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视角下广播电视台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

2019-02-18 06:28沈艳玲
卷宗 2019年34期
关键词:人事档案大数据信息化

沈艳玲

摘 要:大数据时代下,信息是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人事档案信息化是广播电视台人事档案管理发展的方向,是适应新常态下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广播电视台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推进广播电视台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广播电视台人事档案高效、便捷、准确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对广播电视台在干部职称评聘、工资晋升等提人才培养,干部选拨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关键词:大数据;人事档案;信息化

在大数据时代,广播电视台人事档案管理数字化、信息化是人事档案管理发展的方向,应新常态下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需要。人事档案信息资源是广播电视台重要的档案信息资源,其内容涵盖了广大工作者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政治思想、个人业务能力,年度工作考核、工作资质、薪酬待遇等重要内容,是对广播电视台工作者的工作经历,业务能力等情况的真实反映,是组织在人才培养、干部选拨重要参考依据。推进广播电视台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对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提高广播电视台在服务党政、服务社会,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1 广播电视台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问题

现阶段,广播电视台在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管理手段落后,信息化程度低。当前,广播电视台人事档案管理无论是管理思想还是管理手段依然落后,信息化程度低。具体表现在:档案管理人员在对人事档案管理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于人事档案中明知道可能存在“整容”现象,漠不关心,或是由于人事调动关系,对于“有档无人”或是“有人无档”的现象,睁一闭一眼,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事不关已,高高挂起。对人事档案信息化的推进方面,漠不关已,而且认为信息化后,自己将不受到领导重视,信息化会抢个人碗饭。管理手段上,依然还是处于传统的人工管理阶段上。人事档案收集、整理、分类组卷归档管理都需要手工完成。在查找方面也是由人工完成索引的著录与检索,导致人事档案工作效率低。同时,由于资金投入不足,档案基础差,档案信息化建设所需的硬软件设备无从着落,使得人事档案的利用一般都只是手工的借阅登记,而非是数字化的电子档案信息化服务。

2)管理制度不健全,信息化建设难度大。随着人事改革的深入,广播电视台人员流动加快,人员引进,人员流出比较频繁。但由于管理不到位常常存在“有人无档,有档无人”现象。究其原因,广播电视台在人员流动中,时常存在引进人员原单位不放人,档案无法调动,以至引进人员到岗后,其档案却没能调入新单位,导致“有人无档”现象;同时,部分离职的人员,人事管理信息滞后,没来得及通知离职人员的档案调离,造成了“有档无人”现象。此外,广播电视台作为党政机构中对外新闻宣传部门,仅凭着有限的编制人员,无法做工作开展好,因而总会对外招聘一些非编制的人员,这部分人员在合同期满后,由于升学(考研)、或者考公务员等原因,其档案还留在原单位,也造成“有档无人”现象。此外,由管理上的落后,人事档案在利用过程,往往由于各种人为因素,导致档案在利用过程中由于来不及归案造成人事档案资料的“遗”(遗失)、“漏”(漏放)、“错”(错放)、“缺”(缺项)四种常见的人为过失。比如由于个人业务资质考试,需要利用人事档案,事后人事档案因不及时归档,往往造成人事资料的“遗”、“漏”、“错”、“缺”。这对人事档案要人事信息完整性与真实性来说,信息资源的缺陷大大增加了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难度。

3)人才断档现象严重。广播电视台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大部分是半路出家和尚,缺乏专业管理人才。同时,由于做档案工作的待遇相对于其他部门比较低,而且属于边缘的部门,待遇相对低下且不受领导重视,使得有能力的人不愿意从事档案工作,档案管理人员大多是从其他部门转调过来,缺乏专业的档案教育背景,知识结构层次较低下,部分档案管理人员还是兼任,而档案工作繁琐细屑,需要细致工作。其次档案管理人员流动较大,档案管理人员待遇一般较低,管理人员不安于现状,多数人中途调离或转行,导致档案管理缺乏连续性。再次,档案信息化要求对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水平较高,现实中档案管理人员缺少信息化管理理念,人事档案管理中片面强调保密性和原则性,这阻碍了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

2 广播电视台推进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1)加强领导,重视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广播电视台人事档案管理之所以落后,信息化程度之所以低,很大的程度上是由于上级领导不够重视、人事档案管理地位不高有关。在大数据视角下,推进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首先是加强对人事档案的领导,提高人事档案的地位与待遇。首先是把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纳入广播电视台垂直领导的行政部门,成为由电视台台长直接领导下的职能科室,提高人事档案科室的地位。同时,电视台台长垂直领导下,有利于领导对全台人力资源发展的长远规划,为广播电视台建造一支业务精湛、高素质、高效的人才队伍。同时,有利于广播电视台把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广播电视台信息化建设的长期发展规划,推动广播电视台人事档案信息化的建设。

2)完善硬软件设备,推进信息化建设。大数据视角下,广播电视台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首先把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电视台信息化建设的体系,进一步完善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所需要基础设施,主要是计算机网络系统和人事档案数字化设备,包括计算机、阵式数据库、交换器、纸质档案数字化加工设备(用来转化纸质人事资料的设备)等;其次完善全台人力资源的信息工作,对台中“有档无人,有人无档”的现象,加强全台人力资源的全面筛查,对“有档无人”的离职人员,通知其把档案调出,“有人无档”的员工,重建档案。通过对全台在职人员的筛查,推进全台人力资源标准化,完善全台在职人员电子档案系统,为信息化打下基础。再次开发适合本台实际情况的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和信息管理平台。人事档案是属于个人私隐,具有保密性,在信息数据库与信息管理平台,要注意网络中的安全性、保密性与实用性,可按不同的人员设置不同的密级,对不同的用户设置不同的权限。同时,得用现代技术加强系统防护,防止出现因病毒或入侵等原因造成的信息丢失和篡改,确保人档案信息的完整与安全。

3)完善人事档案人员的监督与管理制度。制定诸如《广播电视台人事档案管理员工作职责》、《广播电视台档案室管理人员考核办法》、《广播电视台纸质人事档案借阅管理制度》、《广播电视台电子档案借阅管理制度》等等有关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与人事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同时,要确保各项制度得到贯彻落实,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的制度化与科学化,杜绝因人为因素造成档案管理中人为因素造成的人事档案“遗”、“漏”、“错”、“缺”现象,尤其是信息化管理中造成的电子档案个人信息泄漏。此外,要建立一整套完整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激励激机,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待遇,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自觉得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4)建设高水平的人事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大数据视角下,人事档案的管理需要建设一支具有专业知识高水平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队伍。首先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者需要自身不断的学习,提高个人业务能力与业务素质。其次针对当前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基本都是半路出家的现象,加强对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能力;加强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水平能力与信息技术知识的培训,使其具有现代化信息操作能务与管理能力;再次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确保其在岗位的工作中尽心尽责,为广播电视台的可持续稳定发展应尽自己的职责。

广播电视台作为党政部门重要的公共服务机构,为公众提供服务质量与被公众认同的关键是能提供优质的服務,服务质量的高低在于广播电视台人力资源的水平高低与利用率高低。推进人力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提高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要求,是广播电视台在开发人力资源、人才培养、干部聘用、职称评聘、人力资源队伍那建设等方面发挥作用,有利于进一步提广播电视台为社会大众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小文.县级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及其信息化建设[J]中国市场,2016,10:221-222.

[2]尹彩燕.大数据角度下医院人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措施[J].兰亭世界,2018,9:172-173.

[3]戴建进.向干部档案造假行为“亮剑”[P].湄洲日报,2019年3月19日:第A03版.

猜你喜欢
人事档案大数据信息化
运动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分析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