展览应为公众提供文字说明及讲解服务。2015年国务院常务会通过《博物馆条例》规定,博物馆举办陈列展览应提供准确生动的讲解服务,配备适当专业人员,根据不同年龄段观众进行讲解。条例颁布从法律层面规定了博物馆讲解的要求。

博物馆人工讲解的类型主要分为专职人员讲解,背诵式讲解与专家式讲解。常规式讲解是博物馆展览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模式,担任讲解任务的主要是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专业工作人员对博物馆展品熟悉,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讲解工作主要来源于实践中获取的经验,可以为观众讲解一些展览表层程序化的内容,但不能深刻挖掘展品内涵,只是一般性的完成讲解任务,对观众提出的高层次的要求不能完美的回答,如何提高讲解员的专业素质,是人工讲解在博物馆中应用的重点工作。

背诵式讲解是博物馆中常见的讲解模式,讲解工作对讲解员的综合素质有一定的要求,要求具有良好的个人形象,合适的利益规范等,讲解员招募大多集中于播音主持专业人员,一些博物馆招聘讲解员多关注于表达能力等,对专业知识要求不很严格。部分人员达不到讲解人员要求的综合素质,随着人们对文化需求的增加,博物馆经常举办一些志愿者等活动,目的是分担讲解工作,让更多人体验了解讲解工作,但志愿者的讲解水平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讲解人员存在文化底蕴不足,对展览内容不够了解,主要靠机械式的背诵讲解稿件进行讲解,使得观众难以理解,对于非专业讲解人员加强专业素质的培养尤为重要。

专家式讲解是由博物馆的专家进行人工讲解,大多数专家不愿讲解,由于中小型博物馆专家较少,进行专家式讲解条件不足,专家式讲解主要应用于大型博物馆,目前专家式讲解代表的有上海博物馆,一些博物馆请外馆专家对展览讲解。专家讲解有很多优点,专家拥有丰富的知识底蕴,对展览主旨把握明确,能进行高水平的讲解。能够联系相关知识诠释展览的内涵,专家讲解能与观众进行沟通,可以自如的应对观众提出的问题,但专家式讲解的问题是人才稀缺,需要加强人才培养,扩大专家式讲解模式[3]。

3 讲解员的专业素质

3.1 具备强大的知识储备

讲解的目的是揭示历史文化的发展历程,引导观众传承发扬传统文化,启发现代人更好的社会建设。讲解员要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讲解员首先要熟悉馆藏文物包含的背景知识,掌握基础知识同时应根据馆藏文物优势,深入研究某些专题,只有深刻理解展览才能更全面的把握讲解要求,更好的与观众交流。如南京是六朝古都,历史遗迹丰富,南京博物馆拥有明代文物数量多,在陈列中占比较大,如果讲解员深入研究陈列文物,掌握广泛深刻的文物知识,可以通过讲解使展品生动的展现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

我国历史悠久,各地博物馆拥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历史文物,讲解员要广泛涉猎自然社会等各方面书籍,讲解员可以适当的研修与博物馆教育相关的学科,提高自身的修养,讲解员是博物馆观众的老师,只有使自己充实文化修养才能更好的向观众传播文化知识。讲解员要了解博物馆最新研究成果,才能向观众传达准确的信息。考古是严谨的科学工作,新的研究方法随时改变已有结论。如2006年江宁地区发现宋朝大幕,媒体报道疑似秦桧墓,研究证明非秦桧墓,讲解员接待观众时,有观众提问应告知事实,讲解员要经常学习文化遗产保护法,讲解时向观众宣传相关法律知识。

讲解员的工作不仅限于讲解接待,应向专业方向发展,讲解员是博物馆一线工作人员,要通过与听众互动从听众言语中吸取新知识,通过业务学习向专家请教,充实自身学识,只有加强在相关专业领域的研究,深入探索博物馆管理等方面知识,才能更大发挥出讲解员的价值[4]。

