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印网助力供应链推动智能制造

2019-02-18 11:11应采
英才 2019年12期
关键词:供应商供应链阳光

应采

昔日,凭借自主研发的智能采购SaaS系统成为企业数字化采购领域的“独角兽”,如今,又作为智能制造领域的先行者连接产业链上下游,阳光印网究竟如何帮助企业实现供应链成本优化,继而推动定制品智能制造的呢?

“當前国内的智能制造才刚刚起步,阳光印网将利用自己的核心技术、数字化采购和供应链成本优化的能力和经验,帮助生态内的企业实现定制品的智能制造,为客户提供极致的客户体验,这是我们的终极目标。”阳光印网创始人、董事长张红梅在近期的一场产业互联网峰会上抛出的观点,让如何真正推动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成为了舆论的焦点。

采购数字化是供应链降本和智能制造的基础

早在阳光印网成立之初,公司就确定了结合数字化采购、供应链管理、大数据分析、采购SaaS系统等技术应用,促进传统制造企业智能制造变革的愿景。

“当采购不能数字化的时候,就不能输出标准的数字到生产端;当生产需求不标准的时候,整个生产不可能是标准化和大规模生产,因而它的成本不能降到最低。如何把一个非标品做到标准化生产,形成最后的大规模智能制造,这是我们这个中间平台所发挥的价值。”张红梅表示。

阳光印网定位非常清晰——2016年开始就只服务于大型集团企业用户。其用户的年销售规模均超过20亿,需要采购的企业商品超过2000万。之所以这么定位是因为阳光印网的SaaS智能采购系统将免费提供给这些“大型集团企业”使用,他们会同时帮助大型集团企业进行“供应链价格优化”的诊断,并把优化后的产品通过SaaS系统给企业提供采购服务,真正为他们节省采购成本。而在大型企业使用的同时,他们可以通过智能采购SaaS平台将产业链上下游彻底打通,那些来自企业用户小而散乱的订单,通过其平台的智能分析得以标准化,最后再以“拼单”的形式流转至上游的加工制造商。

这种数字化采购平台+供应链采购服务的新模式,让企业的定制品规模化制造成为可能,也让企业的采购过程更加阳光、透明和高效。

数字化采购Saa S系统的服务创新

阳光印网从单一印刷产品线逐渐蜕变为一个整合型的企业服务平台,结合企业客户日常采购的多个场景,已经开拓出多个免费的企业服务系统:PNP智能采购系统、福利商城系统、积分礼品系统等,提供的采购品类包括几乎所有企业需要的定制品品类,比如商务印刷、包装耗材、装饰装潢、展览展示、礼品、服装、行政办公及品牌设计在内的超过八个大品类线;服务覆盖国内300+城市以及1600+县镇。这种傲立于产业互联网的底气来自于企业领袖敢于破除传统的思想束缚,更来自于阳光印网8年来不懈的努力系统研发和采购创新。

当下,企业定制品采购存在着许多“硬伤”,如需求零散、长尾采购、定制化需求愈加明确、供应商管理难、时效性强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供应商固守过去传统的供应模式再也无以为继。唯有打破自身束缚,才能赢得一席之地。

在张红梅看来,只有深度了解供应链的生产流程,降低供应链的复杂度,将其流程化、数据化,然后以技术作为手段,才能改变旧有的采购形式。为此,她筹建了一支集合了供应链咨询专家、lT技术系统研发人员、采购品类专家的人才团队,经过8年不断地迭代升级,使得阳光印网的PNP智能采购SaaS系统备受用户赞誉,可以媲美国际大型软件公司的采购系统。

PNP智能采购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在采购同一类型商品时,实现全国统一定价,帮助企业降低至少10%的直接采购成本,和优化10%-20%采购人力成本,提高采购效率50%以上。通过系统帮助大型集团企业实现“采购集中管理”,全国一键下单并配送到当地等服务,使得企业之前分散在各地的长尾采购行为变的简洁高效、易于掌控。

