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环境监测档案工作

2019-02-18 06:28李美琼
卷宗 2019年34期
关键词:工作措施环境监测档案管理

李美琼

摘 要:環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工作内容覆盖面广泛,涉及大量监测数据及信息资料,而上述监测数据及信息资料具有全面记录及真实反映历史环境问题及环境治理状况的作用。如何做好环境监测档案的管理工作,准确衡量环境防治的综合效果,得到越来越多从业人员的关注及重视。本文在分析环境监测档案的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管理措施,希望以此为环境监测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及质量的提高提供有效建议。

关键词:环境监测;档案管理;工作措施

近年来,受社会进步及经济发展的影响,环境污染形势及局面趋向严峻,尤其是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间如何协调发展引发了深层次的思考,促使社会大众对于环境污染问题的关注度得到大幅度提升。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环境监测人员使用专业化监测设备测定危害物质的排放量及排放类型,有助于实时跟踪环境质量,分析其具体水平,为保证环境治理工作有序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及参考依据[1]。同时,与其他类型档案相比,环境监测档案的内容相对复杂,包括环境监测部门日常工作中所产生关于环境防治、环境监测、环境质量及环保工程项目建设的资料,大大增加其档案管理难度。鉴于此,本文针对“如何做好环境监测档案工作”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1 环境监测档案的特点分析

1)载体形式变化。由于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环境污染形势日趋严峻,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及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及领域,促使环境监测档案的主体内容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以纸质文件为核心载体的档案管理模式早已无法满足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推动档案管理模式向虚拟化、网络化及数字化方向转变,渐渐取代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弥补其不足[2]。同时,生活方式改变极大程度上增加环境问题的复杂程度,拓展其环境监测内容及档案管理内容,造成档案数量始终处于快速增长的状态,造成档案管理的服务意识发生根本变化,即新形势下环境监测档案管理模式着重强调树立服务意识及提高服务质量。

2)档案内容拓展。一般说来,环境监测档案是特定时间内真实记录环境防治成果、环境监测资料及环境质量水平等环保问题的资料,并且所有资料形成后无法被涂改,否则存在破坏档案真实性的可能性,说明环境监测档案形成后其内容形式始终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受社会发展进程持续深化的影响,各种全新的环境污染因素持续出现,造成环境问题日趋复杂多样[3]。同时,为了实现特定时期内环境保护的目标,环境监测工作内容发生相应的改变,促使环境监测档案内容出现改变。从总体趋势角度来看,环境问题渐渐复杂,其档案内容及管理模式也渐渐复杂,二者势必呈现出持续拓展的特点。

2 环境监测档案管理现状分析

1)对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目前我国环境监测单位普遍存在档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有待提高的问题,无法充分发挥环境监测档案管理的作用,其管理机制不全、管理制度不合理及制度落实不到位,造成档案管理工作丧失其原本的集中有效性。一旦环境监测档案资料不够清晰完整或可靠性不足则难以成为参考依据,极大程度上影响其预期利用效果[4]。同时,各个等级的档案管理结构由基层至上层的思想意识均停留于沿用传统管理理念的阶段,各级职能部门及管理者错误认为档案管理仅仅是简单收集、分类、归纳及整理文件的体力劳动,完全忽略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其资金投入相对稀少,严重制约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及专业能力大幅度提升。

2)管理体系有待完善。现阶段我国环境监测档案管理尚未形成规范统一的制度及体系,造成档案管理工作中数据处理效率低下、文件收集系统性不足及文件归档时效性差等问题时有发生,导致档案资源利用率滞后[5]。同时,环境监测单位中科研人员中“重研究、轻管理”的问题相对普遍,即科研人员对于环境监测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完全忽略档案管理及归档等环节。大多数环境监测单位仍沿用逐层请示或上下级汇报的档案管理模式,其管理方式合理性远远不足,造成所上报内容相对混乱分散,无法将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间有机结合,难以充分发挥档案中信息数据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3 环境监测档案管理的实践措施分析

新形势下环境监测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及挑战,而如何提高环境监测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消除影响档案管理的风险因素,得到越来越多从业人员的关注及重视。因此,有必要结合风险因素,实施有效的管理措施,主要措施包括:

1)加强现代化档案管理意识。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相关环境监测单位秉持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加大对于环境监测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通过组织档案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学习活动等方法大幅度提升从业人员的档案管理理念,树立其法律意识,从根源上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并且强化档案管理的宣传力度,帮助档案管理人员扭转原有的错误认知。同时,扩大资金投入,购买先进科学的硬件设施,积极引进专业化管理人才,大大增强档案管理水平,并且合理分配人才资源,完善相应的考核机制,侧重于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及积极性,有助于创设良好的档案管理大环境,确保档案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2)增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在环境监测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需注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能力水平的提高。因此,为了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及合理性,相关环境监测单位秉持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以组建高素质专业化档案管理人才队伍为前提条件,明确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全面掌握档案管理学及保护学等理论知识,持续优化档案管理工作流程,例如:档案存放、建立索引、档案分类及文件标识等,突出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性特点。同时,扩大档案管理人员理论知识培训力度,熟悉档案保存期限及档案借出等程序,并且掌握档案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条文,规范管理行为,肩负起自身工作职责,大大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

3)健全完善的档案管理体系。由于完整健全的档案管理模式及管理体系是保证环境监测部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前期条件,客观上要求相关环境监测部门以档案管理相关法律及管理规范为基础,贯彻落实档案管理细节,将法律法规条文与具体工作目标及任务间有机结合,真正意义上做到落实、部署及监察档案管理工作。同时,搭建完善的档案保密、归纳及销毁等管理制度,侧重于突出环境监测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及科学性,逐一细化档案移交、档案统计、档案借阅及档案登记等工作环节,尽可能细化责任至各个部门。此外,结合环境监测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极具单位特色的档案管理工作条例,确保档案管理制度的可行性及可操作性。

4 结语

通过本文探究,认识到由于新形势下环境监测模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客观上要求环境监测档案管理工作主动迎合时代发展潮流,尤其是档案管理部门改变自身工作理念,贯彻落实坚持创新及积极学习的工作原则,持续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及职业素养,健全其管理机制。同时,加大对于环境监测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突出管理模式的科学性、先进性及规范性,以满足新形势下档案管理信息化要求为前提条件,大幅度提升环境监测档案管理的工作水平,为促进我国环境监测档案管理水平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毛永峰.浅议生态环境监测档案的管理与开发应用关键[J].中国标准化,2019(14):231-232.

[2]任维翠.环境监测档案管理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9,21(14):139.

[3]赵香宇.环境监测档案管理工作问题及相关建议[J].黑龙江水产,2019(03):11-13.

[4]王红影.大数据时代环境监测档案管理工作[J].办公室业务,2019(07):64-65.

[5]丁敏.新形势下环境监测档案管理工作问题及建议措施[J].污染防治技术,2019,32(01):65-66.

猜你喜欢
工作措施环境监测档案管理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档案管理中的电子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西海子管护站森林防火工作措施
“以生为本”理念下的高中班级管理工作探索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
便携式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健康档案管理的“云”前景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