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和草原的歌者

2019-02-18 11:14袁玮冰
骏马 2019年11期
关键词:呼伦贝尔大兴安岭李强

袁玮冰

2004年春天在博克图举行的“赏兴安杜鹃说森林文化”的笔会上,我和李强偶然相识,而且很巧,同住一室。

初始的感觉,人很洒脱,说话也很利落。我纳闷:呼伦贝尔的文人,我几乎都熟悉,眼前这个人是谁呢?

他很坦率:我叫李强,在牙克石市工商局工作,有事儿吱声。

我们的手握在了一起。

那晚我们聊了诸多话题,都很投机,微曦初露竟还在话语中。

后来知道他不仅写散文,而且还是牙克石市工商局的局长。工作有建树,三次获得省部级表彰,多次受盟市级奖励。这使我错愕:时下,很多官员喜欢附庸风雅、舞文弄墨、故作高深,而这个李强局长工作之余还能抽身写散文,是不是也有点那个呢?

回来后,我尽可能找来他发表的散文,看后眼睛一亮:他的文字和他的人一样,行文洒脱,内容深邃。他的着眼点完全立足在森林和草原上。森林、草原、湖泊……呼伦贝尔的森林和草原文化,苍凉远古的历史脉络,让这个散文写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洋洋洒洒、不拘一格、哗然浩荡、涵韵广博。

于是,我刮目相看,彼此不仅成了文友,还成了好朋友。

李强是一个精力旺盛的散文写手,已经出版了《解读海拉尔》《感悟呼伦贝尔大草原》等散文集。近期创作的一些篇章又结集《解读牙克石》即将付梓,并囑我作序。作为好朋友推辞很难,是朋友就不能说空话、套话,敷衍了事;也不能夸大其词、阿谀赞美,是要说实话的。

看完文稿《解读牙克石》,掩卷沉思,我想到了美国作家福克纳,他虽然从事小说创作,但他从家乡那“邮票般大小”的区域里挖掘素材,最终走进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殿堂,走向了世界。而《解读牙克石》一文所涉猎的内容完全是大兴安岭上所独有的、土著的,而且是新奇的。这种独树一帜、标新立异的散文创作让人耳目一新。

散文《解读牙克石》篇幅很长,从五个方面“展开历史的、现代的、人文的、自然的描述和论述”。从面到点,剥茧抽丝,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无论散文《解读牙克石》的文学色彩、艺术手法如何,就它的推介作用是不可低估的。牙克石作为大兴安岭上的一颗明珠,它闪耀的光芒远没有被世人接受。就像当年的古镇青木川一样,那里自然条件优越、生态植被良好,历史人文资源丰厚,传统老街区,古老民风、民俗、民情以及传统的生活、生产用具,都具有独特的风情画意;古建筑、古摩崖、古祠堂、古寺庙、古题刻等,展现古镇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多少年来古镇就静静地躺在陕、甘、川交界处不被外人知晓。作家叶广芩写了一篇推介青木川的文章,又被拍成了电视剧,青木川才被世人熟悉,成了旅游重镇,热闹起来。

就李强自己,没来牙克石工作之前,对牙克石也知之甚少,以为牙克石不过是一个弹丸之地,偏僻、落后。但后来李强写道:“当我打开牙克石地图时,我十分惊愕,真没有想到牙克石的地域这么辽阔。绝非一个点,一座城镇,而是坐落在大兴安岭最核心地带上的一大片区域。她居于呼伦贝尔版图的正中,几乎与所有旗市相邻,是呼伦贝尔旗市中与其他旗市毗邻最多的旗市。”

在牙克石工作了六年,李强喜欢上了这里的山山水水,他的足迹踏遍了牙克石市所管辖的所有村镇,沉淀过后,写出了《解读牙克石》。我想,当更多的人读过这篇文字之后,对牙克石会有一番深刻的了解和重新的认识,那么李强《解读牙克石》的功劳就不言而喻了。

《解读牙克石》一文的忧患意识也很强烈。中东铁路修筑以后,沙俄的采伐,日寇的掠夺,五十年代后的林区开发,短短一个多世纪的乱砍盗伐,大兴安岭的森林早已苟延残喘、弱不禁风了。“洮儿河以南森林破坏极其严重,大部分由森林变为森林草原,而后又由森林草原变为草原,最后变为农田甚至沙漠,森林已经萎缩得近乎于‘0,因此南段已经淡出了大兴安岭森林的范畴。”

李强的叙述使我想起了乌热尔图先生读完麦尔维尔的《白鲸》后所写的《大自然,任人宰割的猎物》一文,人类“如一头无比贪恋的大怪兽,其无休止的吞噬行径,其盲目、疯狂的掠攫活动,不仅到处制造灾难,而且在所征服的一切领域留下了抹不掉的血腥印记”。

从中不难看出,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最终将自己送上衰败的道路。李强还提醒人们:“而今牙克石已成为全国产油产粮大县,被称为‘国家粮仓。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农业的发展势必破坏大兴安岭的生态。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这方面大兴安岭南段有过极其深刻的教训。”震聋发聩的声音,人们应该警醒!

《解读牙克石》的文字表述上,看似天马行空,但也不乏细腻之处,可以看出李强对事物的揣摩、观察是用心的。他写春天的落叶松是这样的:“每当大兴安岭的春天到来时,她针状的叶子,从枝杈上一根根地生长出来,细小清嫩,毛绒绒的。她松针细腻绵密,在阳光的映照下泛着金灿灿的光晕,使人感到暖融融的。仿佛亚光柔美、雍容华贵、质地上乘的羊绒。”

他这样描绘松塔:“兴安落叶松的松塔有拇指甲大小,但她一串串镶嵌在她那并不长的枝上,像一簇簇铁艺梅花,带有古朴典雅的风韵,透着醇厚的美!”这些独特的描绘,和优美的语言,令人回味、遐想。

从《蚊子·草扒子·诺贝尔奖》一文中还能看出李强极具诙谐、幽默、富于幻想的一面:“我常常像痴人说梦似的与正在就读生命科学研究生的女儿开玩笑地说,我给你出两个课题,一个是让蚊子只吸血液,而不排泄有害分泌物,用这种‘无毒蚊子为人类方便无痛苦地抽血;一个是把蜱虫(草扒子)的毒素剔除,将唾液中的麻醉剂提炼出来。若你能攻克哪怕一项,你定会获得诺贝尔奖!”这种反向思维的能力,看出了李强头脑的睿智与活泛,与众不同。

总之,作为朋友,要说的话有很多,但作为序言又不能无的放矢。一位诗人朋友说过“文学创作要从心灵出发”,李强有感而发的散文集《解读牙克石》观照现实、言之有物,值得阅读。

呼伦贝尔的森林和草原是李强的家乡,也是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学矿藏。我相信李强今后的文学创作能够恪守初衷,头顶一片天,脚踏一方土,坚持讴歌和盛赞家乡;坚持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语言魅力去创作,他的散文会更加老道成熟、流光溢彩;行文蕴含的真善美也一定会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这也是我的希望!

猜你喜欢
呼伦贝尔大兴安岭李强
呼伦贝尔大草原,值得你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来到这里,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自由
2架增雨飞机为大兴安岭送雨
闫锡聪
大兴安岭年创生态效益16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