2016年开始,阳光印网与绫致时装开展合作,负责其旗下多个品牌的店铺橱窗陈列工作。由于海报的需求数量一直较大,各门店的橱窗尺寸又不尽相同,使海报的协同制作、分发、安装及物流等一直存在难以调和的困难。阳光印网通过其SaaS平台以及遍布全国的各品类供应商,为绫致时装提供了就近生产、就近物流和就近安装。270个城市、2100家店铺、50000张图从制作到安装完成,不仅海报的采购成本较以往降低了10%-15%,工期也压缩至32天,满足了其换季营销活动的时效性。在这个过程中获益的并非只有企业客户,提供服务的供应商也获得了稳定的订单。

数字化助力产业智变,实现无人工厂

今年以来,伴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这些新技术在传统制造业的逐步应用,国内制造业的智能化进程进入到快速发展期。当下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开启了智能工厂建设的征程,然而,在一大批智能工厂不断涌现的同时,很多企业对于智能制造依然存在着认识和实践中的误区。由于面对的很多小批量、多品类的定制品生产需求,需要工人频繁调整生产工具和工艺参数,使得产品稳定性受到影响,且生产效率也提不上来,难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最终,很多智能工厂只是看上去很美。

通常来说,制造企业开发客户获取订单后还要通过长时间的维护和关系培养,成本很高。但在阳光印网的供应商端SaaS接单后,供应商在获取订单方面与之前的境况有了霄壤之别,不仅订单量颇大,而且持续、稳定。同时,在对接订单的过程中,又能够接触到阳光印网先进的互联网应用技术和管理实践,进而推动企业自身的数字化进程。

2019年开始,阳光印网已经逐步实现通过平台自动推送单一给一些工厂,助力工厂通过单一产品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逐步形成单品的自动化生产线。通过阳光印网这样的数字化采购平台,将产品数字化标准化推送给工厂生产,让产品实现智能制造,在未來的3-5年会有一批这样的工厂涌现。

如今,阳光印网的供应商已经超过15000家,覆盖商务印刷、包装耗材、服装、礼品、装饰装潢、展览展示、办公设备和耗材等多种行业。

张红梅介绍,为了甄选供应厂商,以搭建更优质的供应链体系,入驻阳光印网平台的供应商一般会经历网络筛选、现场调查、引入平台以及实时监管四个管理模块,之后平台还会根据双方长期的合作效果持续为供应商评分、评级,最终将供应商划分为普通级、稳定级、核心级和最重要的战略级供应商。

这样的供应商评级制度,不仅提高了阳光印网对于供应商的管理能力,也为高效满足需求端的订单生产需求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这就是阳光印网如今能游刀有余地为超过20万家企业客户提供全网多品类采购服务的基础。尽管这样的审核制度稍显苛刻,但是只要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订单生产,阳光印网能给与企业的资源倾斜程度也就越高。

作为平台型互联网企业,阳光印网不仅汇聚了大量的客户端印刷订单需求,同时有印刷厂印刷原辅材料的采购需求,因而可以此为基础,整合合作印刷厂商的采购需求,形成集中采购的优势,帮助有需求的印刷厂商降低采购成本。在纸张价格大幅波动的2017年,正是阳光印网对关联印刷厂商的帮扶,有效解决了部分印刷厂商因价格快速上涨而导致的局部阶段性供给不足的困难。

产业互联网,阳光正当时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近年来,不断扩大的规模,日益飙升的人工成本和库存等问题成为许多企业成长的阻碍。如何管理好供应链上下游,如何做好生产物料控制和供应链计划管理,成了很多企业面对的难题。张红梅将这些都看在了眼里,用户的需求就是努力的方向。为此,她和团队推出了“阳光供应链咨询和优化服务”,致力于为企业用户提供专属的供应链咨询和诊断服务,帮助企业优化供应链成本,制定适应其自身供应链的计划与方案,支撑供应链成为企业用户的核心竞争力。“让每一个企业都能成为苍穹之上那一颗璀璨的明星”是阳光印网的使命,也是阳光印网当好产业互联网主角的野心。

IDC预测,到2020年,产业互联网所创造的价值将增长98%,并占全球信息产业收入的40%。“产业互联网是历史演变到现在的必然,这是中国众多传统企业新的增长机遇,也是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机遇。”对产业互联网,张红梅抱有很大期待。

谈及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的差异,她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消费互联网是开轿车,讲求速度,核心就是快。产业互联网则是开卡车,与客户的关系也不再是简单的产品交互关系,而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出击产业互联网,阳光印网正当时。

猜你喜欢
供应商供应链阳光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走,出发!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