3.2 深入理解陈列展览

宣教工作是以陈列展览为基础,涉及办展目的,展品特征,受众群体的爱好等,要做好讲解工作,不能仅靠背诵讲解大纲,讲解员必须了解与陈列展品相关的信息。

讲解员研究陈列品相关信息主要有了解陈列主旨,熟悉陈列展览内容,了解博物馆的建筑特点,馆内功能分布等情况。展览的主旨包括举办展览的缘由,展览蕴含的历史现实意义,如革命纪念题材展览以纪念重要历史事件为主题,通过深情的讲述英雄故事,用英雄的人格魅力激发观众的爱国主义精神,讲解员讲述文物历史价值时,应引导观众欣赏其艺术美。

陈列的主体是展品,展品信息可分为特点,功能,价值,结构是其制造构成,价值是对其制造使用者的价值,讲解员要熟知展厅内展板的内容。讲解员不可能每次讲解中都会介绍博物馆的建筑信息,但只有了解博物馆建筑信息,才能准确回答观众的提问。如讲解员可以根据观众的兴趣,留出足够的时间让观众参观重要展品,避免观众随意参观消耗体力。

3.3 具有出色的语言能力

讲解员的语言能力要求具有艺术性,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方法,吸引观众。讲解员的语言必须经过锤炼,要求吐字清晰,音量以观众能听清为宜,语调要柔和,语气亲切,言简意赅,只有增强语言的感染力才能使观众产生共鸣。

讲解员讲述展品表达方式要生动,富有趣味性,才能更好的吸引观众,使观众更易理解展品蕴含的信息,对展品的印象更加深刻。讲解员在讲解时可以适当使用比喻等修辞方法,使讲述内容更加生动,介绍展品時会描述其外观,使用材料,需要运用比喻让观众通过熟悉的事物了解文物,将不同的器物对比,可以更清楚的反映出展品的特点。引用名人名言,可以加强讲解的真实性。如讲解员介绍象山东晋王兴之夫妇墓出土的鹦鹉螺杯,引用李白的诗句,可以形象的说明器物的用途。

4 提高讲解员专业素质的方法

讲解工作需要讲解员掌握科学的方法才能发挥自身具备的知识。讲解员必须注意准确讲述陈列展览的信息。客观讲述要求不能将个人喜好价值观加入到讲解中,准确讲解要求观点明确,适当使用具有专业性的语言,考古与文物研究是专业性强的学科,涉及无定论的观点时,要慎重选择用词,尽量避免使用可能等不确定性内容。

讲解员在讲解中要注意不能喧宾夺主,讲解员的工作是帮助观众深入了解展览,使观众对博物馆产生好感,讲解员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为表现自己抢占展览风头,展品需要观众细心观赏,有些讲解员为在展品旁喋喋不休的讲述,导致影响观众对展品的观赏。优秀的讲解员必须会察言观色,根据展品特点与观众喜好,讲述重点内容,让观众有更多的时间欣赏,与观众通过交谈深入话题。

博物馆的面向全体社会开放,观众的年龄,职业,生活环境等不同,参观目的不同,无论是老年人或儿童,国家元首或普通大众,都是讲解员需要接待的对象,讲解员要针对观众的特点确定合适的讲解内容。如为外宾讲解时,应了解两国文化差异,选取本国地区历史文化特点的展品重点介绍,对活泼的少年儿童讲解,应选择引起其注意力的内容,重点突出,配合适当的游戏等让孩子们参与,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杨娜.刍议如何提升博物馆讲解员的讲解技巧[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8):109-111.

[2]谢显纹.浅析博物馆讲解员队伍的管理——以江西省赣州市博物馆讲解员管理为例[J].收藏界,2019(04):65-67.

[3]张敬.浅谈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小型博物馆讲解员[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1):130-131.

[4]薛丹,刘雅琨.浅议博物馆研学游热潮下对讲解员提出的新要求——以齐文化博物院研学课堂为例[J].兰台内外,2019(16):73-74.

猜你喜欢
专业素质讲解员博物馆
博物馆当讲解员
怎样当好讲解员
博物馆
我当小小讲解员
我是小小讲解员
博物馆讲解员的专业素质培养研究
高校毕业生如何应对求职过程中的笔